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专题报道】“疫”不容辞 共度时艰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研究生导师抗击新冠疫情实录
2020-04-27 17:11:00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讯 2020年的春节,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注定是不同寻常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蔓延,给原本喜气祥和的春节笼罩了一层阴影。面对肆虐的病魔,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的研究生导师们临危受命,或逆行千里驰援武汉,或坚守长春稳定后方,在华夏大地上映了一部真实的纪录片,讲述了一群初心未眠、矢志不渝的医者,枕戈待旦、奋勇争先,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逆行之旅。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展示了作为医生和教师的责任与担当,肩负起守护人民健康的重任。
  【驰援武汉篇】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人秉承着白求恩救死扶伤、舍生忘我的精神,举全院之力抗击疫情,先后派出三批次共168人的精锐之师,满载“硬核”高精尖仪器设备以及大量救援物资,不远千里驰援武汉一线。在派出的25名副高以上医护人员中,有14人为研究生导师,其中更包括了秦彦国副院长和杨俊玲、王珂、尹永杰、高鹏、于丹6名博士生导师。在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中,还有3名在读博士研究生,他们是助推医院发展的脊梁,也是承载医学未来的希望,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研究生无私奉献的赤子之歌。
 
  
  
  医疗技术 :重症救治 创造优良战绩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第一批医疗队队长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杨俊玲教授,第一批医疗队在支援武汉期间共收治109名新冠患者,治愈出院患者100人。在圆满完成了任务的同时创造了几个第一:是第一个来武汉支援的吉林省医疗队,是华中科技大学中法院区第一个开辟新疗区的医疗队,是收治患者数量位居本院区第一的医疗队,也是治愈出院患者数量位居第一的医疗队。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第二批医疗队队长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王珂教授,第二批医疗队在支援武汉期间负责的医院是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疗区C12楼西区,他们是吉林省援鄂危重症救治医疗队,收治的病人都是危重症。疗区内患者最多时候达68名,危重症患者达20余名,重症患者40余名。任务艰巨,工作繁重。经过医疗队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治愈出院59人,中医结合治疗率 100%。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第三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又叫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重症救治医疗队”,队长为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秦彦国教授,救治重症新冠肺炎是第三医疗队的突出优势。医疗队梯队建设合理、技术精湛、设备完备,由此创造出了“高救治率、低病亡率、无病例需转出救治”的良好战绩。
  医疗队在前线的表现得到了国家卫健委的高度认可,在全国大部分医疗队陆续返程时,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医疗队作为全国最优质的医疗资源继续留在武汉救治重症患者。同时与北京留守武汉的6家国家医疗队、同济医院医疗队,共同组成“7+1超级战队”,进行武汉攻坚战的最后歼灭战。
  战地文化:丰富多彩  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
  医护人员穿戴着厚重的防护物品,一旦说话太多,就会产生严重的憋闷感,时间一长,容易发生缺氧等问题;病房走廊通风系统的响声很大,大家在工作沟通时,需要大声喊着说对方才能听清楚,这对体力的消耗非常大;医护人员在岗时,需要长时间佩戴护目镜,语言的交流会使护目镜起雾,长时间会导致视线模糊不清,影响正常工作……为了节省体力少用语言交流,他们自创了五种工作手势,诠释爱和温暖。
  医疗队员在工作之余,自创“战地漫画”记录工作的点滴;原创诗歌,自创战地MV《明天会更好》《就在今天》《天使阳光》《千里迢迢来战“疫”》《英雄?武汉》,以表达抗疫必胜的信心;
  医疗队涌现出了诸多的先进典型人物,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尹永杰教授,腰椎间盘术后不足一个月,便奔赴前线抗疫,他的感人事迹成为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省医务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宣传亮点:“声影”并茂  制造二院最“强音”
  医疗队在武汉支援期间,在宣传工作方面也引起了省级、国家级媒体的关注,引导主流思想舆论。
  2月15日,“隔离病房里的生日歌——医疗队9名医务人员为患者唱生日歌送祝福”,通过视频的方式,记录了这一暖心的画面;
  2月19日,“这道勒痕,是英雄最美的‘勋章’”,以图片的形式,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医疗队员工作后的面部压痕照片真实地展现出来;
  3月5日,一位被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医疗队成功救治的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在出院前,患者为医疗队写下了千字长信,其中说道:“只盼能清晰看到你们的脸,记下你们的名字。”;
  3月6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医疗队员含泪所讲的“武汉最美的不是樱花,而是武汉人民感恩的心”这句话,成为了网红金句。
  科研创新: 四项发明  打造“超硬核”研发队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医疗队到达武汉后,除在医疗救治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外,在科研创新方面,也打造了一支“超硬核”的研发队伍。
  医疗队在秦彦国副院长的带领下,发明了多项保护医护人员、降低感染风险的装置。如:仅用了5天的时间研发了防喷溅和减少病毒气溶胶的防护装置;为了让医护人员为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咽试子采集时避免交叉感染,团队快速研发出一次性咽拭子采集防护面罩。
  医疗队创建了移动网络视频平台,多次召开覆盖病区内、病区外、驻地、长春、武汉两地的线上多学科会诊会议;通过移动网络,创立“移动电子病例”,从根本上解决病例信息阻隔的困境,实现“云端查房”。
  【守护家乡篇】
  用生命守护生命,用爱执著坚
  坚守,是执著的坚强,是战疫中另一种殊死对抗。坚守,是不悔的信仰,是驰援中另一种保驾护航。
  疫情之初,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吉林省新冠肺炎感染防控督导组组长、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殷艳玲率领其分管的护理、院感团队争分夺秒投身到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科研攻关工作中。重点研究《吉林省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标准预防体系的建立》。她们做流程、建标准,写预案、操演练,相继推出《吉林省医疗机构内新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流程》(21个)、《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流程》等系列成果,并结合前线工作实际,制作《援鄂驻地寝居防护流程》、《医疗机构环境清洁消毒流程》等系列视频,开展系统全面培训,为吉林省陆续驰援武汉的梯队提供了快速武装和技术支撑,护前线安全,守后方平安。

