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古都 百年名校

首批“985工程”C9之一

南京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是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和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2020国际化排名南京大学位列第3,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位列第5,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亚洲大学排名位列第6。
南京大学还是C9高校联盟中唯一没有合并其他学校的高校,坚持原汁原味内涵发展,文理见长、新工科发展迅速,入选双一流学科数达15个,学科评估A类学科数21个,均位居全国高校第6位,被誉为“中国最适合做学问的大学”。
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
南京大学最吸引考生的特质是什么?

陈志文:李老师,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你眼中南大吸引考生的特质是什么?

李浩:一所大学的特质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历史文化、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特色,我想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象征,或者是一种感觉。正像很多人第一次走进南大校园,与曾经的梦想发生碰撞的感觉。在江苏,很多人看身边的南大都是怀着敬仰的心情,因为它不仅是江苏的一个符号,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品牌代言”。在近代中国发展的整个历程中,南大及其前身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它是中国现代科学的发祥地,培养的代代英才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就是,南大的发展与我们的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南大的这种感觉,它不需要也不乐于或者不善于自夸自话,而在于别人来体会。所以,作家张嘉佳对母校的一句评价非常能引起社会对南大的一种共鸣。他说,南大就像一座象牙塔,它是有光芒的。

陈志文:我也分享一下90年代第一次走进南大的感受。南大作为文理综合大学,我认为它比中国任何有所大学都优秀,我也会跟很多考生家长讲,南大不会耽误你们家孩子。因此,我曾经带过很多学校的实习生,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南大学生培养得扎实,能力拓展性也特别强。举个小例子,有一个上市公司叫视觉中国。

李浩:创始人柴继军。

陈志文:对,他是南大中文系学生,到大二改学新闻学,而他最后的工作确是摄影。中文、新闻,最后摄影,他竟然在摄影行业越走越远,甚至将视觉中国做成上市公司。这个发展的底子是在南大打下的。我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我只能说“扎实”。

李浩:我想这种扎实源于文理综合性大学的平台与资源,特别是我们尊重学生兴趣,鼓励他们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南大在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教育中,一直保留着通识为基、通专融合的传统,鼓励学生在本科阶段去涉猎方方面面的知识,打破学院学科的框架束缚。我们的专业培养不定型,同样对学生的发展也不设限。比如,不是物理学院只培养物理学家,化学化工学院只培养化学家,而是要让他们未来无限可能。在支持母校发展的一项活动中,他讲过他的创业故事。灵感就是做图片记者期间积累下来的6000多张照片,他要让它们持续发挥生命力和价值。正是这样孕育无限可能的通识教育和多元培养的办学特色,让很多像柴继军一样的校友快乐地干着自己感兴趣的事业。

陈志文:所以说,南大不只是灌输学生知识,或者培养某种技能,而是鼓励学生在不断的选择中学习和探索新知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本领。而这一实践,你们又提升为“三三制”培养体系,是吧?

李浩:对。大学的人才培养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绝不是拍脑袋决定的。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任务,是社会责任的直接体现,更是自身发展的核心动力。“三三制”是在多年践行“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的“四个融通”的理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通俗讲,“三三制”就是将大学四年分成大类、专业、培养三个阶段,把多元阶段分为学术、交叉、就业三条发展路径。那如何实现之间转换呢?我们创新性地提出了专业转入和准出机制。就是为每个专业设定1-2门的专业准入课程,同时设定40个学分的准出课程,然后通过开放100%的课程实现学生在自我规划中专业和发展路径100%可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讲,“三三制”还来源于我们80年代就开展的大理科班培养模式,就是以重点学科为依托,按学科群打基础,以一级学科分方向,学生在四年学习中通过“多次选择、逐步到位”的方式在4个方向的9个专业中任意选择。所以,大理科班被Science评价为中国大理科模式的首创者,早于中国任何大学的通识教育学院。

本科生院和新生学院并行 以熔炉工程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陈志文:我注意到,南京大学将要建立新生学院和本科生院。我的理解是,现在高校都开始强调通识教育和大类培养,南京大学实际上不是今天赶时髦,而是几十年以来一直在进行着这样的培养模式。那设置这样学院的目的是什么?

