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周建华
2012-2022

访

本期嘉宾
专访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校长周建华
“对话十年”系列访谈
周建华
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常务副校长、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校长
ZHOUJIANHUA
周建华
周建华,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常务副校长、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校长。

本期嘉宾

主持人

CHENZHIWEN
陈志文
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高原上起高峰!办成一所以航天为特色的科技学校

中国教育在线
+ 关注

人大附中是可学的!人航目标:办成一所以航天为特色的科技学校

陈志文

周校长,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实际上是党的“十八大”以后考虑启动建设的。当时为什么考虑建设这样一所学校,初衷或出发点是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或者目的?

周建华

是的,党的“十八大”以后,北京市有一个优质教育资源扩增工程,想释放或者说新建更多的、优质的学位,这是一方面。第二方面,我们学校对面是军航部队,中国航天员大队、航天员中心都在这儿,当时航天人也迫切需要一所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在大漠戈壁里的发射场,我听航天人说过“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在他们看来,献青春、献终身都无所谓,但子孙后代如果在大漠戈壁里也能读一些书就更好了,但实际情况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差距还是比较大,他们希望能有“家门口的好学校”。

提出航天城学校建设以后,当时部队有海淀几大名校可选择,到底是委托哪一家来办,他们跟海淀区教委反复磋商。原本人大附中就承担着政治任务,保障上太空的航天员子女的教育,因为有这样的基础,大家比较熟悉。他们对人大附中的教学质量、以及我们对教育的情怀和坚守也比较认可,所以最后决定让人大附中来承办这所学校。

从海淀区教委的角度来说,海淀北部原来的优质教育资源非常薄弱,从教育生态来讲,海淀教育是“南强北弱”,要改变这个生态,需要有优质学校到这来,种下优质的资源。

几方面综合考虑,才有了我们这所学校的诞生。这个学校选校长时,当时我任人大附中的党委书记兼副校长,当时教委的领导找到刘彭芝校长,想让我来兼这所新学校的校长。我当时心里有一个想法,也跟刘校长交流过,就是我在人大附中时,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交流的时候好多同行都感慨,“人大附中办得确实非常棒,但是我们没法学,原因就是你们生源也好、老师也好、条件也好,我们学不了”。

但我觉得人大附中是可学的。我觉得我如果兼这所学校校长以后,在一所全新的学校,怀揣着人大附中的思想,用在人大附中形成的管理理念、管理能力,要是能尽快地办成一所新的优质学校,这也可以证明人大附中是可学的!

陈志文

用实践来回答到底可以不可以学。

周建华

对,我想所谓“不可学”,可能是一些外在的东西;可学的,可能是相通的办学育人本质规律的一些东西。

陈志文

2015年当时的一个出发点是教育资源的均衡,让一些名校去输出自己的优质资源,达到教育资源均衡的目的,以及服务航天人。今天回头看您当初的目标达到了多少?具体的指标有什么?

周建华

现在回想,我觉得还是比较好地实现了目标。您刚才问的一个问题我还没有回答。比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也有中小学,那个地方也叫东风基地,有东风中学、东风小学。我们在去年启动了跟他们的联合教研,两周一次对他们进行线上教研,我们的老师把学校校内备课组教研的成果跟他们来分享,这样对他们也是一个辐射。

另外从我们的办学质量来看,绕不开分数这个话题。今年我们第一届初三毕业了,我们当时给这一届初三定了一个目标。现在来看,应该说我们很好地完成了这个目标。周边的老百姓包括航天员中心政治部的同志刚刚来校,看到这个成绩都非常振奋。

陈志文

大家是很忐忑的,因为新学校类似于小白鼠。

周建华

对,我们这个校区是2019年启用的,当时的初一就是你愿意来我们就收。现在无论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我们的增值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陈志文

教育综合评价改革里讲的增值评价。

周建华

对,因为实际上还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也比较客观,学校是在一定的基础上去发展的。

陈志文

从您到航天城学校这些年来,在航天城学校里您有什么新的收获?和在人大附有什么不一样?

