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学楼

  • 岭南亭

  • 图书馆

  • 獬豸

  • 1
  • 2
  • 3
  • 4
  • 5

首先,请介绍一下学校总体情况?

西南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主,哲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改革开放后国家首批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委托培养院校。

西南政法大学的校史底蕴深厚。学校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由刘伯承元帅担任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是司法部部属院校中唯一的一所重点大学,也是重庆市属高校中唯一一所获批自主招生的大学。

    

其次,学校学科特色鲜明。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法学一级学科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四所高校法学共同入围A类学科,是重庆市唯一入围A类的学科,同时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学校获得新闻传播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重庆市和全国法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

第三,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700余人,他们当中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 “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等。教师爱岗敬业,所有本科学生都能聆听到大师的授课。

第四,学校人才培养卓越一流。一直以来,学校牢固树立“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教育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将本科人才培养置于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新文科+新工科”项目建设,以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充分利用法学学科的优势资源,提倡各专业与法学专业交叉融合,培养“法学+”人才。围绕教育教学各环节改革创新,着力探索“金课”建设和“教-赛-学”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了以“实务教育”和“论辩文化”两大办学特色。在务实教育方面,构筑了“课内实践教学平台”“课外务实指导平台”“社会实践实习训练平台”“第二课堂训赛强化平台”和“创新创业项目”五大务实教育平台。在论辩文化方面:中文辩论、外语辩论、专业辩论均成绩斐然,先后获得第八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冠军、“创想青春--2010两岸四地高校世博辩论大赛”冠军、“天伦杯”全国政法院校辩论赛冠军、2018年第三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大学生辩论赛总冠军、全国大学生模拟庭审竞赛和全国WTO模拟法庭竞赛等冠军。2019年5月24日,我校从来自四大洲的535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以全胜战绩进入第九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决赛,并最终战胜清华大学取得冠军。

  

 学校是全国培养法治专门人才最多的高校。一大批毕业生已成长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法治建设的骨干,许多已成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目前有8位西政校友担任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中纪委委员,60余位校友担任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曾任或现任国家首席、一级或二级大法官和大检察官的西政毕业生共计53位。在中国法学会组织的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中,先后有18位西政校友入选。

因此学校的校训总结为博学、笃行、厚德、重法, “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的西政精神已融入西政人血脉,薪火相传。西南政法大学也被称为中国法学界的黄埔军校 、中国培养法治人才的摇篮。

请介绍一下今年学校招生计划的总体情况?招生政策与往年相比有哪些变化?

今年我校面向全国招生4275人,其中提前批次200人、高校专项计划90人、内地新疆班18人、内地西藏班21人,其余为本科一批及高水平运动员、保送生等特殊类型招生计划。在重庆的招生计划为1834人,其中提前批次54人、普通本科一批1397 人、自主招生75人、国家专项计划158人、地方专项计划150人。

学校充分发挥法学传统优势,布局新文科专业建设。今年新增三个专业,分别是金融工程专业、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德语专业,均是为服务新时代社会人才需求,培养“法学+”的复合型人才。其中德语专业单独招生,金融工程专业在经济学大类进行招生,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在工商管理大类进行招生。

今年我校会计学、审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劳动关系、电子商务及法律6个专业按工商管理类进行招生;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4个专业按新闻传播学类进行招生;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统计学、金融工程4个专业按经济学类进行招生。被录取到工商管理类、新闻传播学类、经济学类专业的,进校后按学校各专业大类分流方案规定进行专业分流。采取大类招生方式,可以减少学生进校前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培养复合型人才。

为便于管理,录取到法学专业的考生,随机分配至民商法学院、经济法学院、法学院、行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六个学院学习,毕业时统一获得法学专业学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今年我校继续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办学并招收法学专业。本项目采用“3+1”培养模式,由西南政法大学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精英化培养,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

学生在西南政法大学完成前3年的学习,且雅思成绩达到6.5分以上,可赴英国完成最后一年的学业,毕业时同时获得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及英国考文垂大学的法学学士学位证书。如学生未达到雅思6.5分或因自身原因未能赴考文垂大学完成最后一年学业,但修满在中国国内所需学分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的,仍可获得西南政法大学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同时获得英国考文垂大学所开设课程的结业证书。

学校师资力量如何?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师爱岗敬业,所有本科学生都能聆听到大师的授课。学校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700余人,包括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国家级教学名师等。

是否认可政策加分,是否设置专业级差?

