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搜索

导语

      2012年即将过去,在校的大四学生也即将离开学校,是选择就业,还是考研继续学业是一个两难的选择。现下,研究生就业也处在一尴尬的境地,研究生找工作落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地。单从就业率来看,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不敌本科生甚至专科生,即使不必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与本科毕业生较量就业率,但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尴尬现象已不容回避。这是一种真相还是误解?

  2012年全国考研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165.6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4万余人,增幅9.6%。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众多顶尖名校研究生人数早已超过本科生。在学历贬值的隐忧下,那些步入考研大军的人无疑是命运的弄潮儿,但读研三年如何把握?如果不能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他们将只是扩招政策的一颗棋子而已。

 

  快速扩招,就业“缓兵计”:年为了缓解本科生就业难的“缓兵之计”,已经逐渐“惯性化”,当本科扩招被紧急踩刹车后,却依然在高歌猛进,可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真的需要这么多研究生吗?>>阅读详情

  始于2009年的低门槛:通过考研规避就业压力风险并不是今年才提出来的,2008年全国考研人数为120万,比上一年减少8.2万,出现了200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阅读详情

  本硕倒置,“战略性”推广:不仅高校在努力增加本校研究生人数,个别省份还将研究生超过本科生定位为全省高等教育战略之一。>>阅读详情

      民办高校也来凑热闹:今年研究生招生与往年一大不同,就在于研招单位首次出现了民办高校的面孔。>>阅读详情

     从薪资待遇上来看,2012年秋招多数岗位月薪都集中在1600元以上,较春季招聘会的1300元,有着不小的涨幅。尤其是对2013年应届毕业生,企业更是开出了好的条件。如千喜鹤集团现场就决定招聘几十名应届毕业生,并且为新录用的毕业生提供9个月的学业补助。其中,985、211国家重点扶持学校学生每月补助500元,省重点院校每月补助300元,如果是学生干部或党员,还可以再多享受每月200元—1500元的补助。

     应届生历来都是招聘会上的“主力军”。面对这种情况,企业自然需要给他们相对宽松的环境,招聘条件不能限制的太死,对于一些优秀的有潜力的毕业生可考虑适当放宽要求。而对于那些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来讲,也不要好高骛远。【详情

  “读本科时,看见用人单位要求学历是硕士就很羡慕研究生,没想到过了两年,研究生不吃香了。”在王辉看来,和那些技术性强的专业相比,自己的专业可能也是求职时的弱势。记者询问了几名现场求职的研究生,他们都反映现场给研究生和本科生同等待遇的企业不在少数。

  王辉是2013年应届研究生毕业生,学的是法学专业。在招聘会上转了一圈后,王辉发现工作似乎比自己想象的难找。“从招聘会第一天到现在,我已经投了五六份简历,但感觉希望都不大。”王辉说,很多单位招聘负责人听到她是研究生学历后,都只是简单问了两句就让她把简历留下等通知了。而对于那些专业对口的本科生,招聘方询问得更为详细。【详情

  招聘时让研究生坐“冷板凳”并不代表企业不重视高学历。“虽然招聘时给研究生和本科生同等待遇,但我们企业其实很需要高学历的员工,而且也愿意自己花钱培养研究生。”一家电子公司企业招聘负责人王经理告诉记者,他们公司规定,企业资助读研的员工,必须在公司继续工作5年,如果中途跳槽,学费必须返还给公司。王经理说,自从有了这项规定,企业每年都有两三名员工去读研。

      “企业尤其是那些理工企业不愿招研究生,更愿意自己培养研究生是普遍现象。”与研究生相比,本科生更踏实,容易管理。在经过一段时间基层锻炼后,把企业里的本科生送出去读研,这样一来不仅学习的专业有针对性,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也会高。【详情

大学生职业规划:如何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在今年的秋招现场,研究生们或许遭到了冷遇,但综合看来那些综合素质高的求职者依旧不愁找工作。“一般来说,我们比较喜欢985、211院校的毕业生,本三毕业除急需专业或求职者非常优秀外一般不考虑。”河北建工集团现场招聘人员很坚定的表示,原因很简单,好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高。

  招聘企业给出的条件虽然苛刻,却反映出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综合素质的追求。“学习能力好、素质全面,这样的学生不管是否冷门专业都是容易找到工作的。”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现实下,用人单位有“权力”优中选优,作为毕业生总是埋怨和指责是没有用处的,能做的就是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详情

大学生职业规划:生涯规划六步走

  一面是热火朝天的研究生考试,一面是日趋冷淡的研究生就业市场。那么在即将到来的毕业季,研究生们该如何正确定位自己,如何选择呢?

  对此,现在学生的迷茫来自于就业压力的逐年上升。“规划毕业去向要‘量体裁衣’,没有一个职业评测机构能比你自己还了解自己。”该负责人表示,其实不单是研究生,其他毕业生平时也要多注意搜集各个渠道的信息,多与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们沟通,“无论考研、公考或是进入社会工作,都可能与自己的想象有很大差距。只有你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后,才能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详情

eol.cn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网站建设 | 合作伙伴 | 京ICP证1021584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2063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0109388号 | 招聘信息
中国教育网的严正声明 | 版权所有 赛尔网络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