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浙大城市学院挖了个“坑”?本硕合作开展“反力井”建设
2020-01-17 10:23: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 赵小倩 通讯员 黄诗睿)近日,浙大城市学院北校区的浙大工程师学院楼旁,一个深4米、直径为9.5米的反力井正在施工。这是工程分院与浙大建筑工程学院合作的项目之一,工程分院常务副院长魏纲教授作为该项目的负责导师,带领着4名研究生和3名本科生参与其中。

  为优化教育培养,促进本科生与研究生同成长共进步,本硕组合式培养成为了城市学院一些理工科专业的创新培养方式。作为城院的教师,又是研究生导师,自2016年起,魏纲就将这种培养方式大规模地应用到平时的项目研究中。在他的指导下,23名研究生和20名本科生分成不同的团队参与了多个项目,共获得50多项发明专利,发表论文60余篇。

  地上有个“坑”

  “反力井,用非专业人士也能听懂的话来形容,就是地上有个‘坑’,”魏纲打趣道,“但这个‘坑’可不是这么好挖的。”据他介绍,“反力井”的建设需要经过立项、方案设计、施工、设备采购、招投标以及验收六个阶段,而已历时3年的反力井如今正处于施工阶段。2016年,在浙大建筑工程学院与城院开展的合作中,魏纲教授被分配到了“反力井”实验设备的建设项目,除了本身指导的本科生团队以外,他还负责指导浙大的3名研究生以及绍兴文理学院的1名研究生。

  在 ‘反力井’实验设备建设项目中,更多的是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同钻研的过程,参与项目的七名同学在魏纲的安排下各司其职。来自绍兴文理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研二的刘亚宇负责方案设计过程中的“竖向加载方案设计”,设计过程中,每每遇到资料不足时,团队里的本科生就会帮忙寻找相关资料,“这大大地提高了科研效率,”刘亚宇说,“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共同进步。”

  城市学院土木1802班的向青青在大一刚入校时,就对土木专业的“学术导师制”充满了好奇。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魏纲的学生,加入了“反力井”项目。“对于我们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种‘理论+实践’的方式在专业素养的学习方面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加入此项目不到两年,大二的向青青已经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向《低温建筑技术》期刊投稿了1篇论文,撰写了一个发明专利。

  去年暑假是“反力井”项目团队最为忙碌的一段日子。团队七人花费了整个暑假的时间,在魏纲的指导下对“反力井”项目进行不断的探讨和研究。如今,该项目的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且共申请了5项发明专利。

  本科生+研究生 1+1>2

  魏纲教授是科研“大神”,深受学生爱戴,他不仅个人著作等身,教学成果丰硕,其指导下的学生科研成果也很喜人。每年选择导师和方向时,总会有两三个浙大的研究生加入到魏纲的项目队伍中。在这样的模式下,魏纲指导的本科生也能有机会参与到一些大型的项目中。“我上本科的时候可没有这种培养方式,”魏纲感叹,“对于本科生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

  在魏纲看来,团队协作能力是 “本硕合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什么一个项目从开始到完成,每个人都能发表论文?都能申请专利?这就是团队协作的力量!”在科研过程中,团队成员在撰写完论文后,其他成员都会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帮助其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直到正式发表。

  就读于浙大岩土工程专业研三的张鑫海是城院17届的本科毕业生,从本科就跟着魏纲教授做科研,他认为,科研就是团队协作的过程,结合团队成员不同的想法,共同承担工作内容,这对于完善研究思路、加快科研进程有极大的帮助。“积极投入科研的本科生,在团队中往往能发挥和研究生同样的作用,这就是团队协作的力量。”在张鑫海看来,参与科研对于本科生的目标规划和专业学习也有着推进作用。

  除此之外,“本硕合作”还能帮助本科生在本科阶段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成为日后出国、考研的大助力。“因为有了这些经历与成果的本科生无异于半个‘研究生’,哪个学校会不喜欢呢?” 魏纲解释道。

  这种“本科生+研究生”的科研合作,起到了“1+1>2”的效果。在魏纲对于未来的规划中,这种合作将会一直持续下去,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会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团队中提升自我、认识自我,并找到自己想要为之努力的方向。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358981171 2019-12-12 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