关于政策加分:对于各省认可的政策性加分,我校予以承认,并按照加分后的分数进行安排专业。

关于专业级差: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以投档成绩为依据,不设分数极差,采取分数优先,根据考生成绩和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

录取时有什么特别要求?

本科第一批次所有专业原则上要求外语、语文单科成绩均及格;英语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法学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余专业不限制外语语种。中外合作办学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英语单科成绩原则上要求不低于100分(满分150分),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统计学、工商管理类专业原则上要求数学单科成绩及格。江苏省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要求为:选测科目最低成绩要求为B+B+以上,进档考生采取先分数后等级的排序办法。

我校侦查学、经济犯罪侦查2个专业于提前批次录取,报考提前批的考生,身体条件有要求,具体为:报考提前批的考生,我校不单独组织面试和体能测试,录取时参照的标准为考生高考体检结果(注意:如果各省招办要求报考我校提前批的考生参加统一组织的公安武警或者司法警察这类的测试,考生必须参加!),考生原则上应符合教学司〔2003〕16号文件的有关政治及身体条件的规定,如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不低于4.7,男生的身高在1.70米以上,女生在1.60米以上;对于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东、广西、江西、海南的考生,男生身高不低于1.68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58米,五官端正、体型匀称,无残疾。女生比例不超过15%。

刑事科学技术、知识产权专业只招收理科生。其他专业文理不限。

转专业政策是怎么样的?

转专业政策:学校学生在大学第一学期专业成绩绩点排名专业前20%或第二学期专业成绩绩点排名前20%都可以申请调整专业,具体规定参见教务处网站相关规定。

辅修政策:学校现已开设的辅修专业有:法学、金融学、会计学;学生按照规定,学生可在学好主修专业的同时,辅修第二专业,成绩合格者,由学校颁发辅修专业证书。

实验班:此外,学校开设了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实验班、一带一路法律人才培养实验班、基层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等实验班,面向新生进行选拔,小班教学,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

学校对学生的奖助贷措施有哪些?

为了切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号召,我校采取多种措施,构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资助体系,结合国家及地方资助、学校资助、社会捐资助学多层次,涵盖奖、助、贷、勤、补各方面,让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受及时的帮扶:

(一)国家助学贷款:包含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就学地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可向当地资助中心咨询办理;就学地国家助学贷款可入学后办理,符合条件的学生按国家有关政策办理,《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依据。

(二)各类奖助学金:各类奖助学金包括国家奖助学金、学校奖助学金、社会捐资奖助学金,主要项目包括:

1.国家奖助学金:

(1)国家奖学金:8000元/生/年,奖励全日制本科(含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

(2)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生/年,奖励全日制本科(含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3)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全日制本科(含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分为三档,一档为每生每学年度4000元、二档为每生每学年度3000元、三档为每生每学年度2000元。如有变动,则以上级相关部门文件为准。

2.学校奖助学金

(1)校长奖学金

10000元/生/年,不超过在校生总人数2‰ 。

(2)新生奖学金

根据学校制定的新生奖学金奖励办法执行。

(3)综合奖学金

一等奖:1000/生/学期,享受面3%;二等奖:800元/生/学期,享受面7%;三等奖:500元/生/学期,享受面10%。

(4)单项奖学金

学校为表彰在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精神文明等某一方向,由学院自主设立。

(5)勤工助学津贴:

学生按照参加勤工助学的工作性质、实际工作时间计算报酬。

(6)困难补助:

对身患重大疾病、家庭遭遇自然灾害等意外情况而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临时性困难补助。

 3.社会捐资奖助学金  

(1)锦上添花奖学金:5000元/生/年;

(2) 雪中送炭助学金:3000元/生/年;

(3)庆华巾帼奖学金:5000元/生/年;

(4)昊阳奖学金:1500元/生/年;

(5)华岩奖学金:1000元/生/年;

(6)王汉斌奖助学金:6000元/生/年;

(7)法治地平线奖学金:9600元/生/年;

(8)新疆籍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金:金额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确定;

(9) 其他:除上述以外,国内合作处等其他职能部门以及各学院亦设置有一些捐资奖助学金项目。

学校对外合作与交流情况如何?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学校做出了什么努力?

