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基金微博”引发监管部门高度重视

http://itpx.eol.cn  来源:  作者:第一财经日报  2011-07-18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勃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运用并意识到类似微博这样新传播工具的“威力”。日前,一位接近管理层的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基金监管部门近期正在调研微博这一新的课题,并有望推出针对该平台的管理办法。

  “微博形式该不该接受一定形式的管理,这在传播业界本来就有着很大的争议。”上海地区某高校传播领域的研究人士向本报称,与其他传播方式不同,微博这一新传播方式有着很强的“草根性”,即产生于该平台的内容往往是直接面向大众所发布的,且有很大的受众波及面。“如果某位‘意见领袖’在微博上形成一定的影响力,那么,无论是这位发布信息的人士本人,还是其发布的信息,都会迅速得到广泛的关注,并获得很大的社会反响,并将微博的意义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反过来说,如果在微博上发布的信息存在较为明显的社会危害性,就对部分人群产生极为明显的负面作用,“尤其是那些牵涉到金融、经济的信息,将产生明显的误导,并造成巨大的不良后果”。显然,一旦微博纳入信息监管范畴,那么至少将在局部领域形成很大的示范效应,微博这一信息平台的价值和意义也要打上问号。

  事实上,近年来微博信息之所以被各方关注,似乎是因为在该类平台上发布的信息有很强随意性,加之微博信息的发布时间十分迅速,并能在短暂时间里马上被各类人群所知晓。这种快速传播的高效性,令人防不胜防。一位基金公司高管向本报坦承,微博在信息发布上确实有很强的及时性,但信息的准确度、专业性则大有疑问。“无深入分析的内容,往往会造成‘张冠李戴’的后果,令当事人受伤。”更有甚者,微博牵涉到基金公司合规管理、风险控制的内容受到严峻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行业之所以关注微博,是与其行业特性有很大关系。由于基金行业面对的是广大的中小投资者,因此,基金行业的公众性与生俱来。比如,目前国内基金公司的基金持有人多则上千万,少则也有数十万之多。如此广大的牵涉面,不能不让有关方面在对待微博传播方式上格外小心翼翼。而作为新的传播工具,微博平台和方式恰是和公众有着最为紧密的联系,任何人都能在该平台上发布任何意见,而那些直接相关者却似乎在新技术面前显得十分尴尬和无能为力。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分享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