李浩:在2009年推出“三三制”培养体系的时候,南大就开始做大类招生,主要是一个学院一个招生类。2017年我们又做了大类招生联动改革,推动跨学科大类招生。比如,我们把学科相近、专业培养基础相同的数学、物理、天文和大气四个学院的专业都并在数理科学类进行招生。但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工作,在大类课程建设上需要尽快形成更多的优质学科平台课程,在学生专业选择上需要尽快建立更加稳定专业的学业导师队伍,在日常教育管理中需要进一步增强大类学生的归属感等等。特别是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我们以推进“熔炉工程”为契机,提出“融合发展”的重要理念。就是通过本科生院等机构调整促进职能融合,通过资源整合促进育人效能。我们将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强化本科新生更加宽厚的基础;以师生成长与创新共同体为载体,提高他们多元的选择的能力;以新生学院建设为平台,推进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工作。根本的目的就是,为2020级新生及未来学生打造个性化适应性学习模式、内涵式层次化成长模式、融通式全面型育人模式、通达式全方位环境模式。

南京大学的强基计划实施优势明显

陈志文:今年实施的强基计划和南大之前开展的拔尖计划有特别天然的契合,我注意到你们的招生人数也紧随清北,210人。南京大学的强基计划有什么特别之处?和刚刚你谈到的大理科班有什么区别?

李浩:南大推进强基计划的过程非常顺利,从教育部今年1号文件发布之后,我们与相关院系用了10多天时间就提交了招生和培养方案。为什么会这么快?因为南大一直是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的排头兵,90年代开始我们就开始做国家文理科基地,而且数量仅次于北大,位居全国第二位。同时南大也是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的主要高校。南大在基础学科研究上有着雄厚的实力,入选的八个专业都处于评估A类学科中;同时在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上也有着丰富的经验。而强基计划与拔尖计划都是定位于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但两者也有一些区别。一是选拔方式上,强基计划更加突出报国志向,在高考阶段单独批次选拔对基础学科“真爱”的考生,而拔尖计划则是统招选拔和入学后二次选拔两大类。二是培养机制上,强基计划更加突出专业兴趣,在录取专业学科范围内进行本硕博衔接培养。三是学籍管理上,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单独编班,并随着动态考核进出实行严格的学籍调整制度。

陈志文:也就是说,南大在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上已经有着近30年的实践和探索,而且颇有成果。这也让我意识到,南大为什么有着严谨的学风。我们都知道南大是国内最早将SCI引入科研评价体系的高校。应该说,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推动、质量的提高起到了莫大的推进作用。那时候我在想,一个本科生也在写论文,我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育手段。Paper是什么?就是一个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你持什么观点,依据是什么,发现了什么?这一点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一个疑问,也不仅仅是写作,而实际是我们学习能力的一个过程,包含了展示。所以,我个人觉得除了你强调的培养方式之外,还有这种扎实的学风,这应该是南大毕业生发展后劲足,或者发展长远的一个重要原因。

基础学科创新是最本源的创新

陈志文:是否可以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要搞强基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相对而言,目前考生可能更加倾向于工程技术、经济金融、计算机和大数据等应用型学科。

李浩:确实如此。我记得我当年选择大学专业时候,大人都会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那时基础学科确实是更多考生的首选。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建设、大国制造、强国智造的推进,工科专业因为社会需求量大而成为考生报热门。

但其实,基础学科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对国家而言,它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对学科而言,我们之所以缺乏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卡脖子’就卡在基础学科上。对大学而言,尤其是本科阶段是拓宽基础、积累知识、探索志趣的重要阶段,所以基础学科往往是综合类高校的“标配”。对于学生而言,基础学科深造率、出国率,以及成为复合型人才的机会更多。

还有些考生会认为学基础学科太枯燥。其实,计算机、电子、工程、经济、金融等等这些专业往往对数学、物理有很高的要求,本科阶段的基础仍是主要部分。考生需要对专业课程有充分的认识,否则可能会有受挫感,不能适应学习。

陈志文:我们注意到,很多大学名字里有“理工”二字,很多工科大学后来改名叫理工大学,这就要打牢基础的“理”。只有做好基础学科,才能实现工程技术的突破,这也是国家重视基础学科的原因之一。从这个角度出发,未来致力于基础学科和的学术研究人,社会地位、影响力,甚至我们可能关注到的待遇都不会低。我记得任正非先生曾说过,为什么华为在5G上会领先,就是因为华为至少有700多个数学家、800多个物理学家、120多个化学家、还有6000多位专门在基础研究的专家,再有6万多工程师。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基础学科对于华为创新的重要性。重大技术突破必须要有强大的基础学科做支撑,就跟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要回到数学一个道理。同理,金融、经济等最后拼的也是数学。一般公众往往只考虑将来怎么找工作和待遇问题,但我觉得学好基础学科其实不必担心和焦虑。

