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院主页:http://cest.szu.edu.cn

  咨询电话:0755-26538972

  电子信箱:estkyyjs@126.com

  办公室:科技楼510

  

  深圳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2006年教师节,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95年深圳大学光电子技术专业。根据本院的学科特点和师资力量,把建立一所高水平的“创新型工科名院”作为学院的长远规划和奋斗目标。

  结合珠三角地区主要行业发展领域和人才需求趋势,深圳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设置电子科学与技术(省级IT名牌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纤通信和光传感)(省级特色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自2013年开始,我院3个本科专业全部进入一本招生。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广东省重点学科)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光学(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无线电物理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一个光学工程专业硕士点,以及光学工程博士点和华南地区首个光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的高级人才培养体系。我院国际化办学模式已趋成熟,与瑞典于默尔大学“3+1免学费双学士学位”联合办学项目为校内首创,并已初显成效。从2010年以来连续五年共输送40名学生前往瑞典深造,已有31位同学同时获得了瑞典于默尔大学和深圳大学学士学位。

  现有教职员工60余人。50多名专职教师中包括正教授22人,副教授18人。86%的专职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约1/3专职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教师中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务院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国务院特贴专家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学科评审专家4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教指委员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省校级千百十人才10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1人、深圳市“双百计划”人选2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13人、深圳市特贴专家2人、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3人、双聘院士2名及名誉教授多位。

  一、科研团队介绍

  我院现有“激光技术与激光器件”、“微纳光电子技术”、“瞬态信息光电技术”、“光子材料与光子器件以及太赫兹技术”、“微电子技术”共五个科研团队。

  1、激光技术与激光器件

  阮双琛教授、杜晨林教授为学科带头人,该团队18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人。主要开展新型固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激光频率变换技术、激光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开展了基于半导体激光器泵浦的高功率近红外、中红外固体激光器和基于激光频率变换技术的高功率红光、绿光、黄光固体激光器研究;开展了太赫兹波成像、探测以及传输方面的研究,具体包括太赫兹表面等离激元、太赫兹实时/扫描成像、太赫兹非线性及传感研究。

  开展1μm、1、5μm以及2μm波段的脉冲光纤激光器研究:基于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光纤非线性效应等新型锁模技术,研制了多个波段的孤子脉冲光纤激光器、可调谐皮秒脉冲光纤激光器和多波长锁模光纤激光器;研究全光纤化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实现1μm、1、5μm以及2μm波段的高功率皮秒、纳秒脉冲光纤激光器。

  在国内率先开展光子晶体光纤超连续谱光源的研究,提出了光子晶体全光纤耦合、超连续谱平坦化、超连续谱分光合光、全光纤化可见光超连续谱产生等技术,开展基于各个波段光纤激光器泵浦的高功率超连续谱光源研究,研制了目前国际最高功率的54W全光纤化连续波超连续谱光源,实现了高功率高稳定性掺Er光子晶体光纤宽带光源。

  2、微纳光电子技术

  汪国平教授、徐平教授为学科带头人,该团队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主要进行光学隐身,光学生物医学成像方法与技术,远场纳米光学成像原理与方法,光学超常材料与离散微纳光学系统(如波导阵列、周期、准周期光子结构等)的设计、性能与器件应用,以及表面等离激元纳米光子器件,微光学与二元光学理论、技术与应用研究,微纳材料与器件等方面的研究。依托于深圳市微纳光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在微光学与二元光学理论、技术与应用研究方面,主要开展深蚀刻理论及技术、一体化微光学导光板、二元光学光开关、微光学平面集成相关器及太赫兹波偶数分束器的研究。根据标量衍射理论,提出了4阶二元光学元件制作误差对衍射效率影响的解析表达式,并进行了模拟验证。提出了应用微光学、二元光学技术研制一体化学导光板,具有集成化、轻薄化、高亮度特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成功研制出集成化导光板样品。设计并制作二元光学元件并与高速光开关集成,创建新型循环级连三维Omega网络,该网络具有处理容量大、速度快、结构紧凑、成本低廉等优点,可实现全光型无阻塞任意光交换。将微光学元件与平面光学系统结构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微光学平面集成相关器,能够实现系统的集成化、微型化、实时处理,成功搭建了斜入射光路,扩展有效识别范围,对促进光学相关器微型化、集成化并降低生产成本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综合应用严格耦合波法和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亚波长二元矩形周期结构实现太赫兹波偶数分束设计新方法,并制作了一款硅基分束器,结构简单,有效实现消零级、高衍射效率均匀分束。

