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网 .中国教育在线
  田燕芳,教育领导学硕士,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任杭州市滨和小学常务副校长,滨江区名师导航站导师,任教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2006年开始,一直致力于课程开发与实施,曾赴多地进行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展示或讲学,深受专家、同行的好评。主持过多项省、市级规划课题,其中《原野课堂:提升小学特色课程实施质量的江南范式》研究成果获杭州市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2015年度浙江省优秀教科研成果二等奖。撰写的十余篇相关篇论文获省市一等奖、二等奖,并先后在《中国教育报》《教学月刊》《浙江教育科学》等多家核心报刊上发表。著有《江南踏歌》《幸福没有秘密》《STEP课程与原野课堂》。
  杭城每年都会有不少新校诞生,这几乎是惯例。今年,作为杭州江南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的成员之一,杭州市滨和小学(下简称滨和)的全新亮相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滨和办学规模为36个班,地处滨江区西兴北单元,西兴路以西,滨和路以南,江汉东路以北,共联路以东。现代开放、精致大气的校园建筑风格,使得很多路人都不禁想要往校园里多看几眼,就连校园里几十上百个彩色风车也仿佛跟着转得更欢了。
  从今年8月起,原杭州江南实验学校副校长(小学部校长)田燕芳担任滨和常务副校长,与300多孩子和近30位教师共同开启了滨和的启梦时代。自1994年参加工作之初,田燕芳就有个“最高理想”——做一个孩子和家长都喜欢的班主任。如今,这个看似已经偏离“航道”理想,却是承担了一个更大的责任。

  初见田燕芳,一阵爽朗的笑声一下子“暴露”了她的性格,就连走在校园里,都有不少孩子上前来跟她挥手打招呼,一股开心劲儿。目前,开学已一月有余,田燕芳最为欣慰的是孩子对滨和的喜爱,家长对滨和的信任。“在学校吃得好、睡得好,学得更好,十一长假还没结束,就听到家长说孩子想回来上学了。”田燕芳笑着说,心里更是美滋滋的。
  说起田燕芳,杭城教育界很多人都一致表示:她是个极爱孩子的人,事实也确实如此。从教至今24年,她从没离开过教学一线,也没间断过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在江南小学部十余年时间里,她经历了学校民办与公办管理的全过程。对于全新的滨和,她拿出了百分百的办学信心和诚意,希望带着民办学校的理念,将滨和打造成“国际滨”的优质公办学校。
  “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教育,究竟根在何方?”多年来,田燕芳一直不断思考这个问题。经过20多年对教育的不断探索与积累,她逐渐找到了答案——还孩子纯粹童年。
  因此,田燕芳带着滨和的开拓者团队,致力于探索教育本真,希望能够把握小学教育的“根”,还孩子一个纯粹的童年。毋庸置疑,对于一所新校来说,拥有能够支撑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以及校园文化非常重要,对于生长在“国际滨”怀抱之中的滨和来说,更是如此。
  据田燕芳介绍,滨和的办学理念有十六字,即“全人成长·最优发展·多元悦纳·‘六和’智理”。“这一理念,既体现了国家社会对基础教育的要求,又顺应了学生、家庭对学校教育的期待,同时吻合‘国际滨’的地域特色,彰显了学校办学追求。”
  滨和生于江南,在传承“幸福江南”校园文化的基础上,经过演化,形成了独具风骨的“六和”文化,即“禾之茁壮,荷之风骨,合之践行,河之融汇,何之探索,核之积淀”。与之相辅相成的,便是滨和“六禾”学子的培养目标。在田燕芳看来,“六禾”少年应该具备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科学精神、学会学习、人文底蕴、实践创新这六大核心素养。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践行核心素养,成为“六禾”学子,田燕芳带着教师团队将六大核心素养一一细化,分别提炼出了独具特色的“六禾”学子特质,比如禾之茁壮对应的是有自信,爱生活;荷之风骨对应的是有恒心,能坚守;何之探索对应的是有探究,善思辨……以此成就“六禾”少年。
  “伟大的中华民族有中国梦,而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美梦,他们的美梦正是拥有一个纯粹没有杂质的童年,回归本真,而这正是滨和要做的。”田燕芳坚定地说,未来,滨和将致力于探索更精致、更开放、更有效的育人之道,让更多滨和学子享受到优质的公办教育。
  滨和的诞生,正赶上深化课程改革的大浪潮。田燕芳说:“就当下来看,公办教育仍具有一定的办学优势。在国际滨的怀抱里,滨和必将不断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因为课程是成就孩子的重要基石。”那么,既然想要将滨和办成独特韵味的现代化小学,在课程上需要占有绝对“先机”。于是,自2017年创办之初,滨和便踏上课改之路。
  在“全人成长·最优发展·多元悦纳·‘六和’智理”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全体教师共同探索了国家课程的创新实施方式和拓展课程的构建和开发。前者注重夯实基础,后者强调个性差异,这样的“组合”正形成了滨和独具特色的“启梦课程”。
