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援彝路上,谱一首砥砺奋进的教坛暖歌 ——记遂宁市船山区赴凉援彝教育干部鞠海辉
2019-11-26 11:36:00
船山教体局

  美丽神秘的大凉山,山鹰在寂寥的天空盘旋,初冬的寒意已逐渐裹挟整个进入四川凉山的高山、深谷、平原、盆地和丘陵。笔者沿着一路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和船山区教育和体育局的慰问干部团一道驱车前行,奔赴凉山州喜德县红莫镇中学,去探访体味遂宁市船山区赴凉援彝教育干部鞠海辉的支教生活。

船山区各部门领导

到喜德县红莫中学

探望援彝教育干部鞠海辉

  画面一

  “滴…滴——老师,我想回来读书,打工太累了……”“滴…滴——来吧,孩子,老师在学校等你!”“只是我家里……”“没事,我找你家人谈……”“老师,我回来乘车得用三四天……”“老师到时来接你……”陡峭的山路上,一位理着小平头、身背双肩包的中年汉子正“弯腰驼背”跋涉在山间,他此行的目的地就是到微信中与他“聊天”的距离喜德县红莫中学三四十公里之外的热柯依达乡金尔沟村进行第三次家访,想方设法动员已离校近一周,远去广东打工的巴青伍来同学尽快返校复学……

  画面二

  喜德县红莫中学8.5班教室内,时针已指向晚上9点。快要下自习了,一位身着白衬衣、满脸严肃的年轻男老师在课堂巡视。孩子们成群结队地做着数学题,并自发结对同伴互助,场面非常热烈。其中有个孩子居然在同伴的帮助下做对了三道数学题——我说的是三道数学题。那开心的神情简直像中了500万的彩票!笔者后来了解到,这位同学数学底子特别弱,平时很少写作业。还有些孩子们居然用三种方法证明了一道几何题。如果不是笔者亲眼所见,你不会相信那是他们的原创杰作,也真实体会不到孩子们那发自内心的开心畅快。那场面简直可以与经典电视剧的特写镜头比肩。但我觉得最开心的还是我的采访对象——那位在课堂上一本正经巡视的年轻老师鞠海辉。那种久违了的幸福感怎么也藏不住,愉悦溢满全身,不是曾做过老师的笔者亲身所见所感,旁人根本没法理解。

  画面三

看望失去双亲的彝娃“三兄弟”

  彝寨中,一位身着蓝恰克的小伙子正弯着身子麻利地拉开背包,掏出一件件崭新的外衣在三位彝族孩子身上一一比对,那唯美的惊鸿一瞥,呈现的只有父亲对自己孩子才有的温暖,殊不知,鞠老师也有一个懂事听话的儿子,正在遂宁读着高三,现在他远离儿子情系彝娃,不能时时陪伴,多少有些愧疚。后来笔者了解到,鞠老师帮扶的那三个小兄妹,其母亲在几年前已病逝,父亲也在2019年10月31日那天病逝,三兄妹小小年纪就承受着生命的不堪之重,让人怜悯!唉,可怜的“小利比”,叔叔爱你……

  这就是遂宁船山赴凉援彝干部们的工作缩影,这就是汉彝情深、民族大团结的真实见证。那一幅幅画面,那一幕幕场景,那一次次动人的讲述,那一个个援彝支教、战斗在大凉山深处的细枝末节,把笔者带回了2018年6月30日那个难忘的瞬间。


大凉山我来了

  11月下旬,笔者来到大凉山,感受最深的就是那里的天气,从夏日到冬季仿佛只需一夜之间——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致美得简直就是一幅山水画。然而一进入喜德县境内,四季气候却无明显差别。

