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雅思培训 在国内还是在国外?

http://en.jybest.cn    无忧雅思  2010-11-10    

 

  特别提醒:科学填报志愿比取得好成绩更加重要。考试结束了,尽快估分选大学、确定志愿吧。请点击这里,帮你解决!

  摘要

  在雅思考试日趋技能化的今天,如何应对已成为众多考生及家长关心的话题。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的学习环境、教授方法,阐述了为什么中国学生在国内接受雅思培训比在国外效果更好。通过对雅思考试的研究,朗阁海外考试研究中心专家详细罗列了在国内准备雅思考试(尤其是阅读部分)的优势,并且提出了雅思阅读培训的最佳方式。

  介绍

  随着出国留学人数的逐年增加,雅思考试也变得愈来愈难,尤其是阅读部分,技巧和基本功都不可忽视。许多考生和家长便认为在国外,特别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如:英国、加拿大等国)准备雅思,效果会来得更快更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许多人忽视了国内雅思培训在应试技能上的优势。

  雅思阅读核心必备要素

  许多考生都在问:要取得雅思阅读高分,究竟需要具备哪些核心要素?一些专家给出了最为重要的几点:

  丰富的词汇量

  扎实的语法

  正确的阅读技巧

  开阔的知识面

  丰富的词汇量——词汇量是雅思阅读的基础,没有一定数量的词汇,考生在大段的英文面前只能“望洋兴叹”。而英国剑桥大学的语言专家们也指出:在参加雅思考试前,考生需要掌握至少6000左右的词汇量。然而实践证明,雅思阅读的词汇量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扎实的语法——没有扎实的语法,就无法正确的理解复杂的从句,也就不能准确地把握整篇文章的脉络。虽然阅读考试中的语法没有写作那么备受强调和重视,但是基本的概念依然是获得阅读高分的保障。

  正确的阅读技巧——雅思阅读的三篇文章,每篇由800~1,000个单词组成,三篇共计40道小题,60分钟答题时间。每篇文章都精读是不太现实的,所以在雅思阅读中,要重点精读各段的首末句,特别是首句,以求掌握段落大意;然后快速看题目,带着问题扫读段中各句。

  开阔的知识面——朗阁海外考试研究中心分析发现,雅思阅读的题材非常广泛:商业、政治、人文、地理、生物、医学、天文等等。考生纵然有丰富的词汇量,也不可能将所有的领域都研究透彻;反之,如果考生的知识面非常开阔,在遇到熟悉的题材文章时,就能够运用知识面的优势来克服词汇量上的不足,同样可以在考试中扬长避短,取得理想的成绩。

  国外雅思培训的优势和劣势

  越来越多的家长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国外去读预科或者各类语言学校,希望国外的纯英语环境能够造就一个7分甚至8分的成绩。事实果真如此吗?

  国外培训的优势:从理论上讲,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学习生活,对于语言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因为周围的环境都是用26个字母组合而成的不同符号,让一个英语学习者自觉或不自觉得被潜移默化。阅读理解在这样的环境中提高得非常迅速:《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太阳报》,各类杂志,电视媒体(如:BBC,ITV等)……这些都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回顾雅思考试的试题,我们会发现有不少阅读理解的文章就出自报刊、杂志以及一些学术论文。试想,一个整天呆在英国,空闲的时候就看着当地报刊杂志的留学生,应该对于雅思阅读是“信手拈来”。

  国外培训的不足:国外的语言环境是国内无法比拟的,但是,环境并不能够决定学习的效果。首先,学生的主动性是取得成绩好坏的决定性因素。以下是英国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的几名预科学生的学习生活:

  Alex, 男,上海人,父母经商,2003年6月到英国参加预科班;Kevin, 男,重庆人,父母离异,父亲是房地产开发商,2003年6月到英国学习语言。两人同住一套公寓,每天中午12点过后起床,吃完Brunch(早午餐)后开始玩电脑游戏和PS2。晚上8点之后开车去伦敦酒吧泡吧至凌晨2点。二人自从注册交费以后从未在语言学校正式上课。到了学期结束前,二人又通过灰色途径花钱买了学校的“出勤率”,继续申请英国的签证……

如有相关问题,可拨打免费咨询热线:010-58443520

考试培训小助手

本科留学qq:436560382

研究生留学qq:437946603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外语电子周刊

推荐阅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