李浩:经常会有考生问,什么叫理科,什么叫工科。我想,理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基础学科,更侧重探索新知识,而工科更侧重解决新问题。新问题是我们生产生活中实际碰到的,而新知识是我们所未知的。所以基础学科具有更宽的研究领域,也更具挑战性。

基础学科是最本源的创新,从人才培养的规律来看,在人生关键时期打下扎实的学科基础,未来才能有更广阔的选择空间。比如学好数学,将来可以在计算机、人工智能、金融等方方面面都能胜任。学好化学、生物学,将来从事环境、生命科学等也会更加从容。物理学更是材料科学、电子信息、集成电路等专业的重要基础。从学科自身发展来看,基础学科特别具有延伸性,比如基础学科融合形成的交叉学科是目前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基础学科与工程技术的结合等等。但无论是哪种交叉,基础学科始终是根基。所以说基础学科是创新的本源,也是大学人才发展的创新之基。

这也是今年国家为什么推出强基计划的原因。目前,不少人仍把它作为升学的一个捷径,这与初衷相悖。强基计划是对于原有基础学科人才选拔的一个修正,绝非升学捷径。

陈志文:自主招生是一个进入著名大学的“旁门”,虽然最多一年只招2万多人,但是大量的培训机构和中学将其视为捷径,极力地要从这个门挤进来。自主招生取消,培训机构是最不乐意的,就一直宣称这就是新的自招。各个中学也来不及转换轨道,惯性延续。我在很多公开场合表达过,强基计划不是自主招生的升级版。

李浩:是的。有一些微信公号通过注册尾号预测了一下今年强基各校的报名人数,其实这个很不准确。因为学生只有在注册后才能看到高校的招生计划和要求,考生不准备报考的时候就会换其他高校再进行注册,因此注册尾号是远远大于有效报名人数的。以南大为例,其实有效人数只有1.3万人。但是这个数字也是太可怕了,或者说不是我们想看到的情况。

刚才我说,强基计划是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选择的一种修正,不是趋之若鹜的升学捷径。只有当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才会考虑自己是不是真正喜欢基础学科。当学生真正定位在学科志趣上选择大学和专业时候,强基计划的报名人数才会趋于理性。

疫情之下,招生工作正在转型

陈志文:今年,疫情之下很多工作都有变化,南京大学今年的招生政策、招生工作有哪些新的情况,和往年有何不同?

李浩:整体来看,疫情和南京大学的招生政策没有显著的关联,但是对招生工作有很大影响,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各高校都很重视生源质量和招生宣传。受疫情影响,很多的线下宣传都变成线上见面和互动。所以今年各高校招办主任都成了“网红”,这是今年招生宣传最大的变化。第二,特殊类型招生做了较大调整。国家在3月份针对疫情防控要求果断出台指导意见,南大未开展的特殊类选拔测试全部延期到了高考后。从7月11号到18号,我们忙着各种类型的招生,每天都有一个类型,而且很多类型从线下又转到线上,这对我们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陈志文:是的,之前特别类型的招生在高考之前基本都结束了。

李浩:对,近期对于我来说特别煎熬,疫情防控和招生工作一直在双统筹、双推进、双落实。其中有三项重要工作。第一,刚刚结束的特殊类型招生。第二,高考评卷任务。南京大学一直承担江苏省高考六门选修科目和五个语种非选择题部分评卷工作。第三,招生季宣传。为了给考生家长提供更准确的一对一的咨询服务,我们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做法。

今年招生政策的特点是七个字“一增一调一延续”。“增”就是招生总规模增加50人,并通过强基计划在各省份各类型招生总量的基础上做加法,让更多考生到南京大学读最好的本科教育。“调”就是根据新文科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需要,恢复了汉语言文学的单独招生。“延续”就是继续实施大类招生培养。今年新成立的新生学院和本科生院两大机构,将进一步强化学生知识的宽厚基础,增强学生多元发展的选择能力。

