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高考作文怎么写?看看杭高人文班学子的佳作
2019-06-09 10:34: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昨天浙江32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第一场语文一结束,作文题就成了热点。

  今年的作文题是这样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

  这篇文章如何写?杭州高级中学高二人文班许涛老师的学生们,更是动作迅速,不少人花了一下午写好了。一起来欣赏下。

  胸怀四海,踽踽独行

  杭州高级中学高二(9)班  戴士钦

  《一个人的朝圣》中,哈罗德为拯救好友踏上朝圣之路,在无数陌生的呼声中发现真实,从而实现了非个人主义的完整。

  周国平亦有类似的体悟。我们各自走在朝圣路上,人生的本质是孤独,但我们的灵魂应在尘世中诗意的栖居。

  生活的舞台上,我们都是远行人。人生的漫漫长路,我们倾听他人,胸怀四海,孤独地踏上征程。

  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存,真正的伟人从来都不畏惧“读者来信”。每个人的人生都如一本不断书写的册子,到死方休,厚重的生命经得起世俗的检阅,故德高望重的大师总是关心人类,胸怀四海。伯兰特罗素深情地将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作为自己生命的源泉并不息地为之奋斗。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当我们心怀“读者”,悦纳世界,我们也将迈向更广阔的人生,在生活的舞台上翩然起舞。

  然而,我们终究是自己人生的主宰,生命的孤独本质让我们在自己的朝圣路上踽踽独行。无数读者闯进我们的生活,但最终会成为人生中的匆匆过客。身处群体时代的我们,太多的喧哗与骚动诱惑着我们偏离生活的正轨,让我们的思想成为别人的跑马场。纷繁的生活染缸中,自我的异化是灵与肉分离的必然结果。韩非子有言:“言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当我们真正坚守住了自己的本心,灵魂与我们的肉体真正契合,我们便具备了冷眼生死的从容与笑看春花秋月的骄傲。

  “世界是个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世界中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回声,震撼心灵。胸怀四海,踽踽独行,在个人的不断成长中笑对社会,直面人生,我们终能发出生命的回声。屈原胸怀天下苍生,但最终投身沧浪,名垂千古;柯希莫与人疏离,但却更融入社会,最终功德圆满;叶芝献身爱情,却依旧有“生与死,冷眼一瞥”的孤独与骄傲。生老病死,生命如秋叶般静美,又如枯叶般脆弱。我们出生便被同类簇拥,但叶落归根是轮回中我们不变的终局。生活,终究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我们迈步走向读者,踏入无边的旷野,却独享一片星空粲然。独孤前行,莫失伴侣;身处人海,莫忘归程。

  凯鲁亚特《在路上》一句话感动了无数青年人“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生活的征程,我们永远在路上。我们是被伙伴簇拥的独行人。

  胸怀四海,无畏浮沉;踽踽独行,未来可期!

  耳顺,而从心所欲

  杭州高级中学高二 9班    杨琳淼

  孔夫子有云:“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想“耳顺”便是指耳聪目明,即眼睛明亮看得清他人纷繁眼光背后的意味,耳朵锐利听得真他人各式关注底下的目的。事实上,我们远不必等到六十岁,从现在开始培养耳顺的能力,方能于他人纷繁的目光和关注中从心所欲,尽情书写自己的人生。

  置身于现代社会,我们的生活更容易曝光在他人的视野之下。一如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所吟:“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作为无尽生命之海中的一席浪潮,无时无刻不被身旁的浪潮所拍打——这些拍打中蕴含着或鼓励或肯定,或质疑或否定。在这些时刻,独立思考的价值比任何时候都重要。达到耳顺的境界,便能从容地处理这些由外界的眼光和关注与自身相互作用而援引出的评价,并以适当的调整来践行“吾行吾道,虽艰必至”的至理。

  的确,人生是由自己掌控的。而这种掌控本质在于对知识的辩证认识以及对真理的执着。在明晰自己人生方向和价值体系的情况下,只要是基于普世观之上的,我们远不必依附别人眼中的好与坏来修改自己的生活。可人的心中往往有自我否定机制,导致我们会太过轻易地趋同于评价,于是耳顺的重要性便跃然于之上了。因为耳顺,我们才会对世界有更好的洞悉,了解到他人的眼光是二级经验,是经主观筛选后的评价,这难免有携带偏见之嫌;唯有通过更多的探索积累更多的一级经验,我们才有信心获得更多的自我认同,从而更接近于无限真知。怕什么人生漫长,真理无穷?在耳顺而从心所欲的路上,进一寸便有一寸的欢喜。

  当然我们也不能妄然为他人的眼光做归因,固执地认为外界的眼光都毫无可取之处。也许廉价的关注浮于世间,可我们无法否认,仍有许多富有教化培育、思维创新价值的评价——那些由他人纯粹目光和理性关注援引出来的评价——值得我们重视。我们的人生进程和他人的眼光不无关系。我们也需要适时结合他人客观而有价值的评价,通过反思和自省,不断走在自我完善的征途上。这亦是耳顺而从心所欲的过程。

  将自己的人生交付于他人的眼光,由他人的评价所掌握。其实是出于对自己的怀疑和不安。拥有怎样的人生,不取决于他人的眼光和关注,而在于耳顺而从心所欲,真正地由自己掌控未来。我们的人生确实需要旁的浪潮的滋养,但选择权全然在于我们自己手中。

  我有心灯,自照自知

  杭州高级中学高二(9)班  蒋杨雯

  有人认为作家写作要多倾听读者呼声,也有人认为应坚持自我,不被左右。矛盾的出现本质原因是写作目的的不同,前者是仅为了社会效益,追求经济价值,而后者则是以真情实感记真实经历。

