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面板
返回

浙江工商大学

打开面板

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浙江工商大学学校概况

  发展沿革

  1911年,创建杭州中等商业学堂。章乃器、骆耕漠等是我校的著名校友。
  1980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杭州商学院,获学士学位授予权。
  199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4年,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


  学院设置
  工商管理学院、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财务与会计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经济学院、金融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法学院、人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日本语言文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杭州商学院、章乃器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人民武装学院。

  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7大学科: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文学、法学、理学、历史学。
  1个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
  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浙商研究中心。
  2个浙江省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统计学、企业管理学。
  1个省级重中之重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
  8个省级重点学科:企业管理学、统计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产业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金融学、数量经济学、旅游管理。
  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学校设有: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在我国南方设立的唯一海外日本学研究重点基地,浙江省唯一的鲍莫尔创新研究中心,浙江省唯一的全国英语(PETS-5)考试点和全球金融保险业(LOMA、CPCU)教育考试中心,浙江省省属高校唯一的教育部国外考试(TOEFL、GRE、GMAT)中心和公共外语考试中心,浙江省省属高校唯一的全国日语能力测试考点,浙江省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考核点。
  46个研究机构: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所、金融研究所、统计科学研究所、现代会计研究所、浙江省旅游科学研究所、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WTO与中国法制研究中心、食品与生物工程研究所、水产品加工研究所、网络与通信工程研究所、信息工程与电子商务研究所、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浙江文化研究所、浙江宗教研究中心、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日本文化研究所、动画与艺术设计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等。
  学校出版的《商业经济与管理》和《浙江工商大学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商业经济与管理》杂志是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博士点和硕士点

  3个博士学科点:企业管理学、统计学、食品科学。
  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工商管理学、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37个硕士点: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西方经济学、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生物化工、环境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民商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经济法学、专门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行政管理、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设计艺术学。
  具有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工程硕士3种专业学位和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科教育

  47个本科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工程管理、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劳动与社会保障、金融学、保险、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旅游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城市管理、法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应用化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软件工程、汉语言文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文化产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工作、土地资源管理 、英语、法语、日语、艺术设计、动画。
  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统计学
  11个省级重点专业: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统计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食品质量与安全、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英语。
  21个列入浙江省第一批招生的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法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英语、日语。
  13个列入第一批招生的省市区:江苏、云南、四川、湖北、安徽、福建、山东、甘肃、海南、江西、重庆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学校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

  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

  研究生、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23700余人。
  教职工1886人。专任教师1208人,博士生导师19人。正高职称187人,副高职称453人,博士259人。
  学校占地面积1942亩,分为下沙校区和教工路校区。建筑面积84.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亿元,教学用计算机6679台。
  图书馆纸质图书188万册,电子图书87万册,中文纸质报刊2036种,外文纸质报刊299种,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11000余种。经济类藏书种类列浙江省高校前茅。
  对外交流
  学校拥有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合作培养项目管理硕士(MPM)。
  学校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44个学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选派教师和优秀毕业生到国外留学深造。
  学校设有国际教育中心,招收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与中国文化、经济等课程。

