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名师大讲堂,深圳市教育局原副局长唐海海做客南外高中漫谈教育九问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广东站  作者:  2018-12-07  字体:  

  中国教育在线讯 改革开放40年,被赋予了新时代精神和使命的教育,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功利取向的应试教育沉疴犹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核心问题始终叩问教育工作者的灵魂。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回到教育的本质: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呢?

  或许如西塞罗所言:“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好的教育,应该带着一种人文主义的价值和理想,促进人的自由发展。

  本期“名师大讲堂”,南外高中特别邀请深圳市教育局原副局长唐海海畅谈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让我们跟随他的娓娓讲述,一道思考什么是好的教育。(注:以下内容根据录音整理,没有经过本人校对)

   

  唐海海先生主讲《漫谈教育的中度思考——九问》

  一问:如何思索“立德树人”? 

  什么叫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我没有标准答案,我们一块来研究和探讨。立德树人是今年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又一次强调,要扎根时代生活的立德树人。在我们前面所理解的教育概念上,这样的立德树人的要求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发,我们能给出什么答案?

  有人说中国人不重视概念,或者说概念不严谨,推出一个概念之前,没有严格去审视它的内涵,它的属性,它的界定,更缺少对一个概念完整的畅述标准,校正方式等等,缺少严格而系统的论证。

  因此,概念在中国很容易变成一种现象学词汇,我们夏校长在这方面有研究。这个现象学词汇实际上是一种文学描述。为什么我们教育艰难地走到了今天?我们每一个校长都会高谈阔论。什么是高效课堂?什么是有效课堂?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我们的评价标准?什么是我们自主学习?什么是特色学校?如此诸类,等等。当我们把这些都罗列出来的时候,发现它只不过是一些文学词汇的堆砌和毫无操作模型的空壳。

  为什么?缺少课程标准,缺少操作的建模,缺少具体的概念界定,它永远只能是一种标签型的抽象口号

  口号一经提出,是要允许诟病的,那么怎么办?我们喊了那么多口号,贴了太多的标签,健全人格教育、磨砺教育、磨难教育、快乐教育......但哪一个同时提出了一种系统的操作?

  曾经有一个学校校长跟我说“高考是孩子的生命增值工程”,我说“且慢,你这生命增值工程是什么概念?你这个概念是怎么提出来?它的内涵是什么?难道高考就是生命的增值?生命的增值就一定要通过高考吗?高考完了,生命就已经增值到位了?”

  我们对于一个事物的理解,尤其在教育上是不允许有半点胡作非为的。但是立德树人,我觉得是在教育大会上提出,总书记是希望我们哲学界、教育界、理论界有一个具体的解读和界定,为什么要结合时代的标准?我们这个时代出现了什么方面的问题?需要在这个背景下提出来的,我们难道不应深入思考和破题?只喊口号就完事?

  如果下次我们有机会对话,更渴盼听到百花齐放的理解和观念。

   

  南外集团总校长夏育华为唐海海颁发南外高级中学办学顾问和博士工作室指导专家聘书

  

  二问:什么样的孩子未来能走得既高且远? 

  我们结合时代来回顾思考,什么样的孩子未来能走得既高且远?这个既高且远,应该是我们教育界要给孩子们建立一种成长模型。但是我们的教育模具是什么,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标准是什么?我们的孩子能走多远?在这一块上,我们欠缺深刻的思考。

  一个美国的权威学者,他说教育的真正功效,是“优秀的教养力与品格力的形成”。 

  爱默生曾经说过一句话:“我最厌恶的,是没有信仰的博学多才”。结合现实来思考。我在国外留意到一个现象:我们这一代的孩子在硅谷担任中层以上的人数比例越来越下降。中层以上上升比例最快的是印度。调研这个问题,硅谷企业家一致说印度人首先是团结;第二是能吃苦;第三,对一个问题锲而不舍,不眠不休,集体攻关一定要解决问题,假如困难克服不了,他会认为是自己的失败和耻辱;第四,他们特别理解对方的困难和困惑,善于为别人着想,所以他们身居高层的比例越来越大。

  我接着问,“那我们中国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你们可能太重视教育的工具化特征和功利化目标。学校里面普遍重视学生的知识累积,让他们通过知识的堆砌,能够挑战考试,在考试成功以后,能够获得比较好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财富。但是在真正的职业岗位上,一旦愿望和目标没能实现,他们会立刻抛弃自己的功利目标和继续进取。

  硅谷企业家认为中国非常聪明的学生特别多,但是他们更习惯于选择来逃避困难:跳槽,不断地跳槽,一遇到困难就跳槽,他们不擅长沟通,不精于合作,也不会锲而不舍,用坚强的意志品质去对待困难,“非知识素养”明显缺失。对于“非知识素养”,我们教育上的努力太不够,我们把知识化的市俗世界营造得“很完美”,但是灵魂世界缺少完整的填充。

  那“灵魂世界是什么?”就是爱默生所说的“才学过人,但是缺失信仰”。

 三问:如何定位信仰元素? 

