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钟声为令 砥砺前行 杭州第七中学举行开学典礼
2018-03-06 15:56: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吴憾)有一首人生励志的小诗,它鼓励人们不管有什么困难,只要肯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活得精彩。新学期里,杭州第七中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准备尽最大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遇见更好的自己。

清 · 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回溯钟楼历史

  在杭州第七中学,最令同学们骄傲的除了艺文兼修、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还有那历经磨砺、源远流长的百年校史。校史文化赋予一代又一代安定人、七中人以成长的养分,以前进的动力。

  钟楼是杭州第七中学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七中的标志性建筑。数十年时光里,最令七中人无法忘怀的,便是老校区的那一栋钟楼。声声钟响,吟咏着中华民族的坚忍、厚实、智慧、勤奋和创新,吟咏着杭州七中的朴素、普通、自强、沉静与平和。

  1945年,结束了抗战期间数度迁址、辗转千里的安定中学,终于迁回了杭州葵巷旧址。

  1947年,老校区钟楼竣工使用。

  20世纪70年代,钟楼被拆除改建为今天解放路校区的前楼。

  2008年,七中举校迁至转塘新校区,钟楼也以全新的面貌矗立在新校区,成为了七中又一道靓丽的风景。

  2018年,迁校已近十载,在这十年里,七中始终在“诚勤爱”校训的激励下厚积薄发,焕发生机。

  鸣钟仪式

  在2018年新年新学期开始的第一天,沉寂多年的安定钟声将再次鸣响。楼平校长说,现在学校的钟楼是依据校史记载图片建设的标志性建筑,铜钟是三年前配置的,鸣钟的目的则是:去除一年的烦恼,祝愿一年的幸福,勤奋一年的工作,踏实一年的学习,增长一年的智慧,健康一年的心理,强健一年的体魄,结出一年的成果。

  鸣钟人

  为了纪念从1902年建校以来杭州第七中学走过的116个春秋,在开学典礼上,朱韪宇德老师为全体师生吟诵了余晓翔老师以116个字作的《戊戌年重鸣安定校钟文》。

  楼平校长发表开学致辞

  楼校长向全体师生致以新学期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并请大家代表学校向关心、支持学校校教育事业的家长、亲戚、同事及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楼校长肯定了过去的一年里学校全体师生取得的良好的成绩。对努力过和付出过的老师学生表示感谢。新学期正式开学,学习任务和考试任务繁重,楼校长勉励学生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并提倡全体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做一个文明的七中人。

  启用这个校区已有10个年头,自铜钟铸就后,一直想在新旧年交替之际,褒奖品学兼优的学生和教师代表来鸣响学校的钟声,以向全体师生表达新年的祝福和激励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学习勤奋、工作努力,硕果累累。今年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将每年举行。

  《礼记·学记》中说:“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汉 东方朔 《答客难》:“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这是撞钟的出处。

  而见得比较多的,钟是寺院里的号令,在《百丈清规法器》中说:“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即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无论是召集僧人上殿、诵经做功课,还是日常的起床、睡觉、吃饭等无不以钟为号。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家,长夜已过,勿再放逸沉睡,要早起抓紧时间修持;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提醒修炼人觉昏衢,疏冥昧。寺院一天的作息,是始于钟声,止于钟声。说话听声,锣鼓听音。同样的钟,以不同的心态去敲击,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楼校长讲述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却不用心,撞得虽然响亮、准时,却无内涵。终于被庙里老主持通知要求“要么改正,要么调离”。

  方丈对小和尚说道:你撞的钟虽然很响亮、也很准时,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震撼力和感召力。这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要让人回味。

  人们做事情敷衍消极,凑合着混日子,得过且过,缺乏积极主动的精神,这个同学不能学。要学的是,怎样把种撞好,也即是怎样在其位就要按标准、有目标尽其责。每学期都应有工作计划,有学习目标,有管理要求。

  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楼平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几点要求和希望:一是“调整自我,集中精力,争做为人称道的人”,二是“勤学多问,赶超争先,成为最好的自己”,三是“恪守规矩,文明言行,争做最美七中人”,四是秉承传统,积极创新,在希望中前行。

  多少次,当同学们走过老钟之下,都想听一听,它发出的声音,感受那沉寂多年的一轮轮回响。作为鸣钟人的师生代表们,此时此刻有一份别样的心情。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358981171 2019-02-21 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