  校训

  诚  毅  勤  朴

  二、博士点介绍

  (一)   企业管理学▲

  本博士点设在工商管理学院,学院共有教授16人,副教授2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3人。本博士点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近30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0余项。下设六个研究方向:
  1.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博士生导师为胡祖光教授、王俊豪教授、何大安教授。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特色是围绕3个重点领域进行研究:一是以东方管理学为主,把东西方管理思想和理论,以及理论与应用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创新研究。二是从定量角度对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如企业的不对称信息理论和企业决策理论研究等。三是从浙江工商大学的特点出发,对商业企业管理和公共企业管理的研究,如中外当代企业比较研究等。
  2.企业家与人力资源管理。博士生导师为吕福新教授。本研究方向反映中国企业循着超越自然历史发展的要求,把东西方文化和管理思想、制度与人格、产权与理念结合起来,建立新的企业家角色人格理论和主体性管理学说,突出主体性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及领导。
  3.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博士生导师为郝云宏教授。本研究方向侧重于在现代企业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问题。目前主要是在以下领域展开研究:企业的性质和功能;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公司治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公司治理;基于区域治理的企业战略管理;基于产业组织的企业竞争战略;国有资本经营与国有企业治理;企业经营绩效综合评价。
  4.营销与创新管理。博士生导师为盛亚教授、李靖华教授。本方向研究制造企业的技术营销与管理、服务企业的服务营销与管理、以及促进企业创新及其扩散的地区和产业政策。研究运用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侧重实证思路。研究结合浙江实际,从发现和解决企业现实问题出发,通过学术提炼、定性和定量分析,最终上升到政府政策含义。目前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管理、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扩散与新产品营销、服务企业R&D的组织实施及其政策、服务创新战略与营销等。
  5.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博士生导师为许永斌教授。本研究方向主要以资本市场为背景,从公司治理视角研究现代公司的财务管理问题。包括:公司控制权理论;公司资本结构理论;公司并购与资产重组理论等。目前主要以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6.企业管理信息化与决策支持系统。博士生导师为琚春华教授。本方向主要围绕以下重点领域展开研究:一是研究网络环境下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和虚拟企业建设,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的理论和实现技术;二是企业决策优化理论和实现技术,包括决策支持系统DSS理论和实现、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互联网信息抽取和分析等;三是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实践。

  (二)   统计学▲

  统计学科是浙江省重点学科,浙江省首批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统计学博士点设立于2003年,是学校目前三个博士点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的经济统计博士点。
  研究方向:
  1.社会经济统计方法与应用研究:博士生导师为李金昌、孙敬水、钱水土教授。本研究方向侧重于从社会经济问题定量分析角度来研究统计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充分体现经济学门类之下社会经济统计学学科性质的双重性:应用统计学属性与应用经济学属性。对抽样技术及应用的研究是本方向的一大特色。本研究方向在统计调查方法与指标理论方面的研究处于全国先进甚至领先水平。
  2.管理统计方法与应用研究:博士生导师为苏为华教授。本研究方向侧重于从经济管理与企业管理角度来研究统计方法及其应用,强调了统计学的“管理方法属性”。理论上侧重于多指标综合评价(行为的事后分析)技术与统计决策(行为的事前抉择)的技术研究,应用上侧重于各类综合评估实践,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及决策活动。对综合评价和统计决策方法及应用的研究是本方向的一大特色。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
  3.概率统计方法与应用研究:博士生导师为许冰教授。本研究方向侧重于概率极限和统计大样本理论方法,强调非参数统计在经济计量和风险管理上的理论与实践,非参数和半参数模型的应用是本研究的一大特色。理论和应用研究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

  (三)食品科学▲▲

  本博士点设在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该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浙江省151第一层次人才3人;有教授和研究员22人,副教授近4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8人;博士生导师7人。学院拥有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食品科学与工程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共投入4000万元建设经费)。近五年来,学院科研成果显著,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以及省或国家部委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英国、澳大利亚、德国、丹麦等国家政府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和各类横向合作项目200余项,年科研经费达1000万元以上。近年来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多项和各类优秀论文奖50余项。年发表学术论文200篇左右(2007年被SCI收录68篇)。学院每年举办国际或全国性学术会议,国内外学术交流频繁。
  食品科学博士点设四个研究方向:
  1、食品质量与安全:导师为励建荣教授和邓少平教授。本方向主要研究领域:1)食品产业安全技术??从原料、加工到消费过程中食品安全与质量的控制,包括快速检测技术。2)食品感官科学??系统研究食品物理化学性质、感官品质、品评理论与方法,探讨感官品质及消费嗜好的科学基础,为食品产品设计及品质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2、现代食品制造技术:导师为励建荣教授、蒋跃明研究员、王向阳教授。本方向主要研究领域:1)食品高新技术??研究生物技术、超高压等食品高新技术在食品保鲜和加工中的应用。2)现代食品制造技术??研究各类食品的贮藏加工技术及其安全控制,尤其是传统食品的现代化(包括水产品、农产品、发酵食品和保健食品等)。
  3、天然活性成分:导师为杜琪珍研究员。本方向主要研究领域: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和纯化??研究食品功能性成分的化学结构及其分离、提纯,特别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逆流色谱等高新技术进行药用性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和纯化。
  4、水产品加工:导师为戴志远教授级高工、励建荣教授、张虹教授。本方向紧紧抓住现代加工技术与综合利用等技术问题,突出以水产品产业为依托,向技术的系统化和深度发展。

