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祝贺!吉林大学数理化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开启2.0时代
2020-09-18 15:36:00
掌上高考综合整理

  9月17日,教育部公布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首批基地共104个,吉林大学共有“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3个基地入选。

  什么是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据悉,2009年,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等共同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目的是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育部于2018年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2019年,“拔尖计划”2.0正式启动实施。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旨在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促进拔尖人才选拔、培养模式更加完善,培养机制更加健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引领示范作用更加凸显,初步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一批勇攀科学高峰、推动科学文化发展的优秀拔尖人才崭露头角。

  实施方案:2019—2021年,分年度在理科、文科和医科共建260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其中文科基地(含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60个。

  吉林大学数学学科简介

  吉林大学数学学院(数学系)是我国重要的数学研究与应用人才教学和科研培养基地,在国家每一次重大学科战略布局中都处于首批之列。著名数学家王湘浩院士、江泽坚教授、徐利治教授、谢邦杰教授、王柔怀教授、孙以丰教授等曾在原吉林大学数学系任教。

  1981年,基础数学和计算数学成为我国首批评定的博士授权点。1987年,基础数学和计算数学博士授权点都成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数学学科成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数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数学学院从1991年开始设立“基地班”,到2009年开设“唐敖庆试验班”,再到即将设立的“强基班”,用30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优秀人才培养的丰富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基础扎实、知识厚实、品行踏实、视野宽实、后劲强实”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小班级、导师制、国际化”的培养理念,建立了优秀人才“荣誉课程体系”。

  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拓宽学科基础,加强国际交流,强化科研训练,培养了大批数学学科的专业人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董韫美院士、方复全院士、戴永久院士;6名著名大学校长和30余名大学副校长;百余名国家级人才。近70年来,为国家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政府机关、大型企业、部队和高科技公司等输送了万余名优秀人才。

  吉林大学物理学科简介

  吉林大学物理学院是由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发展而来的,余瑞璜、朱光亚、吴式枢、勾清泉、霍秉权、郑建宣、高墀恩、黄振邦、解俊民等一批优秀的物理学家主动放弃原有的优越生活、工作条件,以高昂的热情奔赴长春,投入到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的创建工作。

  吉林大学的物理学学科主要源于1952年院系调整时,国家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院校调入余瑞璜、朱光亚、吴式枢、芶清泉、霍秉权等一批著名的物理学家建立的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2001年,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和长春邮电学院等五所院校的物理系(室)并入组建了吉林大学物理学院。

  198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建立“首批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86年凝聚态物理学专业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1989年依托吉林大学物理系及兄弟系一些专业的基础筹建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1993年物理学科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017年,物理学成为吉林大学国家选定的5个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之一(首批物理学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全国仅有7所高校入选),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吉林大学物理学学科评估结果为A-(全国参评院校中位居前5%-10%),2019年,吉林大学物理学专业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吉林大学凝聚态物理学专业、光电子和光学专业为“211工程”重点学科专业,依托吉林大学物理学学科的“高压等极端条件下的物理科学”项目为吉林大学“985工程”学科项目之一,吉林大学是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入选高校之一,物理学是吉林大学“珠峰计划”重点建设学科之一。

  春风化雨,辛勤的耕耘结硕果,东北人大物理系的学生个个成才,1954年毕业的22名学生中,已有2人成为中科院院士,1956年毕业的学生中,已有1人成为中科院院士。吉林大学物理学院马琰铭教授2015年和2019年两次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物理学领域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吉林大学化学学科简介

  吉林大学化学系,始建于1952年,由老一代化学家蔡镏生院士、唐敖庆院士、关实之教授、陶慰孙教授等人亲手创建。

  化学学院是我国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教育部全国学科评估中,2007年吉林大学化学学科被评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12年吉林大学化学学科排名第四;2017年吉林大学化学学科被评为A级学科,并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20年9月全球ESI化学学科排名中,吉林大学位列第27位(全球前1‰学科)。

  化学学院建有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纳微构筑化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高性能聚合物合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化学学院提倡教研相长,在培养大批国家需求人才的同时还承担着重要的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包括“973”“863”、国家攻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取得了大量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

  在量子化学计算与高分子统计理论,微孔晶体的定向合成与分子工程学研究,无机功能材料的水热合成化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研究,耐高温特种工程塑料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鲜明特色和创新性,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