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自考“组织行为学”考试大纲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

http://zikao.eol.cn  来源:  作者:中国教育在线  2014-10-02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理解组织行为学的概念,掌握组织行为学的框架和内容体系,懂得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明确管理人员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与作用,了解组织行为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把握21世纪管理者工作行为的变化。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与管理人员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组织的概念。行为的概念。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二)管理者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与作用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

  (一)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边缘性、两重性和应用性的学科。

  (二)组织行为学的边缘性主要表现为

  1.多学科相交叉性,哪些学科相交叉。

  2.多层次相交切性,哪些层次相交切。

  (三)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认识组织行为学两重性的来源。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的概况,理解它是怎样在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在管理学、管理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基础上,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

  第四节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和行为规律的模式

  1.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框架

  2.影响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因素

  3.行为规律的理论模式的表述:

  行为=f(人的主观特征·所处客观环境特点)

  B=f(Pa、b、c…·Em、n、o…)

  (二)组织行为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

  1.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

  2.社会学与组织行为学。

  3.人类学与组织行为学,文化的功能。

  4.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与组织行为学。

  三、考核知识点

  (一)组织

  (二)行为

  (三)组织行为学

  (四)管理者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与作用

  (五)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六)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

  (七)行为规律的理论模式

  (八)组织行为学与其相关学科关系

  (九)21世纪管理者工作行为的变化

  四、考核要求

  (一)组织

  1.识记:组织的概念。

  2.领会:说明组织涵义的六个要点。

  (二)行为

  1.识记:人的行为的概念。

  2.领会:人的行为的特点。

  (三)组织行为学

  1.识记: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2.领会: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目的。

  (四)管理者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与作用

  应用:请联系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说明管理者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与作用。

  (五)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与特点

  1.识记: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与特点

  2.领会:(1)边缘性的主要表现,(2)两重性的主要表现和来源,(3)应用性的主要表现。

  3.应用:分析组织行为学两重性的来源。

  (六)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

  1.识记: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

  2.领会: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框架。

  (七)行为规律的理论模式

  1.识记:(1)影响行为的因素;(2)行为规律的理论模式。

  2.领会:行为规律理论模式中每个因素的表述内容。

  (八)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理论来源

  1.识记:(1)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理论来源;(2)文化的主要功能。

  2.领会:(1)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2)社会学与组织行为学;(3)人类学与组织行为学。

北京自考网 天津自考网 上海自考网 重庆自考网 河北自考网 山西自考网
内蒙古自考网 辽宁自考网 吉林自考网 黑龙江自考网 江苏自考网 浙江自考网
安徽自考网 山东自考网 福建自考网 江西自考网 四川自考网 贵州自考网
云南自考网 西藏自考网 广西自考网 广东自考网 海南自考网 湖南自考网
湖北自考网 河南自考网 陕西自考网 甘肃自考网 宁夏自考网 青海自考网
新疆自考网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