  注:▲为省级重点学科,▲▲为省级重中之重学科。

  三、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企业管理学专业

  1、胡祖光,男,1948年6月生,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1998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1年被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现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商科教育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浙江省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长,浙江省商业联合会副会长,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省政府、杭州市政府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
  1984年12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管理科学系,获硕士学位。1988年1月至1989年1月赴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管理学院学习。1992年被评为商业部部级优秀专家;1994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被国家教委、人事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7年被国家教委、人事部授予“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
  获国家国内贸易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均排名第一)。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
  胡祖光教授是东方管理学的创始人,其1994年出版的专著《管理金论--东方管理学》曾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胡祖光教授建立的关于企业内的不对称信息理论----HU理论(联合确定基数法)在国内企业界有较大影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改革报、中国企业报、人民网、新华网等都有报道或介绍。全国许多省市都有企业学习HU理论并取得效果。例如,北京北辰股份有限公司应用了这一理论后,利润增加了3010万元。
  2、郝云宏,男,1962年11月生,陕西宜川人;西北大学经济学博士(1997.9-2000.7),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后(2000.10-2003.6);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企业管理学)负责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浙江省优秀博士后。
  2002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社科基金项目3项;独立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家》、《经济管理》等众多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数十篇篇论文被转载、收录、引用和摘登。
  主要研究方向:侧重于在现代企业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问题。目前主要关注的研究领域:(1)企业的性质和功能;(2)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公司治理;(3)企业社会资本与社会责任;(4)基于区域治理的企业战略管理;(5)基于产业组织的企业竞争战略;(6)企业经营绩效综合评价。
  3、琚春华,男,1962年7月生,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 浙江工商大学科技处处长。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浙江省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带头人,中国商业自动化标准化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杭州市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杭州市物流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研究领域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理论、电子商务与物流、决策支持系统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省重大科技攻关课题、省重点科技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社科重点基金项目等20多项;作为技术负责人参加国家、省部级项目10多项;主持和参加横向开发课题20多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杭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三等奖各2次;共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10多篇被EI、ISTP收录。出版学术著作2部,各类教材5部。
  获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包玉刚留学基金、教育部出国留学基金,曾在英国Aberdeen大学、美国Missouri大学、加拿大McMaster大学访问学习,进行智能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研究,在智能信息处理和电子商务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成果和影响。
  4、王俊豪,男,1956年生,经济学博士。曾先后在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学术研究工作。现任浙江财经学院院长、教授,浙江工商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社会兼职有:教育部高等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法》起草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政府价格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建设部城镇水务专家组成员,浙江省人民政府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特约研究员,浙江省政协委员等,并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重点大学兼任兼职研究员、教授或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批第一、二层次人选。主要研究领域是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理论、公用企业管理理论等。已由商务印书馆、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12部学术著作;在《经济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获第十届“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和第三届“薛暮桥价格研究奖”以及省部级奖5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主持国家教育部、国家信息产业部、国家建设部和浙江省等省部级研究项目21项。
  5、吕福新,男,1950年3月生,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和经济学教授,浙商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浙江省浙商研究会副会长、执行会长,浙江省企业联合会、浙江省企业家协会理事等。同时,兼任丽水市、宁波市江东区和台州市路桥区政府咨询专家,万事利集团、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浙江三元集团有限公司和杭州永盛纺织有限公司顾问。
  1990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国家物价局、国务院房改办、国家计委和国家行政学院工作过,曾任国家计委市场和价格研究所市场理论与政策研究室主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长期从事经济学、市场理论、企业制度和经济管理的教学研究工作,目前主要研究企业家、企业产权组织和企业领导的理论与实践。在管理学的研究上,综合运用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的理论和方法,反映中国企业所处的现实条件和面临的时代环境,以及循着和超越自然历史发展的要求,把制度与人格、产权与理念统一起来,提出和建立了新的相互关系与人统一的主体性管理学说。主体性管理学说的核心是角色人格及其管理理论,它可扩展到战略、组织、人力资源和营销管理等各个方面,但集中体现在主体性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及领导上。主持和完成了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参与主持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主持和完成了一项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正在主持一项浙江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同时,主持和完成一些面对企业的横向科研项目。出版专著:《企业家角色人格:对企业家的哲理思考》、《企业家行为格式:对角色人格管理的探究》、《企业家理念领导:茅氏父子如何经营方太公司》、《中国经济过渡的典型分析:特殊商品的市场化和政府规制》、《市场灵魂》、《中国房改透视》等6部,合著5部。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和《财贸经济》等刊物上发表文章200多篇。获北京市政府和浙江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各一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一项,其余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4项。拥有丰富的企业家及企业的关系资源。