  鞠海辉深情地凝视着妻子还有母亲,想说点什么,却欲言又止。一个人拖拉着昨晚已打点好的行装,兀自向援彝人员集结地走去。半途中,他回头望了望受党教育多年、空降兵复员、因公致残并积极支持他参与援彝服务的年近八旬的老父亲,久久未言。报名援彝凉山,是鞠海辉作出的一个重要决定——虽然在2018年暑假中多次向家人表示不要担心,也陪父母到神农架等景区转了转看了看,谈心交流,利用有限时间陪陪他们,但真到了离开时才知亲情的深切与难舍。赴大凉山的班车启动了,那一瞬间,这位坚强的七尺男儿眼泪夺眶而出……

  初入大凉山,语言不通,生活也非常不习惯,对家人的思念时常催起鞠海辉的思乡之情。但他乡异域也有着别致的体验和感人的温暖。

  “彝族坨坨肉是当地人最热情的待客佳肴。记得刚报到那天,我们受到了彝胞老乡热情地接待,满满一桌子的坨坨肉啊,再加上豪爽粗犷老乡的劝说,谁也经受不住诱惑。我一口气吃了10坨,撑得够呛,但那味道,至今让人难以忘怀…… ” 鞠海辉砸吧着嘴,向笔者一行津津有味地絮叨,毫不掩饰“娘家人”千里探望的激动与热血。

  “来到喜德县红莫中学,我被安排教七年级数学,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因为这里大多数孩子数学不是基础太差,而是几乎没基础。如果说考试试卷不设选择题,我敢负责任地断定,分数为零的孩子应该在半数以上。”笔者冲他点点头,表示对他陈述的事实进一步确认。

  “这些孩子,别看都是中学生,但有许多孩子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都很差,让人难以接受,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对生活没有什么大的追求,什么前途理想啊,根本没概念。对读书求学也没有更多认识——大部分学生读书是因为政府或父母必须要求才来读的。读书无用啊,不如打工来得现实。鞠海辉接着说道。每次上课,鞠海辉都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教育无力,没效果啊——笔者愕然!虽然我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凉山多少,但既然来了,我就想为大凉山的改变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笔者释然!


我能做什么

  “来了就要为当地孩子们做点什么,不留遗憾!”鞠海辉暗暗下定决心。“怎样做才能力所能及地做些渗透改变呢?”他主动出击了。鞠海辉望了望笔者,饶有兴趣地继续讲述。

  先向本年级老师请教,可老师们只是苦笑,说教数学孩子不会就是不会,能有啥办法?鞠海辉开始纳闷了,但纳闷片刻就没再犹豫。他开始发挥自己曾做过学校教导主任的优势,积极争取校长的支持,组织相同学科老师进行交流,建议大家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去吸引学生,并把自己多年收集的教学资源分享给老师们,带领愿意做课件的老师一起做课件。尽量将教学目标最低化,让孩子们“踮一踮脚就能摘到红苹果”。同时,他还积极倡导“师徒结对,共同学习”,经常邀请老师们到他的课堂听课研课,课后虚心请教,合作交流提意见。在开展师徒结对帮扶工作中,大家相互听课议课,提高业务能力。

家访归来万家灯火时

  一年下来,七年级的数学成绩在整个喜德县10个兄弟学校中名列第四,而他任教的班级成绩在全校七年级7个平行班中排名第一。效果出来了,全校用多媒体上课的老师也多了起来。笔者停下记录,用力地握了握拳头,对他表示赞许!


迎接新的挑战

  “最具挑战的,还是今年的班主任工作。”笔者饶有兴趣地听着鞠海辉大倒苦水。原来本期开学时,校长安排他担任8.5班班主任,好好带带这个班的学生。而据笔者了解,8.5班是红莫中学公认的纪律最差的一个班——抽烟喝酒耍朋友,打架斗殴天天有。墙头当做平地走,撒谎偷摸人见愁。他能带好这些彝族娃吗?语言障碍、家长不友好、儿子正读高三……要克服的困难实在是太多太多。能退却吗?看着校长期待的眼神,想想自己来这的目的,鞠海辉忐忑不安地接受了使命。


