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在职研究生

关于高校(研究生培养单位)主导型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2025-04-14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所谓高校(研究生培养单位)主导型培养模式,是指高等学校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高校是培养什么样的在职研究生和怎样培养在职研究生的主要决策者,而参与在职研究生培养的其他因素处于次要地位,由此所形成的一种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

高校(培养单位)主导型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有:

1、国家对在职研究生教育进行宏观管理,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拥有很大的办学白主权。高校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和白身的实际(如发展历史、学校类型、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学科种类及实力等)白主确定在职研究生培养规格、结构、规模。

2、高校白主确定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学制,白主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白主规定在职研究生培养环节和学位授予标准。

3、高校白主制定在职研究生招生政策,白主命题招考研究生,高校承担在职研究生培养所需的大部分或全部费用。4.高校白主设置研究生学习课程,白主确定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并对学分标准进行规定。

5、在职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即导师资格由高校白主评审、认定,学校可以根据导师的专业素质、健康状况、道德素养等方面的综合情况来确定导师指导学生的人数和指导方式。

6、在职研究生要完成学校规定的社会实践,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或白主确定研究范围和课题;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并进行答辩,答辩合格,由学校直接颁发相应的学校学位证书。

7、在职研究生由学校推荐就业或白主就业。

8、高校主导型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接受国家及社会的评估与监督。

高校(培养单位)主导型模式有利于调动高校和有关在职研究生培养单位举办在职研究生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发挥各高校和有关培养单位的特色和优势,提高在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由于在职研究生教育是一所高校办学层次水平的主要标志,采用高校(培养单位)主导型培养模式,会引发各高校在在职研究生教育领域的竞争,高校办学者会更加重视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这就有助于高校提升办学水平,有利于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各高校为了争取更多的优秀生源和国家的财政拨款,必然会努力改进在职研究生培养方式,改善在职研究生培养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和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

但是高校(培养单位)主导型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一是由于各高校(培养单位)在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历史传统以及领导对在职研究生教育的重视程度等方面存在着客观和主观上的差别,也就必然会导致高校(培养单位)在在职研究生培养上存在差异,使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参差不齐。二是由于在职研究生教育是一所高校办学层次水平的标志,且在职研究生教育有着巨大的社会需求,在职研究生培养由高校(培养单位)主导,就有可能出现高校(培养单位)不顾在职研究生培养的客观条件言目扩张的状况。因此采用高校(培养单位)主导型模式,一方面要对高校(培养单位)举办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实绩与条件进行评估认定;另一方面政府、社会要加大对高校(培养单位)举办在职研究生教育的监督和管理。

在职研究生考试预报名
- 声明 -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