  6、何大安,男,1957年生,安徽省安庆市人。1984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律学院,1988年研究生毕业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1988至2002年曾任教于浙江财经学院,现为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致力于投资运行机理、产业组织、企业制度、理性行为及其决策等方向的研究。曾在较高级别的学术性刊物上发表论文五十多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论文2篇,在《经济研究》上发表论文5篇。在学术界提出过“投资流向与产业结构调整共异向”、“投资流向陷阱”、“投资流向与结构调整、结构升级的关联层面”、“投资传导循环”、“有限理性的实现程度”、“理性选择向非理性选择转化”等概念。接受过《光明日报》之《名家访谈》栏目的专访,接受过《学术月刊》中青年经济专家栏目的教授访谈。浙江省第十、十一、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得者;2002年、2003年度浙江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连续获得者。在投资运行机理和理性、非理性决策等研究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主要代表作有:《投资运行机理分析引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当代经济学文库》系列,2005年1月版。“行为经济人有限理性的实现程度”,《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市场体制下的投资传导循环及其机理特征”,《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理性选择向非理性选择转化的行为分析”,《经济研究》2005年第8期:“投资选择的交易成本”,《经济研究》2003年第12期:“投资流向与结构调整、结构升级的关联分析”,《经济研究》2001年第11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非体制性制约及其启示”,《经济研究》1992年第7期:“论双轨调节方式下的投资传导运行”,《经济研究》1991年第12期。
  7.盛亚,男,1959年生,管理学博士、教授。现任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技术与服务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鲍莫尔创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省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企业管理博士生导师,企业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工商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带头人。
  主持或主研国家和省级课题15项;主持或参与企业咨询项目10余项。现主持在研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式”,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企业自主创新由动力到能力的传导机制研究:以软件产业为例”,以及东冠集团和杭州交通集团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设计。出版专著《技术创新扩散与新产品营销》、《企业创新管理》,合著《零售创新》、《产业集群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主编《企业领导学》、《现代企业领导学》和《新产品开发管理》。在《科学学研究》、《科研管理》、《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等杂志上公开发表论文近70篇,被EI和ISTP国际检索7篇,获得省厅级科研奖8项。主要代表作有:“新产品市场扩散的消费者采用准则”《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2002.8;“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技术创新产权主体探讨”,《科学学研究》,2006.5;The Influence of Stakeholders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 Case Study from 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2006.6: 295-299;Innovation Management Models of Enterprise Based on Stakeholders and Auditing, Research on Organization Innovation-2007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terprise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Wuhan University;“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技术创新产权问题诠释”,《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9;“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利益相关者作用机理:以ERP项目为例”,《科学学研究》(已录用)。
  主要研究领域:企业创新战略、技术创新及其扩散、新产品营销。目前主要关注的方向,(1)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技术创新;(2)新产品营销及其扩散;(3)零售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4)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
  8.李靖华,男, 1970年11月生,山西五寨人,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现为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程管理系主任, 鲍莫尔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技术与服务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IEEE Technology Management Council 会员。
  主要研究服务企业R&D的组织实施及其政策、服务创新营销等。主要涉及金融、电信、医疗、政府领域。侧重演化研究、比较研究、实证研究,及多学科方法运用。国内服务创新领域专家。近年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基于大规模定制的服务产品创新策略研究”(70402016,2005-20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2006年度一般项目“服务接触框架下服务业大规模定制实现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医院为例”(06JA630066,2007-2009),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GAP模型的服务质量功能展开(SQFD)研究”(Y605404,2006-2007),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电子政府一站式服务演进及实现机制研究”(NX04GL06,2004-2005), 2006年度江浙沪社科规划办联合招标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课题“长江三角洲生产性服务业分工布局的演进机制研究:以软件产业为例”(06HZC309YB,2006-2007),等。此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3项。
  在《科学学研究》、《科研管理》、《管理科学》、《管理工程学报》、《研究与发展管理》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论文被EI收录3篇,出版专著1部(并获第十四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代表性论著为:1)行政服务中心流程再造的影响因素:浙江实证,管理科学,2008(2);2)模块化的多学科方法论思考,科研管理, 2007(2);3)基于大规模定制的服务创新策略,科学学研究,2005(2);4)电子政府公众服务的机制分析,科研管理,2003(4);5)中美彩电产业发展的比较分析,科研管理,2002(3);6)New Service Development using GAP-based QFD: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Ca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s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08, forthcoming
  9.许永斌,男,浙江诸暨人,1962年12月生,分别在浙江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获管理学硕士、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有:公司治理与财务控制、公司控制权理论、公司并购与资产重组、企业(会计)信息化等。现任浙江工商大学财务与会计学院院长,兼任中国会计学会理事、浙江省会计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国有资产管理协会理事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2001年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2年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主持承担的代表性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会计披露模式研究”,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形成机理及其制衡机制研究”等。出版的主要专著有《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研究》、《电子商务会计》、《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及会计对策》等。在《会计研究》杂志上发表“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家族控制权特征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等论文6篇。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主持人。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内贸易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浙江省高校哲社成果三等奖、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会计学会和浙江省会计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励。

