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庆祝|华北科技学院蓝天救援队成立
2019-09-17 16:08:00
来源: 蓝天救援协调中心
作者:

  2019年9月16日,华北科技学院蓝天救援队授旗仪式在燕郊举行。蓝天救援品牌创始人、蓝天救援总指挥张勇,华北科技学院副校长、校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汪永高,华北科技学院副校长邹光华,华北科技学院宣传部部长易琳,华北科技学院学工处处长林刚,华北科技学院体育部党总支书记田忠友,华北科技学院体育部副主任何健,华北科技学院蓝天救援队队长张学生(老师),华北科技学院蓝天救援队副队长宋懿芪(老师),蓝天救援队员何玉龙,北京蓝天救援队代表,廊坊三河蓝天救援队部分队员,华北科技学院数千师生参加本次活动。

  华北科技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直属高校,位于河北省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17000人。

  华北科技学院蓝天救援队作为应急管理部直属院校救援队,有着浓厚的应急基因。为积极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要求,蓝天救援队与华北科技学院强强联合,摸索打造应急合作新模式,在开展消防、自然灾害、公共卫生、拥挤踩踏、交通、紧急避险、校园安全等方面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业务、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学生自救和互救能力,为有效防范和处置学校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切实保障全体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稳定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榜样力量和“传帮带”培养计划,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甚至学校与周边社区间的安全知识普及、安全防范及互动,切实为国家应急体系培养专业人才,为提升社会应急服务能力做出贡献。

  仪式上,蓝天救援品牌创始人、蓝天救援总指挥张勇宣读了“品牌使用授权书”,宣布华北科技学院蓝天救援队成立。授旗并讲话,他感谢华北科技学院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老师、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对华北科技学院蓝天救援队的筹备工作给与肯定,对华北科技学院蓝天救援队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

校园安全是教育的基础工作

  校园安全问题是社会各界的热点话题。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相对生活空间小,接触社会机会少且安全教育普及率低,导致学生的自身安全意识不强,自救互救技能欠缺,应急响应能力偏低,缺乏用电、用火、交通等安全认知,没有良好的安全习惯和安全行为。

  校园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普及校园安全知识和加强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需深入实践,积极开发基于学校实际的安全领域校本课程,鼓励教师、学生广泛参与,形成有效的应急能力,推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蓝天救援队致力于校园安全建设。蓝天救援队一直把安全知识宣讲作为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广泛开展各类校园安全知识培训,同时授权了多支大学生蓝天救援队伍参与此项工作。

开展防灾减灾,

蓝天救援一直在路上。

  授旗仪式后,蓝天救援队队员、华北科技学院毕业生何玉龙向在场人员分享了他2019年5月22日8时18分登顶珠穆朗玛峰的成功喜悦和经验,现场反响热烈。

  何玉龙,2010年至2014年就读于华北科技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校期间表现突出、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并热衷于公益事业,毕业后加入蓝天救援队,多次参加各种救援活动,努力学习,刻苦训练,已成为一名优秀的水域和绳索技术教官。

  2019年5月22日8时18分,何玉龙凭借惊人的毅力和耐力,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蓝天救援队:

  蓝天救援队是中国民间专业、独立的公益应急救援机构,成立于2007年,中文名:蓝天救援,英文全称:BLUE SKY RESCUE(英文缩写为BSR)。曾参加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菲律宾海燕风灾、尼泊尔地震、斯里兰卡洪灾、九寨沟地震、老挝溃坝等国内外重大灾难的救援,其中菲律宾海燕风灾救援是中国民间组织参与的首次国际救援。 蓝天救援队遵循人道、博爱、奉献的志愿精神,勤奋刻苦、努力训练、团结友爱、自助助人,在各种危机面前竭尽所能的挽救生命。迄今为止,蓝天救援队已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近600支公益救援队伍进行了品牌授权,几乎遍布全国大中城市,可以快速抵达救援现场。蓝天救援全国登记在册的志愿者50000余名,其中有超过10000名志愿者经过了专业的救援培训与认证,可随时根据需要响应各类应急救援,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民间公益救援组织。

  自成立以来,蓝天救援队一直把努力做好政府救应急救援的辅助力量和建设专业化救援志愿者团队做为发展目标,积极参与各类灾害、事故救援工作,防灾减灾宣讲、大型公益活动保障。据不完全统计,蓝天救援队每年参与各类救援、宣讲、保障活动万余次,并且在各类国际大型灾难救援中快速响应、竭尽所能救助生命,发挥了中国志愿者的积极作用,成为国际救援队伍中的一支新生力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