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行远
交通天下
学校现有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土木工程等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等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获批重庆市3个市级一流学科、16个市级重点学科,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建造、智能水利4个市级“人工智能+”学科群。设有土木工程学院、河海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等20个学院(部)。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运输3个国家特色专业,水利水电工程等7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有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15个、特色学科专业群7个。学校为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
学校拥有山区桥梁与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级重点科研平台,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区桥梁结构与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城市轨道车辆系统集成与控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智能物流网络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山地城市交通系统与安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绿色航空能源动力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等4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西南水运科学研究所、沙漠土壤化研究院等20余个研发机构。在山区交通基础设施、生态航道、轨道装备、运输物流、绿色航空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1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24项。公开发行《应用数学和力学》《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等核心学术期刊。
我校师资队伍素质优良。学校现有教职工约2200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约900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1000余位。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交通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交通部青年科技英才、重庆英才计划、重庆市“百名杰出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人选、巴渝学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200余人次。聘请多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以及一大批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业界精英担任学校特聘或兼职教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大桥梁人物、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重庆市名师等获得者20余人。
(一)学位点布局以工为主,交通特色鲜明,就业好,社会认可度高。
目前学校共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其中3个与交通行业相关),16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18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13个专业学位类别。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也达到了93.38%。毕业生在大交通、大工程领域就业比例超过60%,到世界500强或知名企业就业比例超过40%,学校创业就业工作获得国家及省部级表彰奖励近30项,获评教育部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二)学科布局不断优化,学科水平不断提升
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3个学科获批“十三五”重庆市一流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等16个学科获批“十四五”重庆市重点学科。教育部发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3个学科进入前30%,管理科学与工程进入前40%,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前60%,另有3个学科进入前70%,研究生培养水平上了新台阶。
(三)建设新工科新文科,人才培养社会契合度较高
以学科交叉、科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路径,开展跨院际、跨校际、跨国际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深化多元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建成校外实践基地448个,产学研合作基地60个、人才联合培养基地20个,省部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5个,建成2个国家级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2个市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校喜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并作为唯一高校入选“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十大好案例”。
(四)推进协同联动育人,学生管理服务日臻优化
全面修订完善学生管理“1+N”系列制度,家校联系制度化,辅导员深入社区常态化,学生管理机制日臻完善。坚持“德心共育,精准服务”理念,构建完善心理健康教育“6+1”运行体系,有效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学校入选重庆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
2022年我校共录取硕士研究生2251人,比去年2021人增长59人,增幅2.7%,其中全日制硕士2071人,非全日制硕士180人;一志愿考生1692人(含推免生),占比75.2%;调剂录取考生559人,占比25.8%。生源结构来看,应届本科毕业生1501人,占比66.7%,。
2023年届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计划以教委下达为准,应与2022年基本持平。
奖助学金方面:
(1)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0元,按照当年国家和重庆市相关文件执行。
(2)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覆盖面100%):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
(3)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覆盖面70%)
学业奖学金分三个等级:一等奖学金每生每年10000元(15%);二等奖学金每生每年7000元(25%);三等奖学金每生每年3000元(30%)。
(4)专项奖助学金
学校设有苏交科研究生奖学金(每生每年10000元)、中交二公院志业精英奖学金(每生每年5000元)、华西路航研究生奖学金(每生每年3000元)、宁夏路桥研究生奖学金(每生每年2500元)、中交路通百万奖学金(每生每年2000元)、宁夏路桥研究生助学金(每生每年2500元)等专项奖助学金,此外,还有由相关学院自主设立、自主评审的专项奖学金。
(5)“三助一辅”岗位津贴
设置助研、助教、助管等“三助”及学生辅导员岗位,参与者可获得相应资助,每个岗位每月不低于500元。
学费:
我校普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费为7000元/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为10000元/年;非全日制工程管理(MEM)硕士研究生学费为16000元/年,非全日制工商管理(MBA)硕士研究生学费为18000元/年;住宿费每生1200元/年。以上收费标准均以重庆市教委、财政局、物价局最终核定为准。
院校选择原则: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选择就业理想区域的学校、选择考取把握大的学校。
专业选择原则:
(1)兴趣:结合自己的兴趣,不要以后在人生感悟中一直遗憾自己没有去追求过自己的兴趣。
(2)特长:考研选择自己熟悉或擅长的领域,至少避开自己最不擅长的领域,这样才能在今后发挥最大的影响力。
(3)需求:看社会需求,社会哪些专业就业情况好或者薪酬待遇好,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欢迎报考重庆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有你的重庆交通学更精彩!祝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的广大学子们如愿以偿,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