为帮扶孩子们发放书籍

  8.5班的学生和其他彝族学生一样,对生活很迷茫,很少去思考自己的未来,很多人都不是主动来读书的。不仅行为习惯差、调皮好动、野性十足,尤其是女生特别难管理。学习习惯还很差,文化知识水平低,受家长教育观念落后、社会打工能挣钱等因素影响,班级学习氛围更是严重不足,学生各方面发展基本处于自然生长状态,经常是非不分,个别学生还很野蛮——在他们的世界里,能够用拳头解决的,绝对用拳头去解决。基于班情现状,孩子缺乏必要的激励和引导,关注孩子学习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又该怎样突破呢?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鞠老师明白了他们变成这个样子的根本原因——缺少关爱和信任,没自信啊。终于,他心中有底了。


我该做什么:尊重与关怀

  作为教师,能叫出班上每一位孩子的名字,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虽然彝娃们名字不好记,并且班上学生人数相对还很多——一百多名啊,但是鞠海辉还是想方设法在一周之内准确地叫出了每个孩子的名字。当他每次响亮地叫出一个个孩子的名字时,都能看到孩子们幸福的表情……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做下去,他被学生们逐渐接纳认可了。

  班上有很多调皮的孩子,经常被其他老师批评教育,孩子们就用故意顶撞老师或以违反纪律的方式来获得同学们对自己的“膜拜”。海来伍各和阿加布就是这一类典型。他们聪明却桀骜不驯,在班上很有号召力。上课经常违反课堂纪律,顶撞老师,引来同学们起哄,而他们觉得很有成就感,让老师头疼。针对此,鞠海辉经常找他们谈话,招来他们多次的不理睬,跟紧了,叫嚣着让学校直接开除他们。没办法,鞠海辉换个方法,与孩子们“斗智斗勇”,一个碧空万里的午间,鞠海辉瞅着他们聚集一起的机会,摸着中等个子的海来伍各的头激将道:“你们这么聪明,不学习真的太浪费天赋了,老师为你们的所作所为感到悲哀。”这些个家伙居然用异样的眼睛看着鞠海辉,然后低下“高傲的头”,沉默许久,海来伍各扭头说:“老师,你觉得我们能学好吗?”鞠老师微笑着点点头:老师一直相信你们能学好……

  到如今,海来伍各已成为班上数学科代表,学习也很积极,很有榜样力量。布都也成为纪律委员,整个班的同学都服她。鞠海辉借此也在班上经常肯定他们变化,宣传孩子们的点滴进步,让大家时时都有学习的榜样。从此,班风变了,有了正常的班风,班级就开始有了灵魂。真的印证了那句话,老师,请爱护你的孩子吧,因为坐在你教室里的,可能是未来的牛顿,也可能是未来的爱迪生。

  为了让同学们不喝生水,鞠海辉还自掏腰包在班上添置了饮水机和烧水壶,并安排专人打水管理,从此孩子们逐渐养成了爱喝开水的好习惯,班上因感冒和肚子疼请假的同学也一步步少了起来。刚刚用心做了这么一点点儿,鞠海辉就明显感受到孩子们内心深处的细微变化,他暗自窃喜,对,就这样干下去,鞠海辉有了更多自信。


我该做什么:常规引导,润物无声

  很多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差,懒散慢拖习以为常。睡觉慢、起床慢、课间操也慢,打扫卫生不积极,清洁不彻底;早上抢馒头,造成很多同学没馒头吃,馒头吃不完的却用来打人,午餐和晚餐插队等等不良习惯,值得规范。尤其是孩子们卫生习惯特别差——睡前不漱口、不洗脸不洗脚,不脱衣服就睡觉,被子乱叠,拖鞋乱丢、洗脸帕乱搭,用餐没规矩,剩饭剩菜乱倒。鞠海辉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但纠正不是一两天的事。于是每天,鞠海辉就给孩子们规范一件事情,并反复抓,抓反复,坚持不懈。两个月过去了,同学们都在教室里用餐了,还养成了中午午睡半小时的好习惯,班内清洁、寝室内务也做得快而好,全班多次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和表扬,为此同学们相拥而泣。趁此机会,鞠海辉积极和同学们商量,一起制定出了班规班纪,并采取同学们举手表决的方式选出了班干部,由班长带领大家学习班规班纪。从此班级有了凝聚力,违反学校纪律同学少了,违反纪律的次数也明显下降。