  坚持自我是倾听读者呼声的前提,仅仅立足于读者,忽略了自身的思考,即使内容再充实,也只是空中楼阁,其结果是成为畅销书,受大众狂热追捧后不知不觉湮没在喧嚣的余烟和历史的尘埃中。正如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中所言,“作家都是通过自己接近人类的,每个作家都希望自己最终发出人类的声音,但在这之前,他首先要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人类的声音就是读者的呼声,大部分作家一定程度上是自私的,总想着付出的同时也会有收获,不得不倾听读者,如此思想无可厚非,但应当明白的是:首先应发出自己的声音,也要有自己的思想,有如周国平般“凡是我不屑于放进自己的精神仓库里去的东西,我就坚决不写,不管它们能给我换来怎样的外在利益”的价值“杠杆”。因此,在坚持自我、不被左右、立足实践的基础上,倾听大众的呼声,同时不盲目从众与趋同,不落入俗套,内心有火,眼中有光,头脑有货,脚下有路,方可铸就经典,永流传。

  文学艺术如此,现实人生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作家”,都有铸就经典人生“作品”的决心和希冀。不可避免的是,在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阻碍下,人们往往无法坚持自己的选择,从而在他人所谓的“经验”指导下落入众人的庸庸无为的俗套中,萨特所言“人永远是讲故事的人,他被自己的故事和别人的故事环绕着生活,他通过故事来看他所遭遇的一切,而且他努力像他讲述的这些故事那样生活”可谓一语中的。人们不仅仅是讲故事的人,更是创作者,讲述只是不停重复从前的经历和他人的观点,而创作更注重以心灯自照,以自己的理性思想选择自己的艺术人生,拥有“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的宠辱偕忘的逍遥境界,不盲从于世俗经验,不盲动于众人观点。苏轼一生沉浮不定,但不论小人的谗言,还是世人的指指点点,他都坚持自己的思想,随遇而安。贬至岭南,依旧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的乐观;道别友人,依旧有“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坚强。为官时,他努力做个好官,“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低落时,他自我派遣,“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正因为他不畏世俗流言,不从世人之事,才创作出如此多的经典,实现了生命的大格局、大境界、大情怀,成就了自己熠熠生辉的不朽人生。

  另一方面,“读者的呼声”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对“作品”的诚恳建议,并不是所有的“呼声”都是无聊的大众套路,其中的恳切批评和指导值得我们创作者的采纳,值得我们将在否定中发展自我的辩证否定观付诸实践。如此则需要有辨明是非的眼力和足够清醒的头脑,当具备了“我有心灯,自照自知”的自信和理性后,方可创造人生的经典,铸就不朽的传奇,遇见生命的美好。

  以洞察的聪慧和细腻的情感,从浮世百态品千秋万代,思忖读者呼声,不盲信、不盲从、不盲动,人生方可如一碗清茶,新叶浮沉终归于澄明,尽享人生之甘美。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杭州高级中学 高二9班 陈雁可

  几乎所有的创作者都明白一个道理:读者赋予作品以第二生命。西方学者曾经提出“读者中心论”以佐证这一点,他们认为读者不是被动接受作品的人,相反,读者能够对作品产生难以想象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常常是被大众忽视的。于创作者是如此,于所有的普通人也是如此——每一个人,都是他人生活的读者。

  纵观古今,没有人能够完全地脱离他人而活,事物之间广泛存在的联系,造就了英国诗人多恩笔下“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的社会事实。李白曾写给杜甫“思君如汶水,浩荡寄南征”,杜甫也曾深情叹道他对李白是“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更不用说千千万万优秀的送别诗词,无数赠予挚友或心上人的诗句,进谏于君王的文赋,哪一种不是以“读者”为中心的创作呢。若古来文人墨客都以只观自我,放纵无虑,哪怕洋洋洒洒万卷泼墨,也只不过是一家之言。而分出一份心思来看看周围的人,听一听他人的呼声,也许对于创作本身来说也是有益的——毕竟,有齐己拜郑谷为“一字师”和袁枚闻渔童言而做“霜高梅孕一身花”的珠玉在前。

  艺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我们在人生的漫长征途上挣扎,每一个路过的人,哪怕只付出了一瞬的时间,也是这过程中的一部分。无缘者与你擦肩而过,有缘者留下成为一生至交。在这部浩大的作品之中,“读者”便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一味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不顾外物,未免显得心胸过于狭小,见识过于短浅,也许更少了一份愿意奉献给他人的真挚动人的情感。三毛对荷西的那句“每想你一次,天上飘下一粒沙,从此就有了撒哈拉”,读来令人动容涕零,不正是因为她心中仍深爱着这位离她而去的读者。又想起巴金先生与夫人萧珊之间即为连理又是挚友的相知与相守,与萧红之间亦师亦友的帮助与鼓励,便深感创作者与读者之间时常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无论是多为他人着想、多听他人良言,还是主动参与到他人的生活中去,都是一种丰实而圆满的创作。

  诚然,万事过犹不及,对待创作和生活也不能过于依赖他人。必要之时,反观自我,听听自己本心的声音,也是一种理性的表现。无数路过人生中的“读者”可为敌可为友、可为师为侣,让他们在生活的书页上留下他们的足迹与批注,但保留自己的那一份创作之初心,人生的作品才有可能于时间洗磨之下熠熠生辉,不至于沦为千篇一律的赘复。

  毕竟,创作者的肆意挥洒给予作品诞生的机会,读者的感悟与共鸣则是作品第二生命的源泉,唯有第一与第二次生命都获得圆满,这场创作才拥有意义。这世上没有人是一座与世隔离的孤岛,珍视每一个人,在这漫长艰难的征途中,他们也许都能成为你前进路上的桨与帆。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0-12-29 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