周建华

自媒体上有好多对人航的评价,比如“人航的首届中考表现让人惊奇”,“让人振奋”,用惊奇甚至奇迹这样的词来描述。实际上,我觉得我们走的是一条比较科学的,或者说符合新时代办学规律的一条路子。我们当时对办学有一个顶层设计,就是要回答“我要办什么样的学校”,也就是办学目标。

办学目标又分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长期目标上,我们也有豪情壮志,就是要力争将来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学校。为什么要定这个目标?因为我们的航天现在是国际一流的,我们要支撑航天人员心无旁鹜地去搞科研,要解决他们孩子教育的问题,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近期目标是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比如说3-5年,成为“新优质学校”,新就是办学理念新,优就是办学路径优,质就是办学质量高。

我在人航这几年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两个轮子”,一个轮子是课程,一个轮子是老师。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也是学校核心的竞争力,在人航我们用了3-4年时间,构建了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的“三航课程体系”。三航就是自航、领航、起航。起航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它的功能主要是夯实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这个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和校本化的实施和拓展。比如小学语文,六节课学的内容,可能我们五节课甚至四节半课就完成了,接下来我们怎么干呢?就做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拓展,国家课程我们开足开齐,不减课时、不赶进度,校本化拓展方面我们加了古诗词的诵读,还有中文绘本阅读;英语,我们也增加了英语的绘本阅读;数学,加了数学游戏;科学,我们加得更多,因为北京孩子的科学基础好,尤其是航天科技人员的孩子,讲起航天知识来一套一套的,有的可能比我们老师都强,因为孩子在家里从小就接触这些内容,耳濡目染。

陈志文

和人大附相比,人航现在有小学,是十二年全学段学校,为你们打通人才培养提供了非常独特的环境,所以有更多的施展空间。您以前是中学校长,现在加了小学,而且是六年时间,这跟大学讲贯通培养一个道理。和中学相比,现在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区别呢?

周建华

这里实际上要从教育学和学校管理的视角来分析。从教育的角度,为什么抓课程,因为对于学生成长来说,课程就是养分,就是营养餐,学生吃什么长什么,所以课程解决了“吃什么”的问题。餐怎么配比才是营养的?刚才我讲的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这里我们在两点上动了大动作,一个是内容一个是方式。

内容上,比如小学科学课程的《植物是活的吗》,国家课程只要知道这个植物是活的就行了,但是我们让学生知道植物生长的要素是哪些,这就是内容的拓展。方式的拓展上,让学生自己种一株多肉植物,这就把劳动教育也融合进来了。再比如二年级学宇宙科学,讲太阳系八大行星,我们给孩子们八条轨道、八个行星,让孩子实践,把相应的行星放在对应的轨道上。这样可以直观地看到轨道的远近、行星的颜色、行星相对的大小,这比死记硬背要好多了,学生学得很轻松。

再讲一个我印象特别深,让我感受这条路走对了的小故事。原来“双减”前,我们一年小学生刚入学只上四天半的课,星期五午饭后一年级的小朋友就放学了。有一个周五中午我在校门口,一个小女孩儿放学,她跟我说:“校长,你今天下午不应该让我们放学,我这个星期过得很不快乐。”我问“为什么呀”?她说:“回家多没意思啊,给我们再上两节科学课,再上两节美术课,这个星期就完美了。”所以,这就证明我们的路走对了。

再讲一下我们在美术课上的改革。现代学校发展首先要解决教什么,同时再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再往后就是为什么要教这个,要教到什么程度。我们原来讲叫心灵手巧,但是美术教学我们倒过来,是“手巧促进心灵,教育解放心灵”。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六大解放”思想,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时间、空间。后来我们确定了美术的教学指导思想叫“我手绘我心”,经过钻研形成了现在的主题教学。

陈志文

我发现您讲了很长时间的艺术教育,为什么?

周建华

是,我对艺术特别重视,我跟老师们说过,艺术和体育是每个人一辈子的课程,数学、物理、化学有的人可能学到高中就不学了,因为将来他不考这个专业,就扔掉了,但是艺术、体育,是每个人一辈子不会扔的。更重要的是,艺术能够带来一种性情的陶冶,让人有情趣,而且艺术对我们现在紧缺的创造性人才的思维方式培养有很大的促进。

陈志文

数学也罢、物理也罢,或者其他的科学讲的是体系和逻辑,但是艺术恰恰是跳脱理性的。

周建华

对,是一种创造性的。

陈志文

它对所谓的创新思维有激发效应,最近这二十年来,很多理工科高校都建立了设计为主体的艺术专业,原因也在于这。我见过很多科学家在意和重视的就是艺术。

这是艺术,说到体育,您刚才说很重视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西方教育理念里极其重视体育,您怎么理解体育对人的教育的意义?