我该做什么:活动孕育,团结协作

  学生在校期间除了上课,几乎没有什么活动,当然违反班规校纪的现象就多了。为了丰富学生课外生活,鞠海辉特地为班上添置购买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等体育用具,并组织孩子们训练,经常陪他们玩耍。每月举行一项比赛活动,获得名次的小组和个人都予以少许物质奖励,参与中,孩子们逐渐有了为集体争光的团队意识,活动参与踊跃,取得了较好效果,只是不太爱惜体育用具,损坏有点大。于此常常引来别班孩子羡慕的眼光。有同学在上课时问他,鞠老师,你为什么给我们买这么贵的东西呢?他动情地说:不是贵,而是你们配!感动得很多同学眼睛都湿润了。


我该做什么:家校联系,共同育人

  为了彻底了解孩子和巩固一些孩子的好习惯,节假日里,鞠海辉经常带着小礼物去家访,孩子们收到他的礼物特别高兴。由于语言障碍,鞠海辉专门带上学校附近一些普通话比较好的彝族孩子作小翻译,一同前去,久而久之,他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彝族问候语。让家长孩子很亲切。家长对鞠老师的到来很是欢迎的。每次他向家长宣传国家大好惠民政策和文化知识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时,家长都非常认可,每次他向家长建议让孩子多读书时,家长都非常感谢。不仅拉近了家校距离,工作开展上也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


我该做什么:拓宽眼界 树立三观

  每周日晚上第一节课,鞠海辉都要组织学生收看《新闻联播》,这已成为班级不成文的规矩。通过对外面世界讯息的了解,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三观,让他们知道现在为什么要学习。他也尽可能多的和学生们在一起,与同学们一道打篮球,谈学习,谈理想,以心交心,以诚待诚,把自己真正融入他们当中,成为他们的一员,让他们知道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渐渐地,打架斗殴的班级事件少了、奇装异服的“潮”文化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交作业的同学多了起来,课余交流学习、讨论问题的同学多了起来。为了给孩子们添置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社会的温暖。鞠海辉还利用身边的资源拉起了“赞助”,邀请在遂宁、成都、重庆等地的爱心人士为孩子们送温暖,筹资一万多元为每个孩子添置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得到孩子们真诚欢迎,他们开心激动不已,纷纷向爱心人士表示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做最好的自己,多为社会做贡献。

遂宁船山赴凉援彝教育干部鞠海辉参加“万师进万家”家访活动

  经过三个月的班主任工作开展,孩子们有了初步的变化,看到孩子们的进步,鞠海辉也情不自禁地露出惬意的微笑。但他深知,这段时间,他啃了不少硬骨头,但还有不少硬骨头在等着他去啃。如果他能改变这103个孩子,就可以影响103个家庭,进而向周边辐射……那岂不是我们教育人一直所期望并欣赏到的教育风景!几天来的采访即将画上句号,鞠海辉执意要送送笔者一行。离开前,他感慨万千:在民族地区,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确实很不容易,做一名优秀的援彝教育工作者更不容易。“我来干什么?”每当夜深人静时,鞠海辉多次自问,学生也多次问他——不仅本班的孩子问,别班的孩子也在问。采访中,笔者也问过他。告别时,他浅然一笑:“我来送爱心,我愿意爱心把自己的微言微行变成一根根温暖的火柴,向《卖火柴的小女孩》用心尽情去点燃孩子们心中那盏希望之灯,也许改变就会迎来希望的明天……”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1453238798 2020-10-24 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