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纪委委员
国家重点实验室管委会主任
研究员 教授 校长 博士生导师 党委书记 贵州省纪委委员
林昌虎,男,汉族,1961年1月生,贵州盘县人,中共党员,1983年7月毕业于贵州农学院(现贵州大学)土壤农业化学专业,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书记,您好!首先,请您简要介绍下贵州医科大学“协和班”的基本情况。

  贵州医科大学与北京协和医学院有着深厚历史渊源。抗战爆发后,1938年,北平协和医学院热带病学专家李宗恩博士筹办创立了国立贵阳医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张孝骞、王志均、王世真、沈克非、钟世藩、杨济时、荣独山、王季午、朱懋根等100余位协和先贤在此执教从医。此后,其中4人成为院士(学部委员)、20余人成为国家一级教授。1947年协和复校,李宗恩调任北平协和医学院院长,10余位贵医师生参加协和的建设工作。贵阳医学院始终秉承协和办学传统,成为社会公认的“小协和”,2015年更名为贵州医科大学。

  2012年5月,教育部 卫生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为适应国家医学创新和国际竞争对高水平医学人才的要求,培养一批高层次、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提出了指导性意见,2012年10月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和卫生部意见,在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基础上,在全校理科学生中遴选了50名优秀学生创建了贵州医科大学卓越医生教改班,开始实施卓越医生培养,2012年11月,卓越医生教改班被教育部、卫生部立项为首批卓越医生培养计划试点,七年来,通过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培养机制,卓越医生教改班取得了辉煌成绩。

  进入新时代,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协调和亲自指导下,在省分管领导和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的关心、支持下,促成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对口帮扶贵州医科大学,这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生计生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贵州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战略合作的标志性、引领性工作。自2016年以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医疗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8年教育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了新时期卓越医生培养的新要求,我校紧抓机遇,在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下,紧紧围绕健康中国战略,依据全球最先进的医学教育理念,制定完善符合现代医学教育规律的培养方案,升级原卓越医生培养计划,打造“协和班”,旨在培养适应全球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宽厚的人文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坚实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能够胜任临床医疗、医学研究等相关工作的卓越医学拔尖人才。

  从基本情况我们了解到贵州医科大学与北京协和医学院有着深厚历史渊源,能详细的说说办“协和班”的初衷吗?
  “协和班”的举办,是贵州医科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努力谱写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是切实践行“以教育拔穷根”、“特色教育强省”、“医疗健康精准扶贫”等理念,提高医学人才教育培养质量,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贵州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对口帮扶贵州医科大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成果,将开启新时期对口帮扶工作新局面,续写两校厚重历史渊源的新篇章。“协和班”的举办,必将为贵州医学教育现代化创模式,为推进特色教育强省作示范,为助力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作贡献。
  您对2019年报考贵校“协和班”的学生有何寄语?对学生及家长朋友有何建议?

  “协和班”的举办,是我校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努力写好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是切实践行“以教育拔穷根”、“特色教育强省”、“医疗健康精准扶贫”等理念,提高医学人才教育培养质量,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贵州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对口帮扶贵州医科大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成果,是我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重点打造的一个医学教改项目,希望我省的广大考生踊跃报考。

更多分享
梁贵友
贵州医科大学校长
“高进、优教、严出”
“协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