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篇

文字实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高教司把脱贫攻坚作为检验“两个维护”的试金石,不断增强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坚决落实教育部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具体部署安排,认真完成教育脱贫攻坚各项任务。

 

一、近年来的工作进展及成效

  • 中国教育在线

    截至2019 年末,我国贫困人口下降到551万,脱贫攻坚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这些年来,高等教育司在脱贫攻坚上有哪些工作进展和成果?

  • 高等教育司

    1. 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3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启动实施了“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作为“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是一项“雪中送炭”工程,强调“填平、补齐”,把高校发展最急需、条件最薄弱、缺口最严重、制约最突出的方面纳入建设范围。通过一期、二期项目建设,累计支持中西部2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71所高校,一大批新教学楼、实验实训中心拔地而起,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2. 推进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2010年6月,教育部与原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启动了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医疗卫生人才。目前,中西部70多所医学院校承担了定向医学生培养任务,招生规模逐年增加,从2010年的5000人增加到2019年的6700人。十年来,全国先后有30个省份开展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6亿元,为中西部22个省份3万个乡镇卫生院培养了近5.7万余名定向医学生。

    3. 开展对口支援西部高校。2001年6月,教育部启动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由起步的13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支援13所西部高校,已发展到目前104所部属和东部高水平大学参加支援、85所中西部高校接受支援,实现了西部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覆盖。组织对口支援高校单独划拨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定向用于受援高校现有师资队伍的培养,并对教师数量较多、博士比例偏低的高校进行倾斜;累计单独划拨定向单招博士指标3160个,硕士指标1130个招生指标,极大优化受援高校师资学历结构,对提升受援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具有显著意义。

    4. 组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2017年,教育部启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组织理工、农林、医学、师范、法律、人文社科等各专业大学生以及企业家、投资人、社会工作者等,以“科技中国小分队”“健康中国小分队”“幸福中国小分队”“教育中国小分队”“法治中国小分队”“形象中国小分队”“政策宣讲小分队”或项目团队组团等形式,走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乡社区。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深切勉励青年学子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2018年,累计70万名莘莘学子、14万支团队将活动的旗帜插遍广袤的中华大地;以“小满粮仓”“彩云本草”“我知盘中餐”等为代表的优秀创业项目,共计实现经济效益增收近40亿元。2019年,累计100万名大学生、22万名教师、23.8万个创新创业项目深入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城乡社区,产生经济效益约64亿元。2020年,“红旅”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和深圳同时举行,活动从“线下”发展到“线上线下融合”,“我敢闯、我会创”的主题与改革开放精神高度契合,向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发起总攻,使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

    5. 实施“慕课西部行计划”。积极推动“慕课西部行计划”深入开展,组织十余个在线课程平台开放优质课程资源,将慕课等优质课程资源输送至新疆、西藏、青海、陕西、贵州等地区,促进东西部高校教学资源共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疫情期间,对教师资源紧缺的新疆和西藏等西部地区高校课程开展直播互动教学、SPOC教学、慕课校内应用等多种线上教学方式保驾护航,面向西部12省区高校的473所高校提供3.6万门SPOC服务,学习人次202.5万人次。2018年,启动“在线开放课程新长征计划”,共计41位百人讲师团成员为3000余位教师(多数为西部教师)进行了培训、讲座。目前,累计帮助西部地区建设混合式教学课程11200门,西部高校学生参与慕课学习人次6050万,西部教师接受慕课培训达5.88万余人次。

    6. 精准助力临沧、喀什脱贫攻坚。多次赴云南临沧、新疆喀什开展扶贫调研和精准帮扶工作,为精准助力临沧、喀什脱贫攻坚奠定了基础。在云南临沧,实地调研并召开对口支援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工作会议;赴云县高级职业中学、哨街九年一贯制学校调研,召开“控辍保学”“职教协作”座谈会;赴临翔区忙畔乡和博尚镇小那么村等地展开扶贫调研;召开临沧扶贫攻坚调研工作会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对接会。2018年以来,分别向临沧市教体局、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临沧中小学等单位累计捐赠750万元。在新疆喀什,深入喀什地区中小学、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喀什大学和贫困乡村,实地调研了解喀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同时,协调上海交通大学慕课研究院,共同推动上海微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喀什大学开展校企合作。上海微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向喀什大学捐赠10万元人民币。

  •  

二、2020年工作进展

  • 中国教育在线

    今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今年以来,高等教育司在脱贫攻坚上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 高等教育司

    高教司把教育脱贫攻坚作为今年最大的政治任务,以总攻统揽教育脱贫攻坚工作。

    1. 推进脱贫攻坚巡视“回头看”整改落实。实施“慕课西部行”计划,推动“优质通识类课程免费促共享”,让西部12个省更多高校、学生受益。支持智慧树平台在30所西部高校投资建设“课栈”(课程改革服务中心),通过属地化服务为西部高校进行各类师资培训。疫情期间,共计组织各类教师培训会议200余场,参加教师2.4万多人。面向西部12个省的473所高校提供3.6万门SPOC服务,学习人次202.5万人次。实施“在线开放课程新长征计划”,组织超星、学堂在线、智慧树、中国大学MOOC、好大学在线等平台,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操作培训和在线精品课程使用培训等。