周建华

体育首先能带给人一个强健的体魄,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健康的体魄一定跟养成了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是有关系的,在这个习惯的培养当中,会调动他的机能。更重要的是,这个习惯必须在中小学打下基础。当你在生活、工作、科研当中,遇到难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去运动一下,运动可以分泌多巴胺,让人舒服舒畅,可以把负面情绪释放掉。这对于促进对人生的顿悟、对科研的顿悟、对情感的释放都是非常有好处。

陈志文

体育能强身健体之外,还特别能淬炼人的韧性,如咬牙坚持的毅力,还有面对挫折的能力,因为体育就要比赛,输输赢赢是人生常态。

周建华

是的。还有就是规则意识,体育比赛是大家在共同的规则下公平地去竞争。每当看见孩子们跳绳,我心里就美美的。我经常跟孩子们说,你们只要能跳得动就跳,如果能坚持一辈子,那你的身体一定会很好。

陈志文

对,像航天员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是不可能的。刚才艺术您讲了很多,那么体育教育上您有什么突出的一些办法在推进?

周建华

体育上,我们每天硬性的要求就是一课时,从小学到初中,都是每天一课时。实际上在小学,不是每天一小时的概念,像早晨大课间是35分钟,下午大课间30分钟,这两个加起来就65分钟了,然后每天一节体育课40分钟,到了下午3:30-5:30课后服务,小学体育类的选修课和社团占一半,如果孩子选一个40分钟的课,这加起来就145分钟了,所以一天下来我们的孩子投入体育运动少的都接近两个小时。

陈志文

那回头来说,航天城学校有什么样的特色或者特点?一听见学校名字,我们本能地就会想到航天,进一步想,应该是一所特色的科技高中或者说科技学校?

周建华

我们在办这所学校的时候,确立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叫人文立校,就是让孩子们在学校的生活有很好的人文氛围,很快乐,有多种选择,学得很轻松,学习效果也很好,老师们在学校也是舒适的、比较自由的,特别是老师的个人专长能够得到释放。

第二步就是科技强校,因为我们周边的科技资源,特别是航天科技资源非常丰富,所以正如您所说,我们学校未来就是要办成以航天为特色的科技高中。首先,作为一个科技高中,就要提升学生科技方面的素养,一是学术方面的素养,一个是动手实践方面的素养。

然后是航天特色,我们在打造科技特色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载体,因为现在强调的是解决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问题。比如说能不能做农业科技?也可以,但是我们会受到限制,因为我没有大量的试验田,没有大量的培养皿。但我们周边有这么多得天独厚的航天科技资源,这既是我们的载体,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还有情感文化的资源。另外,我们不是要把所有的孩子都去搞航天,而是通过航天特色,培养科技素养,为一些孩子们未来搞科技工作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第三步就是学术名校,这个“名”是一个动词,就是让学术使得学校出名,所以我们要培养更多的学术名师,提升学生的学术底蕴,在科技为特色的同时,能够有一种学术的思维。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拔尖人才需早期发现、早期培养

陈志文

既然定位是一个以航天为特色的科技学校或者科技高中,那又绕不开一个话题,就是所谓的拔尖创新人才,我记得原来人大附中就有一个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在今天的大形势下,对这方面人才的理解又是不一样的,今天回头看这个命题更紧迫和重要。您怎么理解?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我们又怎么去选拔培养,或者说需要什么样的选拔培养渠道?

周建华

这确实是我们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有外来的“卡脖子”的压力,实际上最拔尖的这批人,最拔尖的技术上,我们还是被人卡了脖子。

陈志文

其实中美博弈现在很明显,不再讲科学无国界、教育无国界,美国现在就是带领西方围堵中国,表面上较量的是贸易、是技术,背后是技术人才的博弈。所以去年中央专门召开人才工作会,强调要加强自主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有忧患意识。最后真正的较量其实是解决刚才讲的“卡脖子”的问题,说到底就是拔尖人才的较量。

周建华

关于拔尖创新人才,首先是创新,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进行创新实践,但作为人才的话,一定要有创新的成果,这个成果为国家、为民族作出巨大贡献,解决了世界级的原创性创新问题,成为世界上这个领域、这个学科的领军人物,这就是拔尖创新人才。

陈志文

那基础教育应该干什么?