  共筑防线,越是艰险越向前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全省的领军学科,也是医学部最早的硕士和博士点,在历次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都起到了领军作用,博士生导师张捷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临危受命为省、市、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的负责人,她与科室所有留守人员一道时时坚守呼吸重症病房、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筑起全院疫情防控阵地的第一道防线;在国家和省市卫健委统一部署下,张捷教授和专家们一起迅速构建了上至院士们直接领导的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全国呼吸疾病防治基层联盟和吉林省远程会诊中心,下至各级隔离病房、基层一线医生的多层次防控救治网络会诊系统,打响了吉林省抗疫的狙击战。
  随着三批援鄂医疗队的派出,使得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留守后方的医护人员急剧减少,但工作任务依然艰巨,他们要守卫住家园、守护好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这片净土,在吉林省卫健委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下,在院领导亲临现场指挥和整体布局下,举全院各个科室部门之力,针对疫情蔓延的趋势特点,迅速建立起有特色的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张捷教授,护士长、硕士生导师曲丹华副主任护师,感染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董春玲教授,带领感染防控的新生力量和呼吸科全体留守医护人员坚守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病房,不但需要完成发热患者筛查、甄别,新冠疑似病例的诊治、抢救和评估,还要把握医院收容患者的筛查第一关口,既要确保正常医疗秩序,又不能错判一个新冠患者,责任重大,她们连续两个多月24小时随时会诊,为了抢救病人几天几夜不合眼,唯恐漏掉一个新冠患者,共甄别诊治患者2000余人,被誉为坚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这片净土的“金三角”。
  
  【两地援助篇】
  中英联动,同心抗疫: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应邀向英国北爱尔兰政府及奥斯特大学传授抗疫经验
  4月7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专家团队应邀与英国北爱尔兰政府健康与卫生官员、当地医院医生20余人,就当前新冠肺炎的诊治、疫情防控等相关内容召开了网络视频会议,在线回答了当地医生和卫生官员提出的相关问题。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张捷教授和刚刚从武汉返吉的支援武汉医疗队专家博士生导师秦彦国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珂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薛歆副主任医师等多名医生,以及在英国北爱尔兰的医生,共话新型冠状病毒防治等方面的问题。
  来自北爱尔兰多家医院的医生和健康卫生官员就“氯喹对治疗新冠肺炎的疗效”“新冠肺炎患者的凝血功能、微血栓并发症及DIC实验室检测指标情况”“新冠肺炎患者心功能不全指标监测及推荐治疗”“重症患者呼吸机应用”等方面的问题向中国专家取经。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专家均以英语作答,精准地回答了英方的专业学术问题。
  
  【三地教学篇】
  肆虐的病毒未能阻碍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的导师们传道、授业、解惑、育人、管理的脚步。
  在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的总体部署下,成立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研究生教学培养工作组,并制定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教学培养计划和研究生答辩、预答辩方案,做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确保了研究生学业及学位论文质量。建立了各学科导师-学生微信群,按照教学培养计划,导师通过网络等渠道为学生提供指导。建立“学生-班级干部-研究生管理部-院领导”、“导师-教研室秘书-研究生管理部-院领导”双重防疫相关体系,建立学生年级、班级群,全面实时、动态掌握学生信息。
  研究生管理人员与导师联手,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为了更好地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研究生管理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团委向全院研究生发出一封《倡议书》,号召同学们从我做起,全力以赴预防冠状病毒感染,宣传防疫知识,保护生命健康,为更好地抗击疫情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研究生在导师榜样的带动下,弘扬白求恩精神,用所学的医学知识服务于家乡,受到了家乡人民的好评。

  抗疫期间也正值研究生的毕业季,无论是前线的导师、还是留守的导师,他们在繁忙工作之余,不忘和自己的研究生交流思想,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学生们修改论文,开展武汉-长春-学生居家所在地三地线上预答辩,确保每位研究生能如期毕业,深夜里,导师们利用休息时间伏案工作,一遍遍批改学生的毕业论文,为祖国医学的未来点亮着光明!成功救治一名患者需要多少汗水和努力,他们从不言说,修改学生们的论文笔耕不辍、挑灯夜战,他们亦未言明,真正尽到了教师立德树人的职责。
   
  图为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正在进行线上预答辩。三位支援武汉的专家博士生导师杨俊玲、王珂、高鹏及留守在长春的三位专家博士生导师张捷、硕士生导师董春玲、硕士生导师尹金植与居家在辽宁锦州的博士生进行三地线上预答辩。
  医者,少年立志,矢志不渝;医者,千磨万击,淬炼成钢;医者,敬畏生命,心怀大爱。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研究生导师用实际行动传承了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展现了以身作则的师者风范,用责任与担当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