  那么信仰元素是什么?什么是信仰?我们怎么定位?国外的教育同仁认为,“我们的教育不像中国的教育那么工具化,你们重视让孩子学会考试学会这学会那。我们以超越功利的工具性为目标,更重视人的“本身的完善”,看似无用的东西和学科在课程里有很多,我们关注的,不是把脑袋装满,而是让思维和精神飞跃,所以我们才有领先的高等教育。……

  他说,我们的模具不一样,你们做的是提前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拥有量上的领跑。我们想的是让孩子把知识作为杠杆,让他活得更有内心的驱动力,更有学习的兴趣,更有学习的快乐,更有进取的学习习惯。不同的模具容易造成一种差异,这个差异会反映在人生的“旅程”上。

  这个信仰元素我们应该怎么看?有人说我们的孩子现在好学有余,但是自私,缺少担当,不善良,我们不善于为别人着想,不懂包容,然后不懂自律,也不懂感恩。这些都是灵魂世界的重要元素。我们所说的信仰,并非指宗教信仰,而是说你得有灵魂世界的完整元素,如果缺少了这个元素,孩子是不可能走得既高且远,也做不到“本身的完善”

  06年发生了一个著名事件。有一个杂志叫《机会》,这个《机会》杂志创刊的时候,他们为了让这个创刊词获得轰动有广告效应,找来一批全球顶级的设计专家,计划设计几个问题,然后邀请比尔盖茨作答。

  杂志老板提的要求是三个问题的答案必须都是“机会”。他说,假如比尔盖茨三个答案都是机会,我们发刊词把比尔盖茨的答案放在封面上,这个杂志一定能一炮打响。经过一个多月的研究深入,三个问题被抛出来。

  第一个问题是——“这个世界上你最不能等待的是什么?”一般人会想,最不能等待的肯定是“机会”,机会瞬间即逝,错过了就不会再有了。第二个问题是——“什么东西不会第二次敲你的门。”机会是偶然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嘛。然后第三个问题是——“你最需要迫切抓住的是什么? ”

  其实三个问题问的都是一样的逻辑指向,都是诱导比尔盖茨回答“机会”。他们都认为找不出机会之外的答案。但是采访以后他们大跌眼镜。因为比尔盖茨是这样回答的。

  “这个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是什么?”他说是“孝顺”。父母年龄大,这是不能等待的。第二个问题,“什么东西不会第二次敲你的门?”他说是“初恋”,表现了他对情感世界的严肃。第三个问题,“你认为最迫切需要抓住的是什么?”他说是“行善”。对于第三点,他和巴菲特一人捐出数百亿美金,成立了美国最著名的私人慈善基金。而且比尔盖茨给自己两个孩子早早立下遗嘱,一个孩子只有100万美金,其他的财产与两个孩子无关。

  他富可敌国,但是他选择这样做。当时宗教界教育界哲学界人文学界都在热议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折射了一个人的境界导向。中国人喜欢用“道德”这一词汇,在概念上“道德”应拥有远非“文学词汇”的更宽更深的内容因素。比尔盖茨能达到后来的成就,应该说跟他灵魂世界是有直接关系的。

  那么我们培养的孩子需要怎么样才能走得高走得远?才能具备这些信仰元素?建议你们来争议讨论这个问题,去考虑日常工作当中你们的目标定位和境界指向,用你们的方法来思考解答这个问题。  

  

  南外高中师徒结对仪式

  四问:教师应有信仰元素吗? 

  既然说到“信仰元素”,我们教师应不应有信仰元素?我们怎么取向教师素养?我们习惯说“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但是西方教育届有他们的认识。

  他们认为老师的工作是一种“术”,这个术叫“产婆术”,苏格拉底最早提出并获得赞同。一个新生命诞生的时候,接生婆在催生和接生婴儿过程当中,努力接生出一个非常健康的,保持着这个孩子在娘胎里面的美好状态,没有任何损失的一个新的生命......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强调教育应是由内而外的,就是当你将儿童心灵中的智慧不断引出、发展,教育过程趋向完善的时候,那么我们就找到了这个孩子最关键的生命的需求。

  “产婆术”认为人的最关键的生命需求,一个是分享,一个是创造力,一个是自我实现,还有潜能的充分调动和尊重。当一个教育过程完美的时候,那就是成全了这个孩子最美好的自己,所以叫做产婆术。西方不把教师看作自己是灵魂的工程师,因为他们会反问“你说你是灵魂的工程师,那你的灵魂完美无瑕吗?”,没有人会认为自己的灵魂非常完美。那么苏格拉底就追问,“当你的灵魂不完美的时候,谁来修正你的灵魂瑕疵?你不完美的灵魂怎么去塑造别人的完美灵魂?”