  据田燕芳介绍说,“启梦课程”是滨和的校本课程,包括整合基础课程、开发拓展课程和专设健体课程,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家庭的教育需求,以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涉及学生培养的六个维度,为孩子搭建个性成长平台。
  比如在学科整合上,开设将语文书写与美术鉴赏相结合的书法与艺术课,专项提升学生的书写能力;在活动课程上,开设原野游学课程,结合游学活动,以游学校园、游学社区、游学家乡为主线,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化实施;在拓展课程上,开设“拓展60分钟”课程群,包括弹唱、形体、沙画、动漫、汽车坊、木工坊等子课程,涉及健体、艺术、科技等方面,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进行选择,“学玩”结合。
  此外,学校创设了“半日走班”教学模式。田燕芳说,在“启梦课程”的引领下,滨和创新采用了“半日课程”模式。上午开设国家规定的语数英科等基础课程,按照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进行;下午则进行选课走班,长短课相结合,其中一节为35分钟短课,另一节为60分钟长课,以课程内容和学情分类,学生自主选课、家庭私人定制等机制分班授课。
  田燕芳举例说,比如家庭私人定制课程,就是学校可以接受家长的私人定制。如果有些孩子在正常的课程外还学有余力,家长们可以把专业教师请到学校来,学校提供场地,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学校也会提供相应程度的个别指导,为孩子私人订制课程,关注全员发展,确保每个孩子都不掉队。
  对于课程和教学模式的设计,田燕芳可谓用心良苦。“希望差异化走班学习,能够助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她认为,“半日走班”教学模式不仅能让学生在传统班级中找到归属感,同时又能让他们在走班中遇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这样一来,每个孩子就拥有了更多选择和交往的机会,享受到了更多独特的成长空间,因此将拥有更多实现“最优发展”的机会。
  虽然滨和是一所新学校,教师团队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和家长的好评,是不得不说的亮点。除了领衔的田燕芳外,其他28位老师大部分都是教育圈的资深人士,平均年龄不超过29岁,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80后骨干教师最多。就连小学里比大熊猫还“宝贝”的男老师都出奇的多,占了48%的比例。
  对于这一点,田燕芳相当自豪。“我们前期招聘教师的时候就是想着多招点男老师,因为男老师能够教会孩子有勇气、敢担当,对于小学阶段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除了如此罕见的男、女教师配比外,这“六和”教师团队还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
  在29位教师中,有滨江区骨干教师7人、优秀教师13人、教坛新秀7人,杭州市优秀教师11人、教坛新秀5人,浙江省教坛新秀2人。据统计,近五年来,这些教师在课堂获奖情况上也非常喜人,奖项包括全国一等奖,浙江省一等奖,以及杭州市和滨江区的一二三等,获得全国及省市一等奖的老师更是超过20人次。
  另外,在教师的配备和运用上,滨和也非常灵活和有效。为了高效实施推进“启梦课程·半日走班”,学校采取部分课程配备专职老师、部分课程由原任学科教师兼任两种方式相结合。除了校内教师外,滨和还有不少校外的学科专家作为智囊团。学校将滨江区级教研员、教科员及以上专业人士作为学科专家引领与学校教师自主研发相结合,广泛、深入的开掘校、内外相关的课程资源,以保证校本课程的设计、研发和推进等。
  “想要还孩子一个纯粹的童年,就该让老师自由绽放。”为此,学校建立了“到达度”评价体系。那么,什么是“到达度”呢?田燕芳解释说,现在的评价体系都相对笼统,有时候孩子根本无所适从,同时也会压力过大,为了解决这类问题,老师们将各个学科的教学大纲进行分解,撰写阶梯式的评价细目,并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执行。同时,编制学生“到达度”评价手册,通过智慧教育平台,使之成为学生过程评价的载体,落实每个学生的个性化评价。
  “到达度”评价体系执行一段时间后,田燕芳惊喜地发现,评价成为了孩子与老师自发自觉的行为,而过程性评价也给予教师充分的教学自由。“‘到达度’评价就像在为孩子搭台阶,让他们一步一步走向更高的高度。与此同时,也将评价权交还给老师,让教师能够尽情绽放各自的教育特色。”
  其实,不论课程设置还是教师团队的构建,抑或是“到达度”评价,都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为着“还孩子纯粹的童年”这一教育理想展开的。“我们希望实现孩子的‘全人成长’目标,希望学校成为孩子最优发展的平台,让六年时光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田燕芳如是说。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备12045350号-1 | 文网文[2008]22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902063号
版权所有 赛尔网络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