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招生办
武汉科技大学

坚韧不拔 勇承重载

崇实求精 表里如一

武汉科技大学是省部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和湖北省“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现有青山、黄家湖和洪山三个校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4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6000余人。百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20余万人。一大批杰出校友成长为国内外院士、著名专家学者、高级党政领导、大型钢铁企业掌门人,学校被誉为“冶金高层次人才的摇篮”。
请您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贵校的基本情况?

  武汉科技大学是省部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和湖北省“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朝政府批准成立的工艺学堂,1958年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学校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是全国首批硕士授权点单位。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构建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管、医、文、经、法、哲、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科体系,设置有19个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学院(中心),各类在校研究生5500余人。学校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6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建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1个学科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与矿业工程、机械工程等3个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请您介绍下学校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情况?

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形成了一支以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和湖北省“百人计划”“楚天学者计划”入选者为核心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以一大批高素质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拥有全职及双聘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9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青”2人、国家及湖北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入选者30人、湖北省“百人计划”16人、“楚天学者计划”入选者181人;拥有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3人、湖北省教学名师7人、湖北名师工作室4个、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3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8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82人。

贵校2020年学校硕士招生政策和计划如何安排?今年在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方面有哪些新举措?另外,初试和复试有哪些录取政策?

2020年我校拟在工、理、管、医、文、经、法、哲、艺9个学科门类招收硕士研究生1900余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600余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00余人,具体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我校的实际招生计划数为准。2020年招生专业目录上各学院(中心)所列招生人数包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人数、联合培养人数、单独考试招生人数等,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复试录取时根据实际录取推免生人数、上线生源情况和社会需求适当调整各专业的招生人数。

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所有专业【除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MEM,代码125601)等三个专业学位外】均可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我校设置了研究生新生奖学金,推免生100%覆盖。一等新生奖学金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且拟录取成绩专业排名前30%被我校录取的研究生;②按取得推荐资格时本科阶段的成绩排序或学分绩点排序,专业排名前1%(专业人数少于100人时,专业排名第1名)的推荐免试研究生。其余推免生可获二等7000元。

推免生可优先申请硕博连读,经学校审核同意后,按照“本—硕—博”贯通模式培养,本科阶段可修读研究生课程并享受学校5000元资助,取得硕士学籍后一次性发放。

关于考试和录取方面,2019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报考和录取比例为2.7∶1,第一志愿上线生源充足,生源质量较好,在同类高校中居于前列。近年来,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逐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我校专业学位教育已逐步形成特色和品牌,得到社会的认可,报考比例逐年增长。

考生按照《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资格审查要求》提交资格审查材料。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能参加复试。学校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确定各招生专业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和复试比例,复试比例一般不得低于1.2:1。近几年,我校各专业复试分数线基本上为国家线。

录取总成绩=100*(初试成绩/初试满分)*60%+100*(复试成绩/复试满分)*40%。复试满分为100分,60分为合格,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学校成立督察组到复试现场巡视,各学院(中心)由专人对本学院的复试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凡违反纪律并造成严重后果者,将严肃查处。各学院(中心)在复试成绩公布三日内接受考生复查,若考生对复查结果仍有异议,由学院(中心)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报学校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复核。

请问贵校有哪些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有何特色?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构建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管、医、文、经、法、哲、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科体系,设置有19个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学院(中心),各类在校研究生5500余人。学校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6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建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1个学科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与矿业工程、机械工程等3个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在钢铁冶金、材料、机械、化工、控制等领域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和特色。学校建有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温材料与炉衬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拥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新型智库、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科技国际合作基地、2个武汉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联合)、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十三五”以来,学校主持和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装备预研领域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4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社科)成果奖70余项,教职工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EI、CPCI-S等检索收录2400余篇;2007年以来获得18项国家科技成果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学校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百强高校”,被认定为教育部首批“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请您介绍下贵校的研究生奖助学金情况及学费收费标准?

1.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资助对象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取得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基本学制年限内、无固定工资收入且人事档案完全转入我的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年级覆盖面100%,一等学业奖学金为8000元/人,二等学业奖学金为4000元/人,三等学业奖学金2000元/人。

二、三年级实行动态调整,一等学业奖学金为12000元/人·年,二等学业奖学金为8000元/人·年,三等学业奖学金为4000元/人·年。具体评定按照《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实施办法(试行)》执行。

2.新生奖学金(一次性发放):

一等:20000元/人,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①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且拟录取成绩专业排名前30%被我校录取的研究生;②按取得推荐资格时本科阶段的成绩排序或学分绩点排序,专业排名前1%(专业人数少于100人时,专业排名第1名)的推荐免试研究生。

二等:7000元/人,除获得一等新生奖学金外的其他推免生100%覆盖。

3.学校设立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岗位助学金。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标准,具体按照《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三助”工作实施暂行办法》执行。

4.科研津贴,导师根据课题研究的工作量给予研究生相应的经费资助。

5.硕博连读研究生资助:考生在推免复试、统考复试时均可向学校提出硕博连读申请,经学校审核同意后即可享受相应待遇。申请硕博连读的推免生,经学校审核同意后,按照“本—硕—博”贯通模式培养,本科阶段可修读研究生课程并享受学校5000元资助,取得硕士学籍后一次性发放,在读研究生期间学校可资助其出国交流、学习。

我校研究生学制3 年【社会工作、国际商务(全日制)专业学制2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5~5年。博士研究生学费:10000元/人·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费:8000元/人·年,其他各招生专业学费标准以湖北省物价局审批为准。

贵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哪些合作?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

学校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目前已与境外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开展了学生交换、师资互访、联合科研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系统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

近年来,我校研究生教育实施精品人才培养战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加大人才培养改革力度,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切实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研究生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研究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供不应求。近三年,博士毕业生就业率100%,硕士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其中到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的毕业生比例达到65%以上,每年有70%以上的毕业生在副省级城市就业。部分毕业研究生年薪最高可达30万元。

访谈导航
联系
手 机 扫 码 查 看
关 注 掌 上 研 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