  假如我们把教育当成产婆术,我们就会注重孩子的本性潜能,对他的尊重,然后在教育过程完成的时候,成为完整的最好的自己。因此就衍生出“种子学说”。一个生命,就是一粒种子,但是是什么种子我不知道。但是产婆术指导你,你作为老师和孩子相处这么多年当中,你去观察,你去了解他是什么种子,他需要什么成长条件?我怎么满足这个条件,我怎么让他成才? 

  这是老师的心境。更是老师的信仰,但这只是我的认识,不是标准答案。我们现在的老师怎么样才能具备我们这个阶层的信仰元素?我们的老师是属于什么阶层?我认为在我们这个社会当中,老师属于“中产阶层”,大家认同吗?

  作为中产阶层,有没有自己的文化境界?有没有自己的主流文化?全球的中产阶层有个约定俗成的看法:中产阶层的文化就应该是这个社会的主流文化,就应该是这个社会最稳定的哲学基础,就应该是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

  那么社会对中产阶层有什么要求?要有公平,要有道义,要有高尚,要有善良,不能屈就低俗。作为教师,我们这个中产阶层在哪些方面可以表现出来?首先是坚持社会正确的取向。你们还记得前不久发生重庆公交车事件吗,最后整车的人全部殉难。有一位华人学者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这个车上可能没有中产阶层。我当时听了觉得很奇怪。他接着说,要有中产阶层,他会站出来。所以,一个中产阶层,你要是不为正义站出来,你就得为邪恶陪葬,放弃你的阶层责任。

  这话在我脑海里好几天挥之不去,我们中国的中产阶层还不成熟,我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我们的价值观也未成为主流,行为观念也还是肤浅的。建议在座的老师也可以思考一下。

  我们的中产阶层刚脱胎于贫困阶层,它的缺点是什么?它的缺点是会有一种倨傲感,不稳定,不成熟。跟底层相比,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是我们又还没有跃升到那个富贵阶层。

  因此作为一个不成熟的中产阶层,我们对于更高一级的富贵阶层难免有一种嫉妒感和仇视感。对上有嫉妒感和仇视感,对下有居高临下的倨傲感。而我们自己并没有一种属于自己坚定的道义、担当,公平善良和价值追求。

  假如我们缺少如此关键的阶层的信仰元素,我们能不能当好老师?我们能不能在教育工作当中,坚持我们属于我们这个阶层的,能够代表整个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观?请大家思考。

  有人用老一辈的话说,说中国古代老师的地位很高,我们不是中产阶层。

  过去我们讲君亲师,君是什么?皇帝。亲是什么?父母。师,就是我们。我们的地位跟皇帝、父母是一样的。但是那时中国教育的培养目标跟现在不一样,他们主要是通过中国文化历史的经典诵读方式来体察和感悟,你对社会的参与,你对社会的管理,走的是一种精英治国的路。学习最棒的人你可以当官,如果不做官,你可以做谦谦君子,为人师表。那时社会有这样的价值观,可以家徒四壁,两袖清风,视金钱若粪土,但仍被视为“圣贤”而自得,但现在做不到。

  现在的教师职业还是一种谋生方式,但是我们的谋生方式当中,我们已经进入了中产阶层。所以一旦听到中产阶层还矫情,职业倦怠的时候,真觉得非常的沮丧和失望。我走访山姆会员店的一个工地,一个保安员跟我说他一天工作12小时,而且不能看电视,不能睡觉。我说你有没有职业的倦态?他说,我为了饭碗,我还有什么倦怠可言。 当收银员也是这样。

  但是我们作为中产阶层却开始有倦怠感!什么是倦怠感?当你不善于自我质疑,不善于自我挑战,你当然倦怠,当你没有新的追求,你没有把你的工作看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一种思维的再创造,你当然倦怠。当你没有把学生当作一个个可爱的需要你的生命体,你当然倦怠。所以我说在这一点上,请大家思考我们教师的信仰元素应该怎么把握?那么我们在指导学生的时候,我们自己应该具备什么?

 五问:名师留给学生终身难忘的记忆有哪些? 

  作为名校名师,请大家思考,我们能给自己的学生带来哪些终身难忘的回忆?你们也可以推己及人,对过去自己的老师有没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回忆?

