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中山大学助力云南凤庆脱贫记:茶马古道写新篇
2020-06-09 13:11
中山大学
作者:

  云南凤庆,茶马古道之上的重要起点之一,2013年正式确定为中山大学定点扶贫县。自此开始,中山大学与凤庆干部群众结下脱贫攻坚的战友情谊,一同开启了“战”贫攻势。

  “把中大最优势的资源放在扶贫工作上”“把我们最优秀的医生、教师、学生送到凤庆去”,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说。来自中山大学的医生、教师、学生、党政干部一批接一批带去精湛的医术、技术、知识、经验、项目,又一个一个带回昔日古道换新颜的喜讯、成长的感悟、提升的收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人民的承诺,是总书记的嘱托,中山大学义不容辞、牢记嘱托,全心全意、不折不扣把帮扶脱贫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远,并将继续与凤庆人民一起写出小康生活的新篇。”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在6月2日赴凤庆调研时说道。

  进村访户 乡乡镇镇都有“中大”印记

  一弯清澈的水流穿渠而过,村路干净整洁,路两旁竖着太阳能照明灯,印有“中山大学捐建”字样的照明灯分外醒目……

  6月2日上午,陈春声书记、罗俊校长,教育部赴滇西挂职干部总队长、大理州副州长李平,临沧市副市长赵贵祥,凤庆县县委书记陈昌砚、风庆县县长谭波、我校挂职风庆县副县长王克等一行来到凤庆县城北郊的凤山镇红塘村,该村曾是省列贫困村。

  “得益于去年学校投入资金,红木村修建起了50平方米的停车坪,670米的灌溉明渠,26盏太阳能照明灯和400米产业基地道路。”中山大学驻村第一书记蓝澍德边走边介绍。

6月2日,陈春声书记、罗俊校长一行在凤庆县凤山镇红塘村与杨光顺老人及老伴亲切交谈 摄影:金凤

  走过一段“之”字形窄小陡峭的小路,调研组一行来到杨光顺老人家,走进小院,调研组一行向杨光顺老人和老伴张进美问好,亲切询问两位老人的生活情况。

  “修缮后的房子住着很舒服,我们十分感谢中大!” 73岁的杨光顺和74岁的张进美老人笑容满面,边说边热情邀请大家吃果子。

  原来,老人的房子是2018年修缮改造,属于危房改造项目。中山大学校友捐赠8万余元注入到了红塘村23户危房改造项目资金池中,杨光顺、张进美老人是直接受益农户之一。

  “中山大学帮忙把村里的路灯修建起来了,我们出门再也不需要照火把、打手电筒了!” 张进美老人显得很激动。

  告别两位老人,调研组一行来到田间地头,看到由中山大学支持的50多亩金丝皇菊基地已全面启动建设,村里农户得以在村就地务工,还与田地里劳作的村民进行了简短的交流。

  红塘村下辖4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2014年全村共有贫困人口916人。2018年7月,中山大学开始派驻干部到红塘村扶贫,2019年全村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6%降至1.18%,12月,红塘村整村摘掉贫困帽。2019年底,红塘村被评为云南省美丽乡村,列入凤庆县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名单。

  罗俊校长说,我们有幸参与到凤庆县脱贫攻坚的战场,能够贡献一份力量,是我们落实总书记部署的应有之为,是我们向凤庆县干部群众学习的难得机会,也是师生践行家国情怀、干部锤炼理想信念的重要平台。罗俊校长表示,下一步还将明确更高的帮扶目标和实现路径,在干部培训、教育、医疗、产业、科技等领域继续发力,为凤庆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2013年,凤庆县成为中山大学定点扶贫县。2019年凤庆县经过多年努力,累计脱贫18984户,实现贫困村、贫困人口全面“清零”,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正式摘帽出列。

  “大病不出县” 医疗“造血”式扶贫显成效

  2014年,中山大学开始进行医疗帮扶。2017年11月起,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对口帮扶凤庆县人民医院。2019年5月,中山大学积极探索“造血式医疗帮扶”模式,通过开展“三个一批”建设,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努力让凤庆百姓“大病不出县”。

  中山大学每年选派一批专家医疗团队进驻凤庆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3-6个月的“组团式”医疗帮扶。先后委派附属第一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第三医院、中山眼科中心、肿瘤防治中心、附属口腔医院、附属第五医院、附属第六医院、附属第七医院9家医院,24批次共300余知名专家教授,轮流到凤庆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帮扶活动,为凤庆县带去新技术、新理念、新平台,定期组织义诊,累计为百姓义诊7000多人次,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2014年3月,余敏斌副书记开展凤庆县第一台青光眼手术之后,中山眼科中心多次义诊送去光明。2019年5月,派驻专家李永浩医生和中心副主任梁小玲教授抵达凤庆第二天就共同为9位患者开展了高难度的微创玻璃体视网膜等手术,其中后段玻璃体切除术、黄斑裂孔封闭手术、复发性视网膜脱离修补术等均为凤庆县人民医院首次开展。