  统计学专业

  1、李金昌,男,1964年12月生,经济学博士,统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浙江省首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重点资助对象,浙江省重点学科(统计学)带头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入选人员,国内贸易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或兼职研究员。曾先后主讲《统计学》、《抽样技术》、《统计理论研究》等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课程。曾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授课教师。主要从事统计理论、方法与应用,抽样调查,政府统计改革,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等研究。先后主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个、省级基金项目7个(含重点重大项目),主持研究其他项目多个。在《统计研究》、《财贸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学家》、《中国农村经济》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抽样调查与推断》、《抽样估计精度问题研究》等5部,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应用抽样技术》、浙江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教材《统计学》等5本。6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二、三等奖。曾先后被授予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省青少年英才、全国优秀统计教师、浙江省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荣获第四届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中国统计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统计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经济学会执行会长。
  2、苏为华,男,1963年9月生,统计学教授,经济学博士。1984年7月毕业于杭州商学院计划统计专业,分别于1991年、2001年在厦门大学计划统计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与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院长,统计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生导师。1997年被授予国内贸易部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9年被评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同年列入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担任《综合评价学》、《市场统计分析》、《国民经济统计学》、《统计软件包》、《统计学原理》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在《统计研究》、《金融研究》、《保险研究》等杂志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出版《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统计指标理论与方法研究》、《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等著作5部。主要从事统计基本理论(指标理论)、综合评价技术、金融保险市场统计分析等研究。有十多项成果获省部级政府奖,其中全国统计优秀成果专著二等奖(国家统计局)1项、全国统计科技进步论文三等奖(国家统计局)4项、国内贸易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省政府)1项。主持国家哲社基金项目1项、省哲社基金项目2项、部级项目及市级(厅)项目多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内贸易部项目、省科委重点项目、省哲社基金项目等课题多项。
  3、孙敬水,男,1958年生,安徽人,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工商大学杂志社社长。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公司经济、统计方法与应用。出版专著《浙江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主编教材《计量经济学教程》等7部;主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科研课题9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自科基金项目多项;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省教育厅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等省市科研成果奖5项;在《世界经济》、《统计研究》、《管理世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农村经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农业经济问题》、《国际贸易问题》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国家一级刊物40余篇、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篇。先后为博士生、硕士生、MBA学员主讲过《高级宏观经济分析》、《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管理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课程。荣获省优秀教师、省模范教师、校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5项。
  4、许冰,男,1956年生,浙江玉环人,教授,统计学博士生导师。曾就学于浙江师范大学数学系,南京大学数学系和浙江大学数学系。获概率统计学理学硕士。现任浙江工商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浙江省重点学科数量经济学负责人,《管理科学与统计决策》(台湾)副总编辑,是国内外多家期刊的论文审查人。曾在台湾淡江大学管理学院合作研究教授(2001),现在日本早稻田大学IPS研究院Watada管理工程实验室学习研究(2006)。
  主要从事概率极限和统计大样本理论研究,及其非参数计量方法在经济、金融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发表在“Statistics& Probability Lett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Sciences”、“科学通报”、“数学学报”、“数学与系统科学”、“数学进展”和“数学年刊”等国内外著名期刊上。主持完成国家、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
  5、钱水土,男,1965年生,浙江萧山人。教授,统计学博士生导师,金融学硕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现任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重点学科金融学学科带头人。民建中央财政与金融委员会委员和民建浙江省财政与金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风险创业投资协会理事。
  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金融理论、经济与金融统计分析、创业投资理论与实务研究,近年来主持和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县域金融重构:基于县域经济内生需求的研究”(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规范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竞争秩序的研究”(2004年)等10余项省部级以上课题,目前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金融结构与产业集聚互动机制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70773103)、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非正规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浙江经验的研究(06CGLJ03Z)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非正规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浙江制造业的研究(Y606707)等课题研究。在《金融研究》、《财贸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获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学术奖励。