  作为名师,和普通教师应该有一定的区别。 你们在座那么多年轻人应该有这样的雄心和目标。首先从大范围来说,老师的风格,谈吐气度,甚至他的气质和他的语言表达的特点,会让学生非常难忘。

  但是学生绝不是仅仅因为你的风度风格难忘,而是因为你这些气质谈吐上表现出来的内容。什么内容?首先是有个性的语言,我们前排的这些校长们,他们都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们都在这方面可圈可点,有个性的语言,不俗的谈吐,雄辩的逻辑,语不惊人誓不休的语言表达, 还有非常让人惊叹的生动举例,旁征博引的水平,满腹经纶的渊博学识,甚至非常犀利而毫无多余的论证逻辑。这些都是名师给学生容易留下印象。

  学生不会记住你给他讲的具体的公式公理,具体的知识点。但恰恰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反复雕琢的知识点,毕业以后学生统统没记住。他记住的最多是我刚才所说的名师的这些素养。同时,最重要的是品格和品位。

  简单地说,作为老师,你对你的学生是不是有教无类的无私和公平?是不是对每一个孩子都能倾注相等的重视和观察?是不是你引导孩子的方式,循循善诱到了非常艺术而细致的程度?而你对社会事件的评价,对社会事件的态度和反应,所表现出来的境界和你对孩子的建议,包括你对孩子们的观察,你对孩子们的真正的发自内心的那种爱。

  有一个孩子曾经跟我这么说过,社会总说老师培育我们,我最喜欢的老师,是“陪”我最多的老师。他说的“陪”,是陪伴的“陪”。这其实是“陪”的深化......

  名师更重要的是给孩子留下故事假如我们南外的老师们能够琢磨,我每年在哪些方面都能人为地打造形成一些教育故事,这些故事会终身影响孩子们的人生......

  这里分享两个故事,一个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当校长的时候,正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的卫国战争胜利以后,苏联记者采访时发现,怎么苏霍姆林斯基当校长的学校出来的英雄特别多,于是就集中采访这些从苏霍姆林斯基学校毕业的英雄。

  记者问你们许多人出自苏霍姆林斯基学校,你认为是偶然吗?这个学校给了你什么?你对学校印象最深的故事是什么?结果这个苏联英雄回答,我记得在学校里有一个冬天,学校花房的玫瑰花开了,有一朵玫瑰硕大无比。冰天雪地里,老师同学们都争相跑到花房去看着玫瑰,大家都非常爱护它。一天有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懵懵懂懂地跑进花房,掏出身上的玩具小剪刀,“咔嚓”剪下最大的玫瑰,举起来就往外跑。 老师和同学都看呆了,不知道怎么办好,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这个小孩跑出花房,刚好苏霍姆林斯基从外面走进来,看到这个孩子举着花,他就蹲下去抱起孩子问她,说小朋友,你要把这个花拿到哪里去?小女孩说,我奶奶生病在床不能起来。我告诉她我看到了这么大一朵玫瑰花,奶奶的眼睛都亮了。我想把这个花献给奶奶,这样她一定就能下床了。苏霍姆林斯基听完了以后,眼角噙着泪花,把孩子抱到花房,拿孩子小剪刀剪下了另外一朵玫瑰。跟孩子说第一朵献给奶奶,这一朵花献给妈妈,就说是校长送给她的。我们老师和同学都惊讶地看着这一幕。小女孩就问校长为什么要给我妈这朵花?苏霍姆林斯基说,你告诉妈妈,我感谢她,因为她为苏维埃民族又培养了一个懂得爱的生命。

  生活当中无时无刻都存在着教育的契机。名师就是通过这些故事,让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终身都有一种美好和勇敢的追求

  还有一个老师是我们中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他是我们航校一个最受学员爱戴的资深教官。

  当抗战进行到了1942年,我们中国的空军几乎全军覆没,这个老师看着自己的最后一个学员战死在蓝天。曾一个孩子写信跟他说,“老师你教导我们,蓝天是我们保卫国家的信仰归属,我们知道打不过日本,但这是我们信仰的归属。”这里插一句题外话,当时中国空军80%都是富家子弟,因为只有他们才能接受飞行培训。当这个教官看到自己送别的话,居然成了给孩子们临终赠言的时候,满面热泪驾起了自己的教练机,教练机上没有机关枪,没有炸弹。他给地面最后留下一句话, “我的学生都战死了,现在该我这个老师上去了。”他把飞机升空中去自杀撞击日本飞机。这个中国的教师也为我们教育留下了极为悲壮的一笔。但这就是名师,这就是教育的文化份量。

