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4年计算机三级数据库精选填空题一

http://itpx.eol.cn  来源:  作者:考试吧  2014-04-15    

  1. 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层次模型)。

  2. 模式/内模式映象为数据库提供了(物理)数据独立性。

  3. 在层次、网状模型中,数据之间联系用(指针)实现。

  4.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阶段)。

  5. 三种主要的数据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6.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

  7. 由于数据冗余,当进行更新时,稍不谨慎,易引起(数据不一致性)。

  8. 层次模型的特点是记录之间的联系通过(指针)来实现;关系模型是用结构表示实体集,用(公共属性)表示实体间的联系。

  9.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定义),(操纵),(保护),(存储),(维护)和(数据字典)。

  10. 关系数据库的数据操纵语言(DML)的语句分成(检索)和(更新)。

  11. DBMS是由(查询处理器)和(存储处理器)两大部分组成。

  1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效率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内部资源的使用效率、(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运行效率和(用户的生成率)。

  13. 利用数据库管理数据时,把现实世界的事物及其之间的联系转换成机器世界的数据模型的一个中间环节是信息世界的(概念模型)。

  14.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及它的翻译程序,DDL定义数据库的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并通过翻译程序分别翻译成相应的目标模式,存放在(数据字典)。

  15. 在数据库的体系结构中,数据库存储的改变会引起内模式的改变。为使数据库的模式保持不变,从而不必修改应用程序,这是通过改变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像来实现。这样,使数据库具有(物理独立性)。

  16. 在数据库技术中使用数据模型的概念来描述数据库的结构和语义。数据模型有概念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模型两类,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是(概念)数据模型。

  17. 在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体系结构中,描述数据在数据库中的物理结构或存储方式的是(内模式)。

  18. 可由基本数据导出的数据是(冗余)数据。

  19. 网状、层次数据模型与关系数据模型的最大区别在于表示和实现实体之间的联系的方法:网状、层次数据模型是通过指针链,而关系模型是使用(外键)。

  20. 外模式是(用户)看到的数据视图,模式是所有(用户)看到的数据视图的(总和),外模式是模式的(一部分)。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分享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