  食品科学专业

  1、励建荣,男,1964年9月生,浙江慈溪人,博士、食品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工商大学校长助理兼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国家级“百千万”人才、浙江省“151”第一层次人才、“食品科学与工程”浙江省重中之重重点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际食品工程协会(ISFE)执委、浙江省食品学会理事长、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常务理事。曾获得全国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积极分子、首届中国食品科技杰出中青年奖、省青年科技奖、省青少年英才奖、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曾多次到英国Cranfield大学、美国Georgia大学、美国Auburn大学、澳大利亚Queensland大学进行高访和研究。先后主持英国政府项目“杨梅保鲜研究”、“十一五”海洋领域国家“863”重点项目课题“加工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生物合成虾青素”、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极大螺旋藻藻蓝蛋白holo-7-subunit  全蛋白体内重组技术研究”、教育部重点科技计划项目“香菇采后保鲜和加工过程中内生甲醛的形成和调控机理”、省自然科学基金“超高压提取浙八味中的有效成分”、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鱿鱼制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芦荟深加工技术研究”等30多项;为企业完成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30多项,产生了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被评为2006年度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主持的“技术管理型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及实践” 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另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二项(均为主持)。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撰写或主编专著和教材5部、副主编5部。目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等的评委和《中国食品学报》、《食品科学》、《食品工业科技》等核心期刊的编委。2005年当选中国科协“七大”代表,2006年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主要研究方向:农产品、水产品贮藏加工与安全控制,现代食品制造技术,食品生物技术。详情请见中国食品安全科技网www.cfsst.net
  2、邓少平,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6年1月出生,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生物化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企业工作达十四年之久,曾任总工程师、厂长、南昌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现任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现兼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分会技术顾问、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专家、浙江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
  先后主持承担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完成并正在主持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国内品牌企业及高科技公司合作项目多项。代表性的学术成果有,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二项,分别是《理工结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1997)和《技术管理型食品质量安全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2005);《食品感官科学》获国家级精品课程(2006);成功构建了国际第三套可商品化的电子舌?智舌(Smartongue)。
  主要研究领域是食品感官科学,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专业性食品感官科学实验室,形成了多学科匹配完整的研究团队,系统建设了优势的实验技术平台,坚持具有特色的稳定研究方向,长远目标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感官科学理论和技术体系。
  目前的科学兴趣是:   
  (1)食品感官实验心理学
  (2)味觉分子细胞生物学
  (3)人工智能化学感觉系统(智舌/智鼻)  
  (4)人工细胞实验构建与物理理论
  特别鼓励  本研究领域具有明显的多学科交叉综合性,非常欢迎鼓励对该领域有浓厚兴趣的考生跨学科报考,加盟食品感官科学技术研究,像数学、物理学、化学、心理学、电子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类等等,在同等条件下将优先录取跨学科专业或具有跨学科兴趣及能力的考生。                                      
  3、杜琪珍,男,1964年10月生,博士,博士生导师,浙江工商大学“西湖学者”。1982-1986年就读于湖南农业大学园艺系,获农学学士;1986-1989年就读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农学硕士;1998-2000年就读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获工学博士。1998年4月至1999年4月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化学系作访问学者,2001年8月至03年2月被德国洪堡基金会聘为洪堡研究学者在德国不伦瑞克工业大学药物与化学系从事研究。1989年7月至2000年3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工作,曾主持中国农业科院茶叶研究所生化研究室和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工作;2000年4月调入杭州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分离与活性成份筛选、逆流色谱理论与设备研究。承担过中德科学基金、国家攻关、省部级重点、国际合作、省基金、留学回国人员基金等项目。2006年获国际逆流色谱协会首次颁发的国际最高奖Edward Chou Award和浙江省高校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全省共10名)。发表论文90多篇,SCI收录50多篇。现承担国家863科技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人才培养项目等科研项目。
  4、戴志远,男,1958年6月出生,浙江舟山人,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