  我在想,假如这个教官像我们今天这样要面对高考任务的孩子的时候,他的孩子们不但能获得高考的成功,而且会越走越高,越走越远,将来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我们的名师留下的应该是能直接触动学生灵魂的故事。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老师有没有看过一本书,叫《不要跪着教书》。这本书的作者叫王栋生。他说,每年到了除夕晚上,总有一大批学生给他打电话祝福,其中有个女生每年必定准点拜年。那天却迟迟没有。到了快晚上12点,王栋生老师自己忍不住给那个学生打电话,他说“今年很奇怪,我一直没有接到你的电话,我有点不安。 你是不是有什么情况?”女生说老师你还记得你在课堂上给我们讲过一句话吗,你说“体察别人的感受,为别人所想,可以强大自己的灵魂。当时你跟我说这话的时候,正是我和我妈妈从外地过来,因为我胆小拘谨,怕发言,怕做错事被人批评,怕受别人欺负,我一直是非常胆怯的女孩。但你给我讲了这话以后,我就想到了我多体察别人,多设身处地,我自己的灵魂也会强大,灵魂强大的我才能勇敢。老师,我现在就遇到这样一件事,我们医院病房有一个老太太弥留人世,可能在今天晚上要走了。 我们的医生和护士都是有家庭的。我想我应该让他们回家,我来陪着老太太。老师,谢谢你给我打这个电话。”

  王栋生当时听了以后,他说“我浑身震颤,换在以前这个女孩是绝对不可能有这个胆量去做这个事。”那天晚上王栋生整宿没有休息好,第二天一大早又跟女生打电话,他说“你的情况好吗?”那个女生告诉他,“老太太已经走了,是我给她换的衣服,把她送到了太平间。”她说,老师你放心,我一直记着你的话。

  名师留给孩子的是思维方式,是思维技巧,更是境界的高尚和灵魂的力量真正的名师永远把知识点只当做是杠杆,当作是工具。他是要在这个杠杆和工具当中培养孩子一种求知的知识,求知的主动性和内驱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自己对世界的完整的感悟

  所以老师们请想想,面对高考,假如我们高三的孩子对人生能够有一种自我完善的定位和理解,有一种对自己的崇高境界责任的要求,有一种对光荣感的追求,有拥抱人生美好的向往,有自我设计的充实和快乐......,而不仅仅是高考。

  当孩子不自私,他一定会胸襟开阔;当他胸襟开阔,他的目标一定可以定得更高更远,他会懂得不知疲倦,他会懂得智慧的学习,他会懂得让自己开朗和快乐,让自己充满担当和责任。假如我们让孩子永远只习惯于高效率的获得唯一的答案并不断堆砌这些内容,即便是加班加点,也很难成功。只有超越目标的境界,才有完成目标的智慧。

  六问: 生命的成长需要“彩排”吗? 

  我们常说孩子的成长就是他的智慧和灵魂的成长过程。有一个希腊的女作家说一——所谓青春和社会教育过程,就是“人生的彩排”过程

  她说,人在年轻的时候,你未来的走向,你人生道路以后所经历的一切,都应该在你的受教育阶段设计和彩排。这个过程中,你所彩排和设计的内容,你所经历的一切,角色的丰富程度,决定了你未来的人生经历的角色和分量。

  我们现在的初高中阶段也还是学生人生彩排的时候,我们彩排的质量够不够?内容够不够?标准够不够?孩子未来的人生,他能不能够从容和坚强成功地应对?我们需要西方公认的“彩排”观念吗?

  如何求知的知识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主动的进取和良好的思维能力比“知识点”更重要。当你终身不断地去追求如何聪明的学习,高效率的学习,这才是准备。假如我们让孩子反其道而行之,你这个彩排内容完成了多少?再比如说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你没有善良的角色体验,你能有同情心和同理心吗?你没有过对别人宽容包容和谅解的角色体验,你未来能有担当责任和为别人着想的精神吗?你没有感恩的体验,没有高尚的体悟,你长大了,就不会有崇高的情怀。

  硅谷的企业家们说中国的孩子聪明有余,但习惯只考虑自己。他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团队合作精神,特别害怕困难,缺少肩膀和担当。中国出国留学的女孩子不太愿意找中国出国的男孩子,中国出国男孩子也不太愿意找中国出去的女孩子。我问女孩子们为什么不愿意,她说我们不找白人,但大陆出去的男孩子软弱,肩膀靠不住。男孩子说中国的女孩子太像领导和干部,喜欢高高在上,喜欢批评,喜欢责备求全。

  在座的老师在你们的学生当中看看有没有这样的影子?我觉得都是我们学生阶段彩排的欠缺造成。所以彩排理论恰恰反映的是我们自大自负,说我们是灵魂的工程师,我们的灵魂完美无缺,我们可以雕琢别人,我们可以塑造别人。其实我们缺乏对受教育者的了解、洞悉、体察、心心相印和因势利导,而不是让学生仰视的人格“模板”。

  而年轻的时候我们假如没有困境,没有磨难,没有坎坷的经历,没有责任和担当,没有学习的快乐,没有对远方的灯塔的追求,而只是考虑我未来的社会地位和未来的财富拥有。 即使复习高考,他也没有强大的内驱力。

  所以我曾经跟你们大学校长说过,高三的孩子,假如你不在内心世界让他强大,他不可能脱颖而出。而哪个学校首先取得重视对孩子内心世界强大的塑造和锻炼。这个学校永远可以超越高考,征服高考。教育不是把脑袋装满,而是要让思维飞跃...... 

