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城市智能手机普及率全球第三

http://itpx.eol.cn  来源:  作者:北京晨报  2011-11-11    

  为了更好地了解全球各地用户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今年早些时候,Google与IPSOS Research联手进行了一次相关调研,这也是有史以来首次关于人们如何使用手机的大规模调查。本次调研的对象覆盖了尽可能多的国家和人群,涉及来自30个国家的30000名受访者。根据本周公布的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地区智能手机发展在全球范围内都十分突出,不论是用户的使用习惯,还是在对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贡献方面,甚至远超在智能手机方面起步相当早的日本和韩国。

  1/3城市用户都“智能”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智能手机近年来在中国城市普及十分迅猛。目前,中国城市已成为全球五大智能手机普及率最高的地区之一,高达35%,仅次于新加坡(62%)和澳大利亚(37%)。在国内的受访者中,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拥有两部或两部以上的手机,这个比例在亚太地区也是最高的。同时,中国城市地区拥有智能手机超过一年以上的人数比例(64%)在亚太地区是最高的,甚至超过韩国和日本。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城市智能手机用户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人的纪录:他们中53%的人计划花更多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这个比例甚至超过了美国),使用智能手机阅读的人数比例(32%)和因移动广告触发在线商店的购买行为的人数比例(32%)同居全球之首。这些纪录自然都得益于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进一步为全球手机厂商和移动广告商们描绘了一幅美妙的“钱景”。

  生活方式悄然改变

  调查还显示,智能手机正在快速改变着中国城市人群的生活方式。人们随时随地都在使用智能手机,其中家中(66%)、旅途中(59%)、乘坐交通工具中(52%)、餐厅(38%)及商场(30%)是使用最频繁的地方。而最常见的十大用途分别为:浏览网页(50%)、听音乐(43%)、收发电子邮件(包括使用QQ,41%)、使用搜索引擎查询信息 (37%)、拍照或录像(37%)、通过报纸或杂志的网页版浏览新闻(35%)、登录社交平台(35%)、浏览微博或其他信息平台(34%)、玩游戏(33%)及查询路线或使用地图(28%)。有意思的是,在电视与智能手机之间,50%的受访者表示宁愿放弃电视而非智能手机,这也说明后者在家庭娱乐方面的重要价值正在急速攀升。

  超过一半的城市智能手机用户曾经使用智能手机进行购买,并愿意进行更多的尝试,这个比例居亚太地区之首。而人们主要购买项目包括票务、娱乐产品、出差、旅行、服饰、百货与食品、家居、美容与化妆品、电子产品等。由此不难看出,以智能手机为终端的在线商业模式已逐渐成熟,未来势必将有更多的商家会投身到相关渠道的建设中。

  移动互联潜力巨大

  作为智能手机的核心,不计其数、种类繁多的应用程序是实现其强大功能的重要途径。而目前,中国城市地区智能手机用户在手机里安装的应用程序平均数量为15个,付费的应用程序平均数量却达到6个。每三人中就有两人计划使用更多的应用程序,该比例排名全球第二。这个数据有力地回击了关于“中国智能手机用户依然喜爱盗版”的偏激论调,同时也让更多的应用程序开发商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所在。

  在移动互联网方面,64%的城市智能手机用户每周都会用智能手机进行搜索,主要搜索目的包括购买(59%)、在地图上寻找商户(如商店、餐厅)或服务、指引路线(55%)、拜访商户(51%)、阅读或发表对商户或服务的评论(44%)以及登录商户或服务的网站(35%)。而75%的智能手机用户每周会用智能手机进行社交(例如微博、LBS等),已非常接近通过社交网络进行社交的比例(84%)。这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人脉建立方式既迅捷又高效,已逐渐成为城市时尚人群最为倚重的沟通和消遣方式,其中蕴含的商机和机遇不言而喻。

  编辑推荐:

  2011年10月互联网十大热词榜单

  iPhone维修费被指暴利

  苹果ipad3上市时间已确定

  苹果iPhone 4S手机即将登陆香港

  iPhone Dev Team放出iOS 5不完美越狱

  2011中国国际通信展十大热门产品

  IT行业吸引人的十大理由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分享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