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3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讲义十一

http://chengkao.eol.cn  来源:  作者:安通学校  2013-06-08    

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

  前 言

  1.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的考试命题有什么规律?阅读技巧有哪些?怎样才能提高答题效率和答题的准确性?

  2.本讲将就上述问题提出阅读和答题的要点,助你提高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与答题能力。

  文段或文本阅读要点

  在两三分钟内,准确把握文本要点。

  大致步骤:

  ①语段之内句与句比较,筛出并把握重要语句;

  ②重要语句内词与词比较,把握重要词语信息;

  ③连缀重要词语信息,把握语段大意和文章思路。来源:北京安通

  简答题目要点

  1.提取信息——根据题目要求,在文本中择定重点阅读区域,提取承载重要信息的词句。

  2.转化信息——通过联想、推断,调动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将重要信息转化为答案要点。

  3.连缀要点——根据答案要点之间的主次和逻辑关系,连缀要点,形成连贯规范的答案。

  4.答题原则——独立思考,不迷信参考答案。做到文本要点无一遗漏,作答无一词一句无根据。

  【例1】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这种情结不仅仅是简单的怀旧。历史消失的是时间,永不消失的是后人对千秋功业的缅怀。在这种缅怀中,最使人传诵不已的,是作为文化精粹的智慧言论和行事,那种运筹帷幄的大智大勇、辚轹(lìnlì,车轮辗轧)百代的玉想琼思、解颐醒世的妙喻珠联,都能给人一份明智、巧思和良知。

  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段的中心意思(不超过15个字,可用文中现成的词语)

  解题思路如前:文段或文本阅读要点。

  答:

  【例2】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人们还有一种错误的见解。他们以为学自然科学难,学文科或法科容易。这种见解上的错误,流弊颇不小。学文、法科的学生,存有容易的成见便会粗心大意。无论对于哪一种学问,一有粗心大意,就难有成就了。况且就理论上讲,任何学科要学的好,都不容易;就事实上讲,人文或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还要难些。自然科学,一切以实验为根据,系统与条理容易把握。中才以上,若能循序渐进,都可以在自然科学上有点收获。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从系统或条理讲,没有几种能够比得上自然科学的。所以学人文或社会科学的人,差不多没有十分固定的途径可循,没有完全妥当的方法可用。同治一种学问的人,意见互异:见人见智,莫衷一是,容易产生各自“好恶、利害”的主观偏见。在这种情形里,当然就有困难了。

  【要点概括】以为学自然科学难,学文科或法科容易的错误见解,流弊很大。

  “这种见解上的错误,流弊颇不小”,这里“流弊”指的是 。

  【例3】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因此,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密切相联的。对艺术的美学鉴赏和对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随后的感受升华与情感又是分不开的。没有情感因素的促进,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而没有智慧的情感能够达到完善的意境吗?所以,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这段文字论述了科学、艺术、智慧、情感的相互关系。请简要概括科学与感情,艺术与智慧的关系。

  答:来源:北京安通

  【例4】阅读下列短文,回答1——2题。

  ①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事物的普遍性。

  ②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情感。如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写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③而三百多年后,苏轼的《水调歌头》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④在吟诵这些诗句的时候,它们的相似之点和不同之处同样感动着读者。尽管李白、苏轼生活的时代和今天已经完全不同了,但这些几百年乃至一千年前的诗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仍然能够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⑤同样,我们现在阅读或者观赏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论是原文或译文,也有着和几百年前英国的读者观众相似的情感共鸣。

  ⑥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1.作者认为,中外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是因为它们

  (答案不超过20个字,尽量使用文中现成的话)

  2.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除举了李白、苏轼的诗词,还举了莎士比亚的戏剧,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论证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对读者(观众)影响的 。(填写三个字)

  【过程和思路】

  根据题目要求,“精明”地阅读文本,聚焦重要信息,筛选出正确答案。

  阅读社科类文章,首先要抓住表达观点的句子。举例论证的目的,就是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1.作者认为,中外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是因为它们 (答案不超过20个字,尽量使用文中现成的话)

  【文本相关信息】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情感┅┅这些几百年乃至一千年前的诗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仍然能够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2.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除举了李白、苏轼的诗词,还举了莎士比亚的戏剧,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论证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对读者(观众)影响的 。(填写三个字)


  【文本信息】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事物的普遍性。(这句话是全文的纲,文章的观点)

  提示:举例论证的目的,就是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例5】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5题。来源:北京安通

  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

  乔 叶

  ①和许多人一样,小时候,我一直以为成长是因为年幼。我学习,我锻炼,我劳动,都是因为我还小,还得成长。而一旦长大,就不需要再付出任何努力。仿佛成长是一种储蓄,只要存够了一定的数额,就可以坐享其成,再无旁忧。

  ②后来才明白,不是这样。

  ③成长是一件最漫长的事情,漫长至终生。年龄阶段不同,成长的主题不同:一岁成长的是身体,十岁成长的是知识,二十岁成长的是情感,五十岁成长的是智慧……无论哪一方面的侧重,对于一个有悟性的人来说,成长都是一种必然的状态。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就是成长的另一种说法.

