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评论员:秉持初心 继往开来
2019-09-20 12:07
教育部
作者:

秉持初心 继往开来

——评《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切实做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叶赋桂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自2014年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如何坚守全面改薄的初心,完全达成全面改薄的政策目标,进一步巩固全面改薄的工作成果,是教育界、各级政府和全国人民在2018年全面改薄项目完成后特别关心和关注的。值此之际,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教督[2019]4号,以下简称《意见》),可以说很好地顺应了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及时地回应了教育界的关切和民众的呼声。这是全面改薄完美的收官之作,也是基于全面改薄的踵事增华,为义务教育发展继往开来打开了新篇章。

  一、坚守初心,勇担使命

  《意见》坚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把“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主题教育总要求具体地落实到了全面改薄工作中。全面改薄工作到2018年底,基本上完成了规划任务,总体上实现了政策目标。但由于近几年社会转型和经济形势的变化,人口流动模式的改变,大量农民工返乡,同时农村地区人口向城镇集中,由此形成义务教育学生在城镇大规模集聚,大班额持续增加增多。而全面改薄主要聚焦于农村学校,由此就形成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的问题。此外,全面改薄中有的地方规划不合理,部分地区的学校“20条底线”还有个别指标没有达成。因此,全面改薄还有少量遗留问题有待解决,义务教育还存在薄弱环节需要改善。面对这种情况,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于2019年7月适时有针对性的出台了《意见》。

  《意见》的出台可以说坚守了全面改薄的初心,体现了勇于担当的使命意识。全面改薄始终不忘使命,坚持全面改薄的指导思想和政策目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全程进行监督和评估,不断对照政策目标把控进度和政策要求,在项目结束后一一对照政策目标检验项目完成情况和项目成效,坚决把工作做细做实,在很抓落实上做功夫。全面改薄怀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意识,聚焦于全面改薄工作,但又不是为改薄而改薄,而是着眼于义务教育事业,着眼于脱贫攻坚战略,着眼于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价值理念,因此,在改薄项目完成后,深入思考当前义务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谋划下一步义务教育发展的思路和大局,兼顾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的《意见》就顺理成章地出台了。

  二、聚焦薄弱,精准施策

  我国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在全面改薄完成后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但在某些地区或某些方面也还存在某种程度的不足,特别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仍然相当薄弱,《意见》正是基于此而提出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做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

  在全面改薄取得巨大进展和成效,薄弱学校越来越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越来越改善的形势下,容易改善的差不多都已经改善了,剩下的当是最薄弱的环节,最难啃的骨头,最难做的工作。《意见》强调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补齐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短板,坚持从最困难的地方做起,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突出重点任务,聚焦实施范围。《意见》充分领会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扶贫、精准扶贫和教育扶贫的战略精髓,并实际贯彻和具体落实了“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意见》在总结全面改薄政策设计和实施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科学规划,精准施策。《意见》提出了清晰的政策目标,确定了具体的实施范围,将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作为重点任务。《意见》要求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确定轻重缓急和优先次序,合理制定工作目标,量力而行,确保按时完成任务。《意见》细致地列出了具体的任务清单和工作内容,而且针对不同任务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做到规划精准编制,时间精准把控,资金精准投放,政策精准实施。如关于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意见》提出:“各地要采取‘倒排任务’的方式,将省级人民政府审定的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2019-2020年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制定详细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县级人民政府“针对每一项重点工作内容,明确细化每一所不达标学校应采取的措施和时间安排、资金来源,编制2019-2020年工作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对于整体教育资源不足的地区和对于整体教育资源符合要求的地区,对于乡镇寄宿制中心学校和对于规划保留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等在策略、任务和时间等方面都做了针对性的分类部署和安排。

  总之,《意见》聚焦于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科学规划,精心部署,中央、省级和县级政府各负其责,教育、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各尽其职,根据不同类型的任务,匹配相应的资源,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真正做到了精准施策。

  三、提升能力,内涵发展

  《意见》在坚持底线思维,补短板的同时,也着眼于推动能力提升,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这体现出《意见》的大局思维和面向未来的意识。

  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是义务教育发展的底线要求,在经过全面改薄后,特别是在《意见》实施后,义务教育的基本条件应该都达到了,而且近几年发展中新出现的问题,如城镇学校大班额等问题也会得到解决,但义务教育发展不能止步,而且应该看到,目前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与2020年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与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意见》的提出敏锐地把握到了义务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机,一方面进一步巩固全面改薄的成果,一方面则顺势而为,推动义务教育向高水平更高质量上发展,为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关键支撑。

  《意见》将底线思维与能力提升并重,将基本办学条件改善与办学内涵质量建设相结合、相促进,这一思路充分考虑到目前义务教育发展的水平,也充分照顾到了目前各级政府的财政能力,同时也适当地前瞻到义务教育发展的前景,满足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在能力提升上,《意见》首先致力于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其次是内涵发展。只有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才能真正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内涵建设是全方位和长期的,在现阶段,内涵发展的抓手主要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农村学校以硬件和网络建设为基础,不断提高信息化应用服务水平和信息化教学能力,从而提升办学能力和办学质量,实现内涵发展。可以说,《意见》在全面改薄的基础上,开辟了义务教育面向未来发展的道路。

  《意见》展现出高度的使命意识,具体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在全面改薄工作完成和取得很好的成效后,不是敲锣打鼓,歌功颂德,或敷衍了事,得过且过,而是坚守初心,全面衡量和评估政策价值和目标是否全部完整的实现,跟踪督察,不回避政策实施中的不完备不完善之处,直面现实,及时发现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出台了补阙拾遗、锦上添花、继往开来的《意见》。《意见》坚持和发展了全面改薄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心组织,上下合力,统筹协调,务实笃行。《意见》既脚踏实地,着眼于现实,有高瞻远瞩,放眼于未来,将为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