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在职研究生

这所高校豪气!教职工在职读博,享奖金、副教授待遇

2025-03-24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最近的一项政策让外界直呼“豪气”!该校教职工若攻读在职博士并获得博士学位,不仅可以获得高达15万元的奖金,还能在读期间享受副教授级别的待遇。对于在学习期间有重大贡献或攻读专业属于学校迫切需要的教职工,学校还会额外增加5万-10万元的奖励。

一、博士毕业教师座谈会透露豪气政策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博士毕业教师座谈会。从国内外高校学成归来的14名博士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分享读博经历与感受。会上,一个备受关注的亮点是学校此前出台的教职工在职攻读学位管理办法。

该办法明确规定,教职工在职获得博士学位后,可获得15万元的奖励。这一奖励政策无疑是对教职工辛勤付出的肯定和鼓励。更令人惊喜的是,对于那些在学习期间有重大贡献或攻读的专业属于学校迫切需要的教职工,只要经过本人申请和学校批准,还可以额外增加5万-10万元的奖励。这样的政策力度,在国内高校中实属罕见。

座谈会上,该校校长蒋新华表示,新毕业及即将毕业的博士教职工是学校精心培育的“人才种子”。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在学校发挥所学,学校将继续加大对教职工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政策支持,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蒋校长还透露,学校已经设立了教职工在职进修专项资金,并纳入年度财务预算,以确保这一政策的顺利实施。

经学校批准的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在读期间还可以享受工作日学习假、优先安排教学任务、年资连续计算等优惠政策。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所有工资、福利待遇、专业技术职称晋升及职级晋升等都将按在职人员对待。这意味着,即使在读博期间,他们的职业发展也不会受到影响。

教职工取得博士学位后,更是可以享受副教授待遇。在同等条件下,他们可以优先聘为该校凤凰学者相应人才岗位,并享受相应的待遇。这一政策无疑为教职工的学历提升和职业晋升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会。

二、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教职工读博热情高涨

自上述政策出台以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教职工们纷纷响应,积极报考博士学位。据统计,截至目前,学校已经支持65名教职工攻读博士学位。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学校对教职工学历提升的重视,也反映了教职工们对于自我提升和职业发展的渴望。

为了鼓励更多的教职工报考博士学位,学校还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术支持。同时,学校还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和交流活动,为教职工们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提升他们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在这些政策的激励下,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教职工们纷纷表示,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学习、潜心研究,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相信,在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下,自己一定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取得博士学位,实现职业发展的新跨越。

三、全国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揭示教师学历提升趋势

据公众号中国教育在线消息,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委托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研制的《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20年度)》已经正式发布。该报告全面总结了2020年全国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状况,其中也涉及到了高校教师学历和职称的相关数据。

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本科高校专任教师总数为126万人,比2019年增加了3万人。这一增长趋势表明,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选择进入高校从事教育工作。

报告还指出,全国本科高校拥有博士学位教师人数占比为41.78%,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为50.92%。这两个指标均相比上一年有了不同程度提升。这一数据表明,高校教师群体的学历和职称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这对于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做法无疑与这一趋势相契合。该校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教职工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不仅提升了教职工的学历水平,也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教职工在职读博的积极影响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教职工在职读博的政策不仅对个人发展有着积极影响,也对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1)提升教职工个人素质

通过在职读博,教职工可以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研究能力,这对于他们个人的职业发展无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读博过程中积累的学术资源和人脉关系也将为他们未来的工作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2)优化学校教师队伍结构

随着越来越多的教职工获得博士学位,学校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这将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3)增强学校竞争力

拥有高学历、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提升学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广州城建职业学院通过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教职工在职读博,无疑是在为学校的未来发展蓄力。这将有助于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更具影响力的教育机构。

在职研究生考试预报名
- 声明 -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