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笃学

惟实励新

桂林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省属重点高校,历经五改归属、十易校名的发展历程,其中,1978年更名为桂林冶金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桂林工学院,2009年正式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现有桂林屏风、桂林雁山、南宁安吉、南宁空港四个校区,校园总面积3300余亩。

学科建设争创一流

学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理、管、文、经、法、艺7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有本科专业77个、高职高专专业50个;7个学科领域、5个本科专业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8个专业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2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

科技创新势头强劲

学校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广西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18个,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励,有国家级、自治区级大学科技园和“众创空间”。

师资力量实力雄厚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800余人,其中国家杰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学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国家级高层次专家、人才41人。

人才培养追求卓越

学校是“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获评“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在挑战杯、数学建模、英语竞赛、地质技能、智能制造大赛、机器人大赛、结构设计、电子设计、广告设计等各类竞赛中成绩卓著,近年来获国家级、省级各类奖励达4260余项。

国际交流深入广泛

学校与50余所高校签订了留学生交换、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协议,共派出到国外访学、留学的学生2000多名;由英国皇家宝石协会设在学校的FGA考点考试通过率连续5年名列世界各考点第一,被国际珠宝界传为佳话。

毕业学生广受好评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达90%以上。2009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连续19年获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表彰。

厚德笃学
惟实励新
请您介绍下今年学校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情况。

2020年我校本科计划6800人,专科计划4200人,在全国范围内招生。详细招生专业和计划情况可登录我校本专科招生网查看。本科招生网:http://zj.glut.edu.cn/zsw/(本科);南宁分校招生网:http://zsw.glutnn.cn/(本专科)

您能介绍下目前学校的师资情况吗?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8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750余人,博士生导师97人。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学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优秀教师资助计划等国家级高层次专家、人才40余人次;广西“八桂学者”、特聘专家、卓越学者、优秀专家、优秀教师、杰出科技人才、“十百千人才工程” 、广西高校教学名师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90余人次。学校还聘请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Harold Kroto为名誉教授,一批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讲座教授、客座教授。

请您介绍下贵校的录取原则?

对进档考生专业的安排办法:非艺术类专业考生在同一投档批次中,进档考生专业安排时充分尊重考生专业志愿,不设专业“级差”,按照“专业志愿清”的原则进行录取,即同一专业志愿内按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安排专业,无法满足专业志愿又不服从专业调剂者,作退档处理。

艺术类专业考生文化考试成绩和专业成绩均需达到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规定的本科最低控制分数线。艺术成绩采用各省统考成绩,录取规则为:以综合分(综合分=艺术成绩×0.6+文化成绩×0.4)按高分到低分顺序(各省有规定的按照该省的规定执行),根据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择优录取,综合分相同者,艺术专业分优先,先安排志愿,最后从高分到低分调剂,直至完成计划为止。

请问学校在录取时有没有一些专业会有特别的要求?

身体条件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要求。旅游管理类、酒店管理专业受就业岗位聘用条件所限,原则上要求考生形体较好,五官端正,身高标准男女生分别在168厘米和156厘米以上,英语口语水平较高。建筑类专业需要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

请您介绍下学校的优势专业或特色专业。

请您介绍下学校大类招生专业。

请您介绍一下学校的特色人才培养情况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以下简称“创新班”)是学校为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发挥高水平学科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作用,推进科教协同育人而实施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创新班坚持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基本原则,依托优势学科资源和高水平师资队伍,实行按大类招生、遴选、培养的机制,采用多元化的培养模式、灵活的管理机制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着力培养拔尖人才。2017年我校开始实施“创新班”,2020年实施“创新班”的专业包括勘查技术与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等4个专业。新生入校后重新遴选编班。

“创新班”的主要做法

(1)单独编班:实施大类培养的,每班人数不超过30人。不实施大类培养的,每班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5人。新生入学后,学校组织对自愿报名参加“创新班”的学生进行外语与数学考试,综合学生高考录取成绩、面试结果、心理测试情况择优确定学生名单。创新班实行动态调整机制。

(2)重点培养:各“创新班”实行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选派优秀教师授课,实行全程导师制和小班化研究性教学。

(3)政策倾斜:入选创新班的学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享受校际交流、海外游学、国际学术交流等学习机会;对成绩特别优秀、表现突出的,通过导师推荐和考核可申请本校硕博连读。

具体实施办法见我校相关文件。

(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验班

我校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试点高校。“卓越计划”实验班是我校以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优质教学资源、优质师资为依托,选择部分优质本科专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开展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2012年我校开始实施“卓越计划”实验班,2019年实施实验班的专业包括土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环境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和测绘工程等6个专业,除环境工程专业外,其他专业均实行大类招生,分别隶属于土木类、地质类、材料类、化工与制药类、测绘类,新生入校后重新遴选编班。

“卓越计划”实验班的主要做法

(1)单独编班:每个专业30人单独编班。新生入学后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综合学生高考录取成绩、学校考试成绩、面试三方面情况择优确定实验班学生名单。

(2)重点培养:各实验班实行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选派优秀教师授课,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在三年级结束后综合考核优秀的学生可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不攻读研究生的学生,优先推荐就业。

(3)政策倾斜:入选实验班的学生每人将一次性获得人民币3000元的奖励。另外,优先安排实验班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及海外游学、国内外校际学生交换项目。

具体实施办法见我校相关文件。

请您介绍下学校的转专业政策。

学校从2016年起实行更灵活的转专业政策,所有在校大一、大二学生均至少有一次申请转换专业的机会,且文理科可以互转,其中招生科类为艺术类的学生只能在艺术类内各专业进行转换。

请您介绍下学校的奖学金制度,以及对于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学生,有哪些资助政策?

