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AMD首席销售官John Byrne:我们从未偏离航线

http://itpx.eol.cn  来源:  作者:CNET  2014-06-24    

  或许很多人认为,AMD已经早已不在原有的河中畅游了,而AMD高级副总裁兼首席销售官John Byrne则称,AMD从未偏离航线。

  近日,AMD高级副总裁兼首席销售官John Byrne在Computex 2014期间接受了CNET科技资讯网采访,他谈论了AMD的转型、AMD技术方向、AMD中国市场战略等话题,CNET科技资讯网期待通过这次采访,揭开人们对AMD抱有的诸多疑团。

John Byrne:AMD从未偏离航线

  图为AMD高级副总裁兼首席销售官John Byrne从未远离PC

  近几年来,全球PC市场持续遭遇滑坡,每年都出现10%左右的负增长,上游厂商微软、英特尔、AMD等均受到影响,也正是因此,PC产业开始思变。

  微软推出Windows 8/8.1,期待为PC市场带来一场革命,与此同时它也推出了其自有品牌的平板电脑——Surface.英特尔除了推出超极本、2合一等品类之外,还积极布局移动市场,在平板电脑市场投入重金。

  在John Byrne看来,AMD则采用了不同的战术。“AMD在APU上加大研发力度,从而为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带来全新的体验。”

  据John Byrne介绍,很多人可能认为台式机已经濒临消亡,但实际情况却非如此,如今,全球每年仍有1.3亿台的出货量。其中有一半来自于中国市场。

  一直以来在台式机和DIY市场有着良好口碑的AMD,在台式机市场找到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对于中国这么重要的市场,AMD当然不会放松,去年,AMD全球台式机总部移师中国,代表着AMD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此外,AMD在2014年CES上展示了Nano PC,这是全球最小的台式机,它大小和一部大屏智能手机相当,可以装在口袋里,随身携带,这款产品获得了CES创新大奖。

  值得一提的是,在Computex 2014上,AMD发布了全新采用(HSA)异构系统架构新一代APU——Kaveri.据悉,宏碁、华硕、戴尔、惠普、联想、三星、东芝以及其它品牌厂商在Computex上,展出了基于AMD最新平台的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产品。

  拥抱ARM不弃X86

  2012年10月,AMD宣布拥抱ARM架构,将推出64位ARM服务器处理器,这一事件在IT业引发轰动。一方面AMD在服务器端虽然握有一定的技术,但是服务器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被竞争对手英特尔所把持;另外ARM虽然在移动互联网市场风生水起,诸多移动设备都采用ARM芯片,但是在服务器市场,ARM还是一个新兵。

  “AMD意在日益火爆的高密度服务器市场。”John Byrne指出,“高密度服务器已经成为众多互联网巨头的最爱,这对于AMD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我们有信心赢得这一战役。”Jonh Byrne透露,“目前,AMD的已经推出了ARM核心的Seattle处理器,服务器样品也已经推出,量产会在今年第四季度。”

  John Byrne强调说,“AMD是如今唯一一家同时提供X86和ARM解决方案的公司,在2015年,AMD将推出SkyBridge架构,它是基于X86和ARM双架构计算的产品,它不仅可以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台式机、更可以用于服务器。SkyBridge提供的针脚兼容特性,将为整个IT产业带来全新的遐想。”

  嵌入式独辟蹊径

  John Byrne特意提到AMD在嵌入式市场的努力,“之前,AMD在嵌入式市场有着不错的成绩,但是对这个市场的参与度并不是很高,而如今AMD已经有了全面的嵌入式市场拓展战略。我们在娱乐场游戏机、数字标牌、瘦客户机、数字医疗等市场有全面的布局。”

  John Byrne介绍说,AMD在数字医疗方面与三星有深度的合作,而在娱乐场游戏机方面与全美最大的提供商IGT合作。另外,在瘦客户机方面,AMD与惠普、戴尔等厂商都有深度合作。

  John Byrne表示,“可能在很多人眼里,AMD发生了巨变,的确是这样,但是我想说的是AMD从未远离,从未远离这个产业,只不过是我们的战略更加聚焦,而且我们在红海中找到了蓝海,这将确保我们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基于此,我对AMD的复兴充满了信心。”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分享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