    2. 推进都安县、纳雍县督促指导工作。充分利用与省市县的沟通会商机制,强化沟通协调督促指导,督促贵州教育厅于5月26日赴纳雍县、广西教育厅于6月3日赴都安县开展教育脱贫攻坚专项调研督战。6月8日我们分别致两县书记、县长一封信;6月22日我们分别召开两县教育脱贫攻坚视频座谈会。义务教育有保障特别是控辍保学工作。督促结合中小学春节开学,开展了控辍保学“大排查、大整治、大劝返”。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将会同省市教育部门督促义务教育保障战役项目按时完成项目建设,并验收项目完成质量。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都安县、纳雍县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试点学校648所,今年已下达营养改善中央补助资金1.0869亿元。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针对都安县2020年计划招聘教师报考热度不高的困难,将在广西和周边省市师范类院校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广大应届师范生投身基层教育一线。针对纳雍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编制不足、教师素质不高、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不足、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将积极协调相关单位予以解决。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对疑似漏资助等突出问题再查找、再部署、再整改、再落实,将向贫困学生不定期抽查监测资金发放情况。推普脱贫攻坚工作。经我们主动协调,语用司已在5月底发放了《普通话百词百句》口袋书、小册子等简便易学的普通话学习资源;厦门大学已启动都安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线示范培训;辽宁师范大学启动了纳雍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线示范培训。教育信息化工作。我们登门拜访了中教仪公司,协调中教仪加大开展信息化帮扶力度。根据“工具包”内容,我们梳理了关于“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等需求情况,已分别报基础司、科技司进行对接,安排有关网信企业开展帮扶。毕业生就业工作。将继续依托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提供实习见习岗位,利用慕课平台开展就业培训,会同学生司开展专场招聘活动。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指导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加强对都安县对口帮扶。主动与民革中央对接,协同推进纳雍县教育脱贫攻坚工作。除中国矿业大学已先后派出5位挂职干部外,北京语言大学近期已选派1位同志挂职都安县副县长、1位同志担任村第一书记。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组织周边省市的“红旅”项目团队赴52个未摘帽贫困县,与部门、企业、合作社和农户深入交流。6月30日,举办“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全国启动仪式,开设“我为扶贫带货”淘宝直播活动。推进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安排52个未摘帽贫困县招生计划417人,其中临床医学325人、中医学92人。开展中小学教师网上培训。组织教育技术教指委对贫困县教师进行培训,5月31日开展首场直播专题讲座《智能时代的学习变化》。

三、主要经验做法

  • 中国教育在线

    高等教育扶贫其实不仅限于教育领域,也延伸辐射到了科技、产业等方面。扶贫扶智、输血造血,建立扶贫的长效机制非常重要,高等教育司在此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和做法?

  • 高等教育司

    1. 转变扶贫工作理念。以往的脱贫历史告诉我们,“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是行不通的。精准扶贫就是要在扶贫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扶贫资源、扶贫对象等来调整创新扶贫模式。

    2. 构建精准扶贫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贫扶到家”。通过解决好“扶持谁”,在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以及脱贫成效等方面提升精准性,实现精准实现路径。

    3. 调动直属高校资源。充分调动各直属高校的优势资源,要求各直属高校把定点扶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找准贫困地区的需求与学校优势的结合点。

    4.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坚持全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作用,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格局。

四、下一步工作考虑

  • 中国教育在线

    高等教育司下一步还有哪些工作部署? 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扶贫工作重心也将向防止返贫转变,我们对此重点有哪些措施?

  • 高等教育司

    1. 都安县纳雍县对口教育脱贫攻坚。继续加强沟通协调,盯紧义务教育有保障特别是控辍保学的主攻点,加大督促指导力度,确保两县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2. 广泛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以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平台,进一步完善“国家、省、校”三级活动机制,吸引更多大学生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聚焦52个未摘帽贫困县的科技、农业、环保等方面需求,做好需求对接、培训、宣传等工作。

    3. 持续推进“慕课西部行”计划。引导高校和慕课平台向西部高校输送慕课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等优质在线教育资源。

    4. 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推动出台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造有利于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良好生态,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5. 继续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进一步加强免费医学生专业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把医学教育作为教育脱贫和健康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阵地,主动服务脱贫攻坚。安排52个未摘帽贫困县专项招生计划。

    6. 大力发展“互联网+”“智能+”教育。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脱贫攻坚到了一鼓作气、决战决胜的关键节点。我们将切实履职尽责、不辱使命,坚持“扶贫工作绝不轻轻地来,绝不悄悄地走”,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确保教育扶贫主战场不缺位、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