周建华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说能突然就拔尖的。

陈志文

这点我特别赞同,我非常反对有些人讲,拔尖人才都是到大学以后的事儿,不是基础教育要负责的。

周建华

如果把人才比作宝塔的话,拔尖人才就处在宝塔尖,如果宝塔的基础只有这么点大,能垒多高?我们现在要很尖很尖的话,基础一定要打扎实。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通常提的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早期培养。在基础教育阶段要慎提拔尖和创新人才,因为第一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能叫拔尖,第二,他也不是已经成为人才了,因为他还没有贡献,要人尽其才,才能成为人才。

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既要发现又要干预。第一,这个孩子有没有远大的志向,这是非常重要的。有研究调查发现,大概只有3%的人很早就找到了一生的志向,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这些人都是大师级的。当然也有一些大师,在早期是很愚钝的,天资没开。这两种人我们都要去发现。

我们现在选拔的通道比较少,怎么去发现,实际上就是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我在人大附中跟着刘彭芝校长也做了二十多年的研究,实际上发现靠什么?靠给孩子们搭建平台,发现靠尝试。一所学校哪怕不是面对拔尖创新的人才培养,也一定要让孩子有足够的尝试各种活动的机会。我们人航学校周边是没有培训机构的,因为像艺术类如交响乐团等我们都是学校来教,学校买单,不让家长花钱。为什么?就是让孩子们充分地去尝试一下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我经常讲,人才有两种去向,很多的大师都是早期发现,早期得到培养,在中学就脱颖而出,在大学又跟对了大师级的导师,然后成为这种人才,钱学森就是典型的例子。还有一种,就是现在祖国建设面广、量大的,就是原来说的,“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把最坚实的素养打好,干这个也能干得很好,干那个也能干得很好,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大师级的拔尖人才早期培养方式,我总结了几个要素,第一是理念,这些人可能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坐就是坐的,站就是站的,或者老师讲他就乖乖地听,讲课时他可能漫不经心,但是你一问,他讲得比你顺,他其实在思考。第二,他表达出来的东西可能并不是你老师想要的答案,碰到这样的孩子,一种是调皮捣蛋,也可能这个孩子有纯粹的才华,需要被唤醒。

第二是课程,我们有没有足够的课程让他去尝试,当他发现这方面感兴趣以后,我能不能跟进,他学完了,更高深的来了,比如说一级课程完了二级,二级完了三级,三级解决不了,我把他送大学去,跟大学联合培养。

第三是教学方式,现在老师讲学生听,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是对这些孩子来讲,这种方式是最次的方式。对这种孩子最有效的培养方式,是给他一个驱动性的任务让他去研究,他碰到困难了,言简意赅地告诉他应该去读什么书,自己读了以后想办法解决。人大附中的那些最拔尖的孩子,在奥赛等各个创新领域取得成绩,比如拿到因特尔国际中学生大赛金奖的,都是这种孩子,都是这种培养方式。

第四是评价,这些孩子如果你用分数去评价他,不灵的,他的某一方面才华你发现了并培养了,而且将来跟大学能够有效地衔接起来,大学读完以后跟用人单位再有效地衔接起来。

陈志文

我追问一句,在中国,我们的评价,尤其是涉及到升学、就业公平等,很多评价不由学校来定。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周建华

我们学校就是客观地呈现孩子的表现,比如说分数,实事求是地呈现,但是这个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对科学的追求,已经表现出来在科学方面的禀赋和能力以及他取得的成果,包括我们对大学的建议,我觉得这是可以评价的,而不是用公式化,该生如何如何,或者说请见分数。

升学率与教育理想是可以平衡兼顾的

陈志文

谈到这儿就绕不开一个敏感的话题,就是社会上对一所学校的评价,就是升学率,现在好的学校已经不讲升学率,因为人人都能上大学,讲的是清北率等等。您有没有这方面的压力?在全面推进或者落实您认为的教育理想中,您如何兼顾这种平衡?