  1982年1月浙江水产学院制冷加工专业毕业,先后在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宁波大学从事水产加工科研及教学工作,现任浙江工商大学水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会长,浙江省水产学会水产品加工专业委员会主任。
  近年来,先后主持了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海水养殖鱼类加工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浙江省重大招标项目“超市海洋食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淡水鱼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浙江省海洋开发重大攻关项目“贻贝、羊栖菜精深加工产业化技术研究”以及企业委托的“养殖大黄鱼加工技术研究”等项目。主持完成的“鲐?鱼及低值鱼类深加工产业化研究”和“贻贝保鲜保活、深加工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先后获得2001年和2004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淡水鱼深加工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获2005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超市海洋食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头足类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先后获得2006年和2007年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
  2004年获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优秀教师,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2006年获浙江省农村先进工作者,2007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等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水产品保鲜方法研究和实用技术开发、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水产品综合利用及功能性食品研究。
  5、蒋跃明,男,浙江兰溪人,1963年5月出生, 中山大学博士、食品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植物生理学会、中国园艺学会采后生理分会理事和Journal of Food, Agriculture and Environment、Journal of Applied Horticulture、Plant Foods for Human Nutrition、The Open Agriculture Journal、园艺学报、亚热带植物科学编委,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副主编;曾先后在以色列、澳大利亚、日本、英国、德国、泰国、加拿大等国家留学和研究访问。主要从事果蔬采后生理学和贮运保鲜技术、功能食品的研究工作。目前,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60篇,在SCI收录期刊上142篇,被SCI引用700余次, 参与编写英文著作的章节4本; 2003年获国际科学基金(IFS)杰出研究成就奖 (Jubliee Award),2007年作为“南方主要易腐易褐变特色水果贮藏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项目的第四完成人获得中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6、王向阳,男,教授,博士,1966年出生,博士生导师,浙江省高校中青年食品科学带头人。研究方向为食品保鲜、果蔬加工,生物活性物质开发。参与和主持2项与澳大利亚、英国合作的国际合作课题,13项省部级课题,3项省教育厅课题和杭州市课题。获教育部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原内贸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教育厅高校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发现两个新病毒。主编《食品贮藏与保鲜》、《烹饪原料学》两部书,参加编写五本教材,发表论文60篇,其中SCI、ISTP、一级学报以上论文21篇。短期到澳大利亚、英国合作科学研究。Email:tianyue12001@yahoo.com.cn。
  7、张虹,女,1962年8月出生于北京,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商学院(现浙江工商大学)肉食品卫生检验专业学士,浙江大学药物分析专业硕士,浙江大学化学博士。1985年大学毕业后,曾任北京市化工研究院工程师,期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农业部南方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1995年底调入浙江工商大学,担任仪器分析、食品营养学等相关课程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工作。现任浙江工商大学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食品质量与安全系教授。
  近年来,先后主持承担了浙江省重大招标项目“出口优势水产品(头足类)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研制”, 浙江省自然基金项目“??糖氨聚糖提取及其结构和活性的质谱研究”。 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养殖大黄鱼、美国红鱼深加工技术中试示范”, 浙江省科技厅项目“食品中多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分析方法研究”、“海洋生物肽研究及功能型评价”等项目。作为主要完成人,项目“贻贝保鲜保活、深加工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羊栖菜深加工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分别获2004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三等奖。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已在Analytical biochemistry、Journal of Food Science、Chemistry of natural compounds、科学通报、分析化学、食品科学、中国粮油学报、中国食品学报等国内外相关杂志发表,相关成果申请专利5项,其中一项已获批准。
  研究方向:水产品加工、食品质量与安全。目前从事的研究内容 :
  (1)水产品开发:利用低值水产品及水产品加工副产物开发新型功能食品及药物。如利用体外、体内模型评价低值鱼发酵制品辅助降血糖、调血脂和调血压功能,并提得相关的功能性多糖及肽;以安康鱼加工副产品为原料提取安康鱼软骨素、安康鱼皮肤素及胶原蛋白等多种功能性成分,研究其结构、评价其功能活性,并进行相关产品开发。
  (2)食品质量与安全:利用GC-MS, HPLC-MS及免疫分析等手段分析及控制食品中的有毒有害成分。如建立了食品中多种罂粟碱残留液质联用分析方法,冬虫夏草及其功能食品中活性成分的液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分析方法,食品中多种三四苯并吡类物质的气相色谱、气质联用及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并进行喹诺酮类物质在各类食品中残留的分析方法,双酚A类物质在罐装食品中残留的分析方法等研究。
  ⑶药食兼用食品功能因子的筛选及其分离鉴定:如抗癌活性成分的快速筛选;与血管紧张素酶有关的生物活性成分筛选;采用HPLC、MS、NMR等方法对功能因子分离鉴定。