对外合作与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考文垂大学、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成功获批。顺利启动东盟“1+4”本科项目及东盟国家高级法律官员博士班。与境外知名大学新签和续签交流协议135份,建立海外实习实训基地11个,派出700余名教师赴境外访学和学术交流。引进长短期外籍专家300余名,其中20名为国家级和市级外籍专家。学生交流项目已达90个,其中13个入选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优秀本科生项目”。单独设立国际教育学院,加大对外合作办学力度。2017年度共有13个项目的33名同学入选教育部“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学校国家公派项目数位居重庆第一,优本人数位于重庆市高校前列。

(不同的国际交流项目对申请资格有着不同的要求,关于时间、费用、申请资格等详细情况可在我校国际交流处网站上查看。)

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所做的努力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3000余人。学校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将第二课堂纳入整个人才培养体系,是全国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并形成从宿舍、班级、专业、年级、学院等构成的多层次,民间、官方多类型的普及型、参与型辩论赛体系。学校举办的“天伦杯”全国政法院校辩论友谊赛,是国内高校影响力较高的辩论赛事;学生辩论队先后获得第二届全国“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辩论赛冠军、第八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赛冠军、“创想青春——2010两岸四地高校世博辩论大赛”冠军、第二和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模拟庭审竞赛冠军、第九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冠军。学生创业团队先后获得重庆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和金奖。学校还设有学生会、法律诊所等近百个学生社团和组织,屡获全国比赛佳绩——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世界合唱比赛银奖、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优胜奖、2016-2017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冠军、2018年全国啦啦操冠军赛(少年、青年组)双料冠军。

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西南政法大学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培养理念,以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涉外法律教育人才培养基地、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为载体,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建校69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近30万,是全国培养法治专门人才最多的高校,为服务西部基层法治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贡献了西政力量。

为切实提升就业质量以及育人成效,学校建立了专业化、全程化、多元化的精准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在了解学生就业意愿与特点的基础上,探索实施“一生一档、一生一策、一生一导”,面向全体学生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打造“简历诊室”“面试驿站”“职规零距离” “职要有你”“职业探索”“企业开放日”“职树计划”等品牌活动,实现新生职业测评和毕业生就业辅导全覆盖。学校大力拓宽就业领域和渠道,通过校企协作,合作培养人才;通过校地战略合作,持续释放共育共赢的人才红利,毕业生就业供需比(毕业生数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数之比)平均达1:6以上。

在学校论辩文化和实务教育的培养和熏陶下,西政毕业生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良好的职业修养、过硬的政治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全面的职业能力、务实创新的职业精神以及优良的团队合作意识。他们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也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体现。毕业生行业流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到法院、司法行政、检察、国家安全、仲裁等机关事业单位就业人数相对集中,进入一流律所就业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到银行、金融投资等各类企业和社会团体中从事行政、法律服务及相关工作比例较高。

我校是一所有售后服务的学校,西政校友是最给力的群体,我校在全国24个省份建立异地就业指导中心,学校已连续六年联合组织校友单位专场招聘会,努力实现学校与企业、师兄师姐与在校生、校友职业发展与母校情感的紧密联系。

对想报考我们学校的同学和家长有什么报考提示吗?对高考学子有什么祝福吗?

报考提示

关于志愿填报方面,请有志于报考我校的考生,首先要结合自己的分数,同时参考我校近几年在各地的录取分数与控制线的分差值,我校本科招生网有详细的分省分专业的录取分数介绍。

     

其次,要查看我校《2019年本科招生章程》我校提前批次的专业对身体和性别要求,以及本科一批次对个别录取专业单科分数要求。

     

此外,我校还有几种特殊类型的招生计划,如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专项招生计划、重庆市自主招生计划、重庆市国家专项和地方专项计划、保送生、高水平运动员、港澳台联合招生、内地新疆班、内地西藏班等计划。欢迎广大考生关注,并根据自身的资格和条件予以填报。

关于专业选择方面,建议考生应该根据个人情况对专业都有一定的了解后再做出选择和判断。不仅要了解专业需要学习的课程、就业方向,同时也需要考虑师资力量、办学底蕴、办学条件、人才培养特色以及是否与自身相契合,尽可能选择自己擅长感兴趣的专业或学科。

高考祝福

十年磨一剑,金榜题名时。祝愿广大考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高考当中考出好的成绩,考入理想的大学,以充沛饱满的姿态开启人生的新篇章。“学以成人在西政”,如果你有一颗满腔热忱投身祖国政法事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赤子之心;有一腔为祖国人民服务、为亮丽青春不懈奋斗的家国天下情怀,那么请选择西政!每一位选择西政的你都将在这里遇见更好的自己,西南政法大学期待新鲜血液的加入,风里雨里,西政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