  为当地留下一批“带不走”的高水平医疗队,是中大“造血式”帮扶关键的一招。陈春声书记多次嘱咐,“要为凤庆县留下一批带不走的医疗队,更好地服务当地百姓。”

  中大优中选优派驻专家医疗队,通过开展疑难病例诊疗、带教查房、带教手术、举办培训讲座和经验分享、帮助医院健全各类技术规范和工作制度等,手把手传授给当地医生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何裕隆院长在凤庆县人民医院示范胃癌D2根治术 摄影:刘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采用“一对一”协作帮扶,通过专家“一带一、一带多”的带教模式,帮扶提升凤庆医务人员新手术、新技术能力。何裕隆院长示范胃癌、大肠癌根治术,给凤庆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讲解手术注意事项;彭鸿钧教授进行眼科手术示教;儿科专家陈纯、庄思齐、房晓袆、薛红曼等专家积极开展专题讲座、技能培训、教学查房活动。

  “我们来主要解决当地百姓大病不出县的问题。”何裕隆院长谈到。

  据悉,凤庆县人民医院出院人次实现倍增,因病致贫人数减少近9成,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中山大学精心打造了一批重点科室基地,帮助凤庆县人民医院新增科室10个,支持建立了卒中中心、消化医学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病理诊断中心等4大中心,获得7个云南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新开展近60项新技术,填补县域内医疗领域多项空白。

  2019年4月,中大附属第七医院和凤庆县人民医院共建的消化医学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正式揭牌。同年8月,病理诊断中心揭牌成立。这推动了凤庆县人民医院消化道疾病诊治及教学的规范化,实现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推动了危重儿童和新生儿得以及时有效救治;实现附属第七医院病理学专家远程指导,有效解决病理专业人员短缺问题,有效提升基层医院病理诊断的精细化、专科化。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蒋小云教授团队在凤庆县人民医院建立蒋小云教授省级专家工作站。生于云南长于云南的她,感慨道:“看到中大真情实意跨越千里扶贫之举,既感动又焦虑,为中大人带着家国情怀扶真贫感动,也为自己能为家乡做些什么而焦虑。”当2018年11月工作站落成后,她心里顿时踏实了。

  “富脑袋”和“鼓口袋”并重 保障性扶贫与开发式扶贫结合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举措。扶贫先扶智,义务教育有保障是“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指标,教育扶贫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保障性作用。为助力凤庆县补齐教育短板,中大在行动。

  6月2日,陈春声书记、罗俊校长一行调研考察了凤庆县凤山镇平村完小,慰问了中山大学在凤庆一中支教的附属中学教师、鲁史中学支教的研究生支教团队员。

  “脱贫攻坚生动深切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高尚情怀,我们要结合凤庆实际,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陈春声书记强调。

  2014年以来,中山大学已选派6届20名本科毕业生和在读硕士生赴凤庆县鲁史中学支教。2018年,第20届研究生支教团钟滔、谢杭、孙雨婷和杨文锦到凤庆县鲁史中学支教,鲁史中学给予了极大信任,安排他们任教高三毕业班。一年后,他们不负众望,所教学生在高考中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助力鲁史中学在2019年高考中9人上一本线,还走出了第一个考上中山大学的学生。现在,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胡玉立、刘玲琳接过接力棒,再次承担鲁史中学高三教学任务。

中山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为凤庆鲁史中学学生上课 摄影:刘玲琳

  “支教既是育人,又是彼此促进。希望与孩子们一起探索世界,相伴成长。”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刘玲琳谈到。支教团成员表示,他们将铭记“为社会福、为邦家光”的嘱托,砥砺前行。

  “扶贫不仅帮助了凤庆,也让中大年轻干部师生得到锻炼和培养。”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持续推进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陈春声书记表示,“中山大学在下一步的帮扶中要把乡村振兴和凤庆实际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学校优势,与时俱进做好谋划。”我们还要盯紧“鼓口袋”,精准发力,助力凤庆产业发展。中大发挥药学、生物学等学科优势,结合凤庆茶叶、核桃等优势农产品资源,助力当地产业升级。药学院葛发欢教授为凤庆县落地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核桃油、茶籽油生产线,助力核桃产业发展,通过精深加工变成核桃油、核桃粉、茶籽油、洗涤粉,价值可翻三倍。

  “凤庆县脱贫了,中大也不会走、也不愿意走。我们将继续与凤庆人民一道,发挥优势资源和特长,在凤庆县发展的新征程中,切实巩固脱贫成果,谋取更大更高水平的发展。”罗俊校长表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