  在微纳材料与器件方面,研究旨在从原子和分子水平层面上操纵物质,利用多种生长技术合成纳米光电功能材料组块;利用统一尺寸和形状的纳米光电组块来构建两维和三维复杂功能微/纳米体系,在此基础上产生微/纳米新器件和功能器件。合成出氧化锌/氧化铟异质纳米结构,并基于二维电子气的相继遂穿理论对其所具有的场致电子发射性质进行了解释,继而基于有限元方法及量子尺度效应对该异质结构所具有的奇特的阴极射线发光现象进行了系统仿真和理论计算;合成出氧化锌微-纳钉子结构,发现单根该结构可实现基于尺度依赖、双极性的WG模式及FP波导模式微-纳3D谐振腔的构建;通过自组装的方法制备出具有优异氢敏性能的锡酸锌/氧化锌异质纳米结构网络状气体传感器等。

  3、瞬态信息光电技术

  李景镇教授、徐世祥教授为学科带头人,该团队1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该团队研究特色是围绕极端条件下科学研究的发展和细观、微观超快过程研究的成像和诊断需求展开,致力于极高速摄影频率(106~1015pps,或者更高)、极高时间分辨(10-12~10-18s)的非管成像和诊断技术的研究。例如激光核聚变过程,冲击波的形成过程,在Z-Pinch爆磁箍缩、极速飞片技术和可变比磁等离子体火箭等极端物理条件下的瞬态过程等事件的实时成像或诊断,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本研究方向的应用市场遍布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涉及到国家的军事、航天、科研、医疗和工业等方方面面,因此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价值。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

  4、光子材料与光子器件以及太赫兹技术科研团队

  欧阳征标教授、张登国教授为学科带头人,该团队1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团队成员来自于国内外著名高校、年轻而富有活力。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光子晶体结构和特异材料(超材料)及其特性以及基于这些新材料的新型光子通信器件、光电子器件、光子传感、光子集成、光子芯片等的研究,同时从事太赫兹波传输与控制器件、新型太赫兹光源以及太赫兹波探测技术的研究。依托于深圳市微纳光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太赫兹技术研究中心。近年来,该团队承担多项国家、省和市级科研项目,提出了光子晶体滤波器的一般理论、超窄带滤波器、超宽禁带光子晶体的实现方法、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光子晶体环行器,发展了光子晶体逻辑集成与门、集成非门、集成或门、集成异或门、集成半加器、集成逻辑表决器、集成交叉波导、脉冲发生器、偏振器、集成偏振分束器、集成分束器、组合逻辑集成光路、高灵敏度太赫兹摄像头、太赫兹成像检测系统、光子晶体光纤传感器等。近年来,在Opt、Express,Opt、Lett.,JOSAB、Appl、Phys、B、物理学报、光学学报等国内外际一流学术刊物发表了学术论文100多篇,获得了30多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和4项美国发明专利授权,在国际光子学前沿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该团队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近年来有4位毕业于日本宫崎大学、琉球大学、印度工业大学(马达拉斯)和伊朗德黑兰大学的年轻博士和以及自于东南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3位年轻博士在本团队做博士后研究工作,促进了学术交流,活跃了学术研究氛围,促进了团队的研究工作。

  5、微电子技术科研团队

  该团队是一个年轻的团队,共11人,有深圳市孔雀计划2人,深大荔园优青2人。主要包含三个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工艺、专用集成电路系统与设计三个研究方向。半导体器件研究方向包括新器件结构与模型、微纳米级器件设计与仿真、器件可靠性研究、抗辐射器件和电路研究、微/纳米级器件的CAD软件的算法研究等。工艺方向包括传统的CMOS工艺技术以及一些新型的工艺技术,如低温等离子体刻蚀工艺特性以及其与Si衬底刻蚀图形之间的关系研究等。专用集成电路系统与设计方向研究课题涉及CMOS数模电路设计、传感器芯片设计、信号处理系统、神经网络计算及模式识别电路、高层次综合技术、通信系统VLSI、开关电源电路等。依托于深圳市微纳光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二、科研与成果

  学院还拥有一个广东省高校先进光学精密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和两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激光工程重点实验室和微纳光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科研设备总值4500余万。

  近年来,学院科研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该奖项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五项,深圳市科技创新奖一项;学院科研项目总经费5391万元。目前承担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56项。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出版专著6部,教师发表论文460余篇,有130余篇被SCI收录。"

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