  ④成长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因为成长,今天的麦苗是鲜绿的,明天就会变成金黄。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但不是所有的成长都有着明朗绚丽的色调,有些成长,注定是那种深沉厚重的乐章。你知道种庄稼有一道程序叫“蹲苗”吗?就是天旱的时候也不去浇水,没有水庄稼就不能往上长了,但是为了生存,它们就会拼命地往下扎根,吸取土层深处的水。这样,它们的根就能扎得牢牢实实的,再一浇水,就会长得又壮又稳。“蹲”,是一种必要的积蓄过程。不扎实地“蹲”,就不可能延展出发达的根系去获得最丰厚的滋养,就不可能在低潮之后充满爆发力地重新站起来。“蹲”,以一种外表的低姿态,隐含着一种內在精神的拔节。“蹲”,是另一种意义的成长。

  ⑤成长是一件最深情的事情。每当我做了一件糟糕的事情,我就对自己说:不要紧,吸取教训,如果明天遇到了相同的情况,你一定会做得好一些,因为,你还会成长。每当我看到镜子里又憔悴了一分的容颜,我就对自己说:别忧伤,谁的身体都会老去,幸亏你的内心还在成长,这比什么都重要。我清楚地知道,永远有比自己年轻的人。但我并不觉得任何比我年龄小的人都是年轻的,同时也不敢认为比我年龄大的人都比我衰老。因为有无数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年轻,没有让自己得到有效的成长,而真正知道成长意义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在生理上不再年轻的人。我私下里认为,这是命运对于知晓学习的人的一种额外奖赏。

  ⑥一直感觉到自己的成长,一直知道自己在成长,这让我感觉幸福非常。

  11.针对“成长”,本文提出了什么观点?请用一句话概括。

  答:

  12.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说“和许多人一样”?

  答:来源:北京安通

  13.第二段在内容上强调什么?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4.第四段中,“蹲苗”的比喻是为了阐释什么道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

  15.联系第五段内容看,画线句中“额外奖赏”指什么? (4分)

  答:

  【例6】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5题。(2005年成考题)

  从根本上说,文学的欣赏活动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的过程。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像活动。想像不仅对于诗人的创作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认为,诗人通过想像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像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和再现了诗人所创造的形象。

  我第一次读崔颢的《长干曲》的时候,由于想像的展开所获得的愉快,至今还记得。“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整首诗几乎未作描写与叙述,但一个青年女子活泼、爽朗而又令人亲近的形象却跃然眼前:长江上两舟相逢,一个船家女,主动打问迎面而来的男子家住何处,是哪里人,她不等对方答话,又立即作了自我介绍。后两句,可以理解为她因自己的热情主动而显得唐突,想极力掩饰自己的羞窘:“停船相问,别无他因,也许你我是同乡吧……”长江滔滔,两舟邂逅,一对青年男女的友好相遇所引起的新鲜与亲切之感,通过读者自由的想像,得到了显现。这是想像在欣赏中的作用,因此,我以为欣赏是一种再创造。

  为了说明这种再创造,我再举徐志摩短诗《沙扬娜拉一首》,以为佐证: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一朵水莲花在凉风中表现着婀娜的娇羞,诗人借此形容这位日本女郎的温柔缱绻。我们欣赏这首诗,首先是从诗人提供的形象上展开我们的想像活动的。从这一朵水莲花出发,想像那女郎的美丽、多情、柔情似水又充满了离别的轻愁。为什么说这是再创造?因为诗人并没有告诉这位女郎的年龄、容貌以及互道珍重的两人的关系,但这并不妨碍读者在自己的想像中创造出一幅动人的画面来。这在诗的欣赏活动中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应该受到鼓励的。这种想像活动,可以使欣赏者自己,或由此联想起来的其他人物“移入”他所再创造的那幅画面中去,他可以把那一位水莲花似的女郎想像成自己的女友或爱人,也可以在一声充满“蜜甜的忧愁”的“沙扬娜拉”中,寄托着自己与心爱的朋友道别时的那一份眷恋之情。就是说,他可以把自身想像为诗中的人。

  但是,不可对诗的欣赏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奢望,以为读诗可以“创造一切”,因而也可以“洞悉一切”。诗不可能把什么都告诉我们,特别是由于它不可能详尽地叙事,它的特点在抒情。因此作为读者,我们只能希望通过诗的形象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不单是了解诗人的感情活动,而且寄托自己的情思,或者重温自己曾经有过的情感的经历。这就是诗的欣赏上的再创造。

  [注]文中“沙扬娜拉”即日语“再见”的意思。来源:北京安通

  11.从第一段的文意看,作者为什么把“诗歌的欣赏活动”看成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4分)

  答:

  12.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长干曲》“整首诗几乎未作描写与叙述”?(6分)

  答:

  13.作者在对《沙扬娜拉一首》所作的欣赏中,具体地指出了“再创造过程”的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_____ ___;第二个步骤是_ _____。

  (用第三段中现成的语句作答)(6分)

  14.作者为什么说“不可对诗的欣赏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奢望”?(3分)

  答:

  15.从最后一段的文意上看,“诗的欣赏上的再创造”实际上包括_ ____和__ ___两个方面。(6分)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内容推荐

实用信息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