大类招生专业二次分配志愿满足率90%以上

陈志文:大类招生后专业的二次分流主要的尺子或者标准是什么?这是家长和学生最关心的。

李浩:谢谢陈老师,您问到了关键点,也是我们非常愿意介绍的。南京大学2017年做大类招生培养联动改革,仍然是按照“三三制”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的,即专业准入是专业分流的重要规则。考生可以通过我校教务处网站看到,南大每一个专业都有一个专业转入标准,非常明确。比如,电子信息科学的相关专业,包括集成系统和集成电路设计,学生在大学一年级选择《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和《电路设计》三门课程中的任意两门并获得5个学分以上,就可以申请转入。有些热门专业的课程可能一次难以选全,但是没关系,只要坚持不懈、合理规划,大学四年一定能让你学如所愿。

陈志文:就是用心做好学业规划,好好学习,你基本都可以实现你的专业转换和调整。

李浩:是的。启动大类招生培养联动改革后,先后三届学生经过一年大类培养后分流到专业的一志愿满足率都接近92%,前两志愿满足率超过97%,这是同期开展大类招生的高校公布数据中最高的。

新高考省份的考生填报志愿更要坚定志趣

陈志文:您对新高考地区考生志愿填报有什么建议吗?尤其山东省今年的考生量就超过了所有的高考地区,你有一些什么建议?

李浩:山东选择新高考,选择“院校+专业”录取模式是非常有勇气的。山东是南京大学等高水平大学非常重要的生源基地。我们在山东“不限选科”专业4个专业,“限选物理”7个专业,这意味着原来的文理两条录取分数线变成了11条录取分数线,这对南京大学和山东考生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但是我觉得往年的参考还是有意义的,但一定要做好保底方案。

新高考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机会,这种选择不仅是高二的科目选择上,在考生报考的时候也有了更多选择,具体体现在志愿填报数量上。在新高考提供更多选择空间的时候,考生一定是要坚定志趣,明确所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孰先孰后。

陈志文:总结一下,从你的角度看,新高考地区的志愿填报和老高考的核心区别,首先是实际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但是反过来,考生要想清楚,到底是学校优先,还专业优先,同时做好保底。这些都是新高考尤其要注意的。反倒是专业没有那么多的纠结,因为都是大类。

李浩:是的,正如刚才我们分析到的高水平大学进校之后的大类招生专业的二次分流,学生的专业选择路径还是很多的,甚至读研究生也可以调换专业。

陈志文:但是四个新高考地区有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没有任何历史数据、分组数据可以参考,只能大概参考以前的。
李浩:对。北京、天津、海南,按照“院校专业组”来进行录取,实际上和最初的文理录取非常接近。南京大学设了两个专业组,一个叫“不限选科”专业组,一个“限选物理”专业组。这两个专业组与原来文理分类录取略有不用,因为“不限选科”专业组可以接受任何选科组合,包括传统的理科生。所以,对于这三个省市,新高考不是骤变,往年的录取情况还是具有一定参考意义的。

根据浙江、上海的经验,高水平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与往年差不多,但新高考对普通院校的影响比较大。普通院校的热门专业会异军突起。所以新高考,尤其是录取模式会倒逼高校去更注重人才培养,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学科建设。

陈志文:当前的新高考改革本质是按专业填报志愿,就迫使学校不得不放弃以往大而全的路径,必须推出自己的特色专业,这一点对于普通院校来说尤其要注意。

考生志愿填报可按三种类别做选择

陈志文:刚才说的是新高考,对全国其他地区考生的志愿填报,请问您有什么建议或者意见?

李浩:首先,大家在权衡高校和专业的时候,要在尊重志趣的基础上多做长远规划。尽量选择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因为现在高水平大学接受推免研究生的时候,很重视生源是否是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本科进入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就读也更容易获得推免研究生的资格,可以在未来的研究生阶段更好的提升自己。

其次,考生需要真正明确自己的志趣。本科阶段是通识教育、探索志趣、打牢基础的阶段。其实专业只有办学水平高与低区别,没有冷与热之分。同样,未来发展其实和专业也不是必然相关,而与学生优秀程度强相关。对于兴趣迷惘的同学,我建议尽可能选择一所注重夯实基础的综合性大学,为后面发现兴趣后的个性发展、自主成长打开无限可能。对于兴趣爱好明确的同学,我建议遵循你的志趣爱好,不要跟风盲从、一味追逐热门。因为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来看,比如理工类专业,越是热门专业约强调数理基础,往往学生入校后产生认知反差和学习挫败,很不利于未来的发展。

简介
李浩,南京大学招办主任
关注更多高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