  四、招生说明

  (一)招生人数

  2009年我校共有企业管理学、统计学、食品科学等3个专业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拟招收博士生30名左右,招生计划人数比2008年略有增长,实际招生数以教育部下达的200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准。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三)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以同等学力报考的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下列(1)(2)条规定的条件:
  (1)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要报考专业相近的岗位上工作六年或六年以上。
  (2)已获高级职称、且为省、部级科技成果三等奖以上主要获奖人员(排名前3名);或已获高级职称、且近三年来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篇以上(含3篇);或近3年来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篇以上(含5篇);或已取得所要报考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且近三年来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篇。
  4.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培或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可适当放宽。
  5.有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

  (四)报名方式

  1、考生一律采用网上报名
  2、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于2008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登录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部网站进行网上报名。报名考试费120元请通过邮局汇到浙江工商大学研招办。
  3、考生网上报名后必须在2009年1月15日前递交以下材料:
  (1)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
  (2)两名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书;
  (3)硕士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或证明书(复印件)、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硕
  士学位论文摘要和评议书(应届毕业生可在录取前补交);
  (4)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体格检查表;
  (5)同等学力考生可不交(3)项材料,但应寄送我校要求的同等学力材料(复印
  件)、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6)科研成果清单;
  (7)在职考生须提交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学习的证明。

  (五)考试时间、地点

  博士生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时间安排在2009年3月中旬,复试一般在初试后进行。考试地点:浙江工商大学。

  (六)考试形式

  初试一律为笔试,复试为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含外语口语和听力测试),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须加试政治理论及两门本专业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

  (七)录取

  1.录取名额包括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计划外自筹经费、委培。
  2.根据初试及复试成绩,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八)入学报到时间

  2009年9月入学(以录取通知书为准)。入学报到时须核验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科研成果证明(原件)。

  (九)费用

  凡报考委托培养博士研究生或自筹经费博士生须缴纳培养费11000元/年。

  (十)学习期间待遇

  计划内非定向博士生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按国家规定由学校发给普通奖学金。

  (十一)就业

  非定向、自筹经费博士研究生毕业后,进行“双向选择”落实单位,学校可按政策予以推荐。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或委培单位工作。

  (十二)联系方式

  研招办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浙江工商大学研招办 310018
  联系电话:0571-28877234  28877235
  网址:
  招生学院联系人联系电话:
  工商管理学院        陈方根       0571-28008008
  统计与数学学院         李华         0571-28008085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王艳华       0571-88071024-8573

版权所有 © 浙江工商大学研招办
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