  我们现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传统课堂有三个无法破解的问题。第一,传统的课堂解决不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 第二不能解决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的问题。第三,解决不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完美统一的问题。

  那么我们反过来看一看,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假如彩排的话,我们用一种新的教学观来看待我们的课堂,我们能解决吗?战胜传统课堂就能解决。你用新的思维和元素来构建你的新型课堂,你一定能解决,因为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智慧的遨游,不仅仅是智商世界的事情,它一定是全方位的事情。所以假如我们南外高中的校长和老师能够用这个高度去对待。 你们今后一定会成为名校当中的翘楚。

  

   唐海海先生、区教育局蓝万兴副局长与南外高中博士站老师一起

  七问:中国和西方课堂有什么区别? 

  中国和西方的课堂有什么本质区别?这个问题,我说了“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的课堂,尤其自负于我们的基础教育,总认为我们基础教育特别好,比全球的都好。我们的解题能力特别强,我们的考生特别会考,但是我们都是走得不远也不高。后面的问题我们很少反思。那么我在这提出来,我们可以去思考一下,究竟应该去怎么看待我们和西方课堂?我们大家可以共同讨论。

  我们中国的古代教育,课堂就是通过经典的诵读,对社会的参与,对社会的思考,然后升华成为一种对社会的参与和思考以及对社会的管理和治理国家的能力。学而优则仕,精英治国这条路。那么我们现在的课堂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固定的教学计划和知识点,各种题型变化的掌握,然后应付考试能力的提升,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应对高考,但是两年以后我们高考要变成什么样? 我想一定会变成我们传统课堂解决不了的问题,先用考试的方法来促进老师变化和课堂变化,陈部长的三个“解决不了”已是信号。这就要求重新塑造我们的课程体系。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能够适应未来?我们现在和美国的课堂究竟有哪些区别?你们注意看,西方的课堂很轻松,它没有固定的任务要求,但是它培养学生,也有知识点,这个知识点不是一定要完成。他的知识点是过程和路径是契机,是杠杆,是个案例,但不是追求目标。

  老师是要看看学生能不能通过这个点在过程当中学会观察,学会质疑,学会发现,学会假设,学会自己去查找资料,学会与同伴之间互动,学会争论,学会思辨,然后对自己发现的真理性的观点和答案快乐不已。它把课上和课后课前贯穿为一体、一个过程。

  概念的升华是学习最关键的东西。但是西方世界它是由孩子在自主的驱动当中去获得的,它更强调的是和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和对话。

  我看到你们这儿有一个文化墙,就想到关于教育方式的争论。一种模式是“储蓄”,储蓄就是你积累,通过勤奋,通过严格和扎实基础的打牢,打造成一个知识体系,利于你储蓄这些知识信息。他说这个是存量,老师有多少孩子存多少。还有一种模式是教育从“储蓄变成投资”,投资什么?让孩子聪明地学,快乐地学,然后让孩子学会观察,学会主动进取,学会自学,学会日览百卷,过目不忘,让学生能够比老师的课堂知识量有更多课堂外的延伸。这是变量和增量,所以是“投资”。

  最近我在西安的高新一中看到一个很有趣的课堂,我兴奋之余一口气听了22节课,因为我想归纳思考一下这22节课的共性是什么?首先他们建立一个教学模型。我们不要先把这个建模看作现象词汇,而是先建模可以操作可以评价,有标准有维度,然后再看效果。

  西安高新一中去年考上清华北大的有多少人?79个人。这个学校的老师年龄和精神面貌跟南外老师差不多。但他们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一是那种如饥似渴的学习状态,第二是他们的教学模型。

  他们的模型我观察了一下,简单的说,它首先要求老师有情境的设计,情境的设计可能是现实,可能是科学前沿的,可能是商业运用的,可能是市场运用的。你要设计一个能结合现实的一个情境,让人看到是合理的。其次每一节课的设计三个目标,一个是基础目标,一个是拓展目标,一个是挑战目标。每个目标在你的备课当中要体现。第三是雪球问题,老师必须设计出一个能让雪球越滚越大越滚越高的问题。 第四是实现途径,这个问题能够帮助你在课堂上让学生产生思辩和争论。第五是要让学生完成对问题的改编和再造。当学生在改编和再造题目的时候,允许没有答案,但是允许你假设允许你质疑,允许你拿出悖论,允许你在现实生活当中向老师发难,这个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等等。