学生资助体系包括奖、贷、勤、助、补、减、缓等方面

(一)奖,指奖学金制度。学校认真做好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等的评审和发放工作,确保品学兼优的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奖励。同时设立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校友及社会资助类奖学金等,鼓励全体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刻苦学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全面发展。

1.国家奖学金。资助对象和标准:奖励特别优秀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每人每年8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对象和标准:奖励资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覆盖面约为在校生的3%;每人每年5000元。

3.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资助对象和标准:奖励品学兼优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学生,包括当年考入普通高校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5000元。

(二)贷,指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1.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1)贷款对象:入学新生或高校在读的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

(2)贷款额度: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8000元,不低于1000元;年度学费和住宿费标准总和低于8000元的,贷款额度按照学费和住宿费标准总和确定;年度学费和住宿费标准总和高于8000元的,按照8000元确定。全日制研究生(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上限为12000元,其他规定同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

2018年起,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按贷款上限足额申办贷款,进一步发挥助学贷款的教育扶贫作用。

2.高校国家助学贷款

(1)贷款对象: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高职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

(2)贷款额度: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8000元;年度学费和住宿费标准总和低于8000元的,贷款额度可按照学费和住宿费标准总和确定。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12000元;年度学费和住宿费标准总和低于12000元的,贷款额度可按照学费和住宿费标准总和确定。

(三)勤,指勤工助学制度。学校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三助”(助教、助研、助管)的形式,不断加强勤工助学活动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结合;通过勤工助学服务公司,不断强化“天道酬勤,自强不息”的理念,提升学生个人综合素质。

(四)助,指国家助学金制度。学校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使国家助学金、社会资助类助学金等真正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1.资助对象: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学生,覆盖面约为在校生的30%;

2.资助标准:一等国家助学金为每人每年补助4000元;二等国家助学金为每人每年补助2000元。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教育精准扶贫扶持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就业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4]32号)文件精神,对农村建档立卡在册的贫困户子女,在校就读期间,凭国务院扶贫办监制、县级扶贫部门制发到贫困户的《扶贫手册》,优先享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原件供学校资助部门核查,复印件存档),其申请资助、资格认定、资金发放及相关管理须按学校各项资助政策管理规定办理。根据自治区教育厅的最新要求,对无法提供《扶贫手册》的贫困户学生,需提供县级扶贫办开具并加盖确认的《建档立卡扶贫对象证明》。即所有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都必须提供真实、有效的《扶贫手册》或《建档立卡扶贫对象证明》,方能优先享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根据《关于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学生资助项目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桂教规范[2016]8号)文件精神,我区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全部按照每生每学年4000元的标准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

其他类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学校按照相关管理方法和实施细则,综合困难程度等因素评定国家助学金资助档次。

(五)补,指特殊补助制度。学校对部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给予医疗保险补偿,以减轻学生在上学期间因病、伤住院给家庭增加的经济负担或保证其意外伤害事故能得到及时补偿;学校设立爱心基金和困难补助,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视情况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

(六)减、免,指学费减免助学制度。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和一定的条件,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给予一定程度的学费减免,减轻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在校经济负担。

(七)缓,指缓交学费助学制度。学校根据情况对暂时有困难而交不起学费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学费缓交,以缓解学生暂时的困难。对新生设立“绿色通道”,允许其在未缴清相关费用的情况下先办理入学手续。

(八)绿色通道。绿色通道是指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经核实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请您介绍下学校的海外学习项目?

“桂工百名学子看世界”海外学习项目是学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项目重点与海外高水平大学合作。2019年将选派约200多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赴欧美、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十余所知名大学进行为期2-3周的专业文化和能力培养体验式课程学习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专业学习。学校将资助其海外学习期间的学费、住宿费、部分国际机票费及部分生活费。

主要内容

1.课程学习。以进行与专业相关的研修活动为主,参加学术讲座,修读专业课程,了解国(境)外学科前沿和专业动态,熟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

2.文化体验。体验异国文化和风土人情,了解国(境)外人文历史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参观考察著名学府、跨国企业和国际组织。

3.能力提升。参与国外高校领导力提升教育,培养多元化的文化观念和思维习惯,锻炼独立自主和团结合作精神,提高语言运用和交往沟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请您介绍一下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我校治学严谨,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毕业生因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用人单位的好评。毕业生就业范围遍及全国各地,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年达到90%以上,居全区高校前列,连续19年被广西区教育厅评为“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获得国家教育部授予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对于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学校有哪些举措?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先后建成了面积16200平米的大学科技园和面积8000平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学校是教育部“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大学科技园获批自治区级大学科技园,并成为桂林国家大学科技园分园,同时被认定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众创空间”;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是“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自治区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

学校成立青年创新创业协会等30多个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和学科专业协会,通过开展“科技节”、“专业文化节”、“名师讲坛”、“桂工讲坛”、“理工之光”、“创客咖啡”和“创新创业沙龙”等校园创新创业讲座报告和交流座谈,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培育创新创业文化,不断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

近年来,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覆盖面达到了90%以上。学校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连续九届总分名列广西高校首位。

汪晟 桂林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
手机扫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