  这个模型的里面还有任务,其中一条必须把老师和学生简单互动的问题省略。它不允许出现什么“是不是”“为什么”这样简单的问题,凡是属于思维的简单劳动的问题,一概课前在课前思维导图当中解决。

  而这个思维导图就是让学生在预习时自学,把形象的东西完成理性的过渡,然后表达出一个桥梁般的导图,让老师来掌握学情。这个实验过后,我发现这些老师和同学们的感情一下子缩短,老师甚至知道哪一个孩子有什么思维特点,哪一个孩子有什么知识面,哪一个孩子特别善于发问,善于提出奇谈怪论,哪一个孩子特别容易成为孩子当中的明星,哪一个孩子特别容易成为孩子们仿效的榜样。他们课堂之外的作业和自主自发的学习,就变得特别的活跃和丰富。

  我们都知道,中国在历届奥林匹克数学世界竞赛当中,总是获奖最多,但是从事数学研究的这些人当中有多少?我走访过很多,包括我自己的女儿,她跟我说的话,我想能代表大部分的观点。

  她说,我们是通过严格的刷题刷出来的,我们拿到题目以后几乎可以不加思索,但是我们非常苦,非常厌倦。一旦告别了这个竞赛以后,我们就像从笼子里放出的鸟一样,不想回头看数学。我说你现在数学建模的能力不是很强吗,你不是把这个能力用到编程当中去了吗?她说因为我感谢数学曾经给我带来光荣,但我并不愿意终身去从事数学。大部分人都是这样想的。

  在座的都学过物理的能量守恒定律,都知道当我们把一个孩子的学习主动和被动结合在一块加倍压榨的时候,他在单位时间内可以给你爆发出火花。 但是事后到了大学他一定厌学,他一定没有养成良好的自学态度,他甚至还像高中生一样,我怕考试怕作业,我提到这个问题我就想躲,我不会再懂得自我奋斗和进取。假如我们把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假如我们变储蓄为投资,让我们的孩子以学习为快乐,自己观察自己搜寻资料,用自己的课外主动学习,我们的教育才会走上正道大道。

  我们在塑造一个个伟大的灵魂,这种灵魂终其一生都不甘失败,他都会自觉的奋斗和进取。我们南外的这一代优秀教师,难道不应该有这个意识和情怀吗?

  

  区教育局蓝万兴副局长与南外高中老师一起

  八问:家庭教育的“缺失归正”该由谁来推动和引导? 

  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归正,应该由谁来推动和引导?今天家长没有来,但是我们在座的很多老师都是家长。为什么说要归正中国的家庭教育,我认为家庭教育到了历史上最可怕的拐点和最低落的时期。

  中国这个时期的家长受教育最多,懂教育最少,为什么?我们基本都一个观点——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最重要的学校。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很多东西都来自父母,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也有的说学生是老师的镜子,这两点我都赞成。

  你们看,学生良好的品行,文明的语言习惯,还有读书的兴趣,自理和自律能力,长久的幸福感,美好的情操,坚强的意志,热爱劳动的习惯,你们觉得哪样可以或缺?一样都不能少。这些该由谁来解决?首先是家庭。

  但是我们哪一个家长有早期的人格建模的概念?我有个愿景就是我们南外能不能在这一块有所设计,有所研究,有所突破,有所建树?

  感恩和沟通,动手实践和责任感,守信用和孝顺等等,其实都应该是家庭的责任。这些产生于早期的这种互动,应该是由父母来完成的。如果家长做不到引导和推动,谁来做?好像除了学校,没有别的选项。但是学校来做的话又怎么做,我知道不能给大家增加负担。但作为一个老师,假如你没有完整地参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你算不算是最优秀的领袖型的导师?

  老师就应该是导师,导师就应该去观察,等待、陪伴,跟孩子同甘苦共患难,以其忧为忧,以其乐而乐,懂得欣赏,懂得帮助,懂得给他智慧的支持

  我们在座的夏校长是湖南人,湖南最成功的教育家大家都知道,叫曾国藩。 曾国藩的家族一直到现在都是规模化的成材典范,在各个层面的成功个案特别多。原因是什么?我只记住他三个字,他说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一个要贫。这是穷的意思。第二个要勤,要善于劳动。第三要俭,就是你出身富家,但是你必须和寒儒一样,同甘苦共奋斗,跟他们一样睡土床,跟他们一样穿打补丁的长衫,跟他们一样节衣缩食。只有这样的孩子灵魂世界才能完美而坚强,才能真正懂得奋斗,能够成才。

  假如我们的孩子长大了以后,还没发展到这个程度,就已经把父母视若寇仇,父母觉得拿孩子无从下手,不能平等对话。这说明一个家长的教育需要在行为上归正。孩子所缺失的东西。怎么补?我们可不可以去做一些研究,尝试做些什么?

  我提的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只是提出来,让大家思考,也请大家给我一些指点。

  九问:孩子毕业后应从学校带走哪些财富? 

  最后一个问题是孩子毕业以后,应该从学校带走哪些财富?假如我们是名校,孩子毕业以后,他一定会从学校带走一些东西。什么东西最重要?什么东西能区分出名校和一般学校的差别?

  曾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理查德·莱文曾说过: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时,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这段话我花费了很长时间才理解接纳。

  理查德·莱文说,真正的教育,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是批判性的独立思考、时时刻刻的自我觉知、终身学习的基础、获得幸福的能力。他认为的毕业生应该带走的是耶鲁文化和耶鲁精神。

  我们深圳有一个学生,现在是中国一个科学家,也是我们深圳人,叫刘若鹏,光启研究所所长,中国潜艇和那个第五代战机,包括卫星的重要材料,超材料的世界第一发明者。

  我问他中学时代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他说我最深印象是物理老师赵立。他说赵立老师是我的高中物理老师,他在教我们的时候,发现我们思维特别活跃,特别调皮,他就挑出了13个在物理上特别有爱好和建树的同学,戏称十三太保。他说我是十三太保的头。自习课上同学们可以自愿来听我讲课。我还曾经编过物理的高考模拟试卷。有一次有个同学抛出了一个课题,原话大致是说太空的一颗小行星,以什么样的速度和什么样的质量撞击地球时,将会引起哪些变化?这个问题他们辩论了一个多月,最后赵立老师来给他们点评,点评得出神入化。 从此他与物理结下不解之缘。

  到美国以后,因为在物理的超材料方面突出的成就,美国给了他美国政府的国家级实验室,麻省理工的终身教授,但他回国成立了研究所。

  我问他,你对老师教育你的最基本的一些知识,还记得多少? 他说,我记得是老师对我表扬的话和引导我看的书,我最感谢赵立老师。你看,赵立老师也是在编故事,他用这样的故事给孩子课堂和演讲的机会,给孩子编高考试题,释放了一个孩子的学习生命力,让其他的同学看到“他都可以编高考试题,我凭什么做不好高考试题”,然后激活孩子的潜能和创造力。

  他当时说了一句话,高考我一定能超越。如果我们有能够超越高考的志向,我们何愁我们不能征服高考?

  还有一个大型央企的老总,他也跟我讲一个小故事,他上中学时候,从乡下到县城去读书,带了一口乡下的口音,但是他的作文很好。他的老师怕城里的孩子笑话他的口音,就把他的作文拿过来自己朗读,但是点他的名,让他上台板书一手漂亮的字。他说至今记得这个老师尊重他的尊严,尊重他的感受。直到现在,无论离得多远,一到教师节他一定会回老家去看望这个老师。

  我当时听了觉得非常感动。还有一个我们哈工大的一个著名教授,他是研究这个潜艇噪音系统的。他上小学的时候,校长对所有老师说,这个孩子以后不要逼他交作业,还每学期指明他当三好生。这个教授从小就喜欢制作,做好的项目会拿到校长办公室展览,然后请老师校长评判。那位教授后来说,我终生怀念这个校长。

  而我从教这么多年,最打动我的是一个老教授,这个老教师上课并不多,有一天正在上课我回宿舍拿东西,看见这个老教授从男生宿舍方向走,看见他往一个宿舍里塞了一个信封。晚上这个宿舍的有个男生说,他收到了20块钱,不知谁给的。这个男生家里遇到很大的困难,20块钱在当时是一笔不菲的花费。

  我想到了是这个老师。毕业后我去找这个老师,我问他,当时是不是你?他对我笑,说是谁不重要。我问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做?他说“善良是教师最渴望传承的财富。”

  其实老师从事的是一种职业上最有幸福感和成就感的职业。假如学生毕业的时候带走的,是对这个学校无数个美好故事的眷恋,是这个学校让他成才的平台的敬仰,是让他深深感谢这个学校给他灵魂的力量,世俗的力量和智慧的力量,能够让他后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优秀卓越。这就是我们名校在道义上的价值

  这只是几个教育的中度思考设问,想来大家也会有兴趣,无论是高考还是教育哲学,还是课堂,希望有机会能走进你们的课堂,听听你们的课,向你们学习。总之,不要把我讲的内容当做是答案,仅仅是抛出来让大家思考的一个由头,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然也需要不断的去思索思考。我们这个社会其实已经进入了对教育需要最迫切改变的历史时期。

  南外的老师们,谢谢你们! 

来源:深圳南外高级中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