周建华

我做老师的经历比较特殊,我在中国江苏最基层的乡镇中学工作过十年,然后到了苏州,在苏州实验中学工作六年,接下来是在人大附中,到现在已经工作了二十一年。农村的、城市的、首都的学生我都教过,也就接触到了各种层次老百姓的需求,我觉得不论是在农村在城市还是在首都,实际上升学是第一需求,首先孩子要考一个好的大学。

在中国来讲,到目前为止高考还是相对最公平的一种选拔人的方式。当然现在高考也有一些被诟病的地方,实际上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考试内容,一个是考试方式,考试结果的应用就是综合评价,现在叫“两依据一参考”,这个参考如何真正地发挥价值。

对于办教育来说,有的校长说过,“没有分数,过不了明天,只有分数,就只有今天”,分数很重要,公众经常把办学跟分数对立起来,我觉得是不可取的。

分数考试有一套非常透明、非常公开的规则,大家都在这个规则下,我觉得这是有一定难度的基础动作。刚才我们讲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有相当难度的高难动作。基础动作,就相当于大家都必须选的一个必选动作,拔尖创新人才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自选动作。我觉得这不是矛盾的,实际上还是回到“我们教学到底为了什么”上,我们办学校、搞教学、搞教育,无非要关注学生两个利益,一个是近期利益就是升学,一个是长期利益就是他未来发展的后劲。

我觉得好的学校,这两个应该是平衡的,是可以兼顾的,也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的。在校短短几年,我们可以影响这个学生一辈子,影响民族上百年。实际上怎么去兼顾?还是几个要素,第一个知识,第二个技能,第三个能力,第四个素养,如果现在还只教知识,那肯定应对不了现在的考试,光教技能也不行,光培养能力,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现在强调素养导向,素养导向跟能力导向的根本区别就是在于,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陈志文

今年数学高考题第20题其实就是考这个,如何用数学解决现实社会中问题的能力。

周建华

对,从现在来看,高考已经向这方面转了,中考现在讲的是两考合一。高考很明确,选拔性考试,用这个核心素养来导向,但中考现在是把合格考,就是学考和高中选拔性考试合到一块,本来这两个应该是平衡的,但现在显然这个天平对毕业合格性考试加重了砝码。

陈志文

说到这,您如何评价今年高考的数学题?

周建华

今年高考数学题(全国卷)有一定难度,好多孩子都说考哭了。高考试卷实际上是有规律的,从测量学上来讲,难度系数在0.50到0.55的时候选拔性最好,也就是说100分的试卷,平均分是50分到55分的时候,选拔效果最好。今年高考的分析数据还没出来,我觉得大概是在这附近,所以带给考生的普遍感受不好,主要还是不熟悉了。但其实,家长如果真的了解中考高考的话,分数不起决定性的作用,起决定性的作用是位次,分数只是一个表征。

比如今年北京中考普遍高分,家长一开始拿到分数可能很高兴,然后知道其他人的分数可能又很不高兴了,其实不变的还是位次。

陈志文

今年中考高考特别突出,明显今年高考数学命题的方式或者方向变化是很大,反模式化,不再像过去只要熟悉,上来甚至不审题直接下手做题,今年肯定不行了。

周建华

对,我觉得学校校长、老师以及家长,对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还要做适度的了解。刚才我讲了,第一个考试以素养导向来考,第二个呈现是以情境来呈现。这个情境其实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里面说得很清楚,比如说数学考试情境有三种,第一种叫数学课程学习情境,第二种叫数学探索创新情境,第三个生产生活情境。但是可能很多老师还在第一个情境里打转转,还是课本上那点东西。但课本只是一个知识载体,只学知识,学生肯定就会出问题。

陈志文

要立足于课堂又超越课堂。再问和这个关联的一个话题,今年不止北京,全国都以初中学业考试水平替代中考。您怎么评价?

周建华

在调整的过程当中,我觉得今年有两个特定的背景不得不考虑,第一个是“双减”,第二个是疫情。

在疫情和“双减”的双重背景下,孩子们到底学得怎么样?这和以往在学校里线下学习还是有区别的。特别是对初中孩子来讲,疫情下在家线上学习的效果,肯定比在学校线下学习的效果要弱一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弱到什么程度?没有证据。所以,这也是命题人员包括考试院,根据经验定的一个基准线,结果一测,发现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弱,因为考的分数在这。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说,疫情期间孩子们的复习和学习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差?那么明年可能又会适当调整试卷的难度。

评价引导教学,教学又直接地给评价提供了证据,这两个是互相促进的,也是一种互相平衡的过程。所以我觉得不要说今年中考考试容易了,就急于把教学也调整了,将来到了高中,高考还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第二,降低了绝对难度,学生就会学得很好吗?就会减轻他的负担吗?就会减轻他的焦虑吗?

陈志文

我不认为。

周建华

对吧。什么能调动人的积极性?什么让人觉得兴趣盎然?绝对不是我看一眼就会了,肯定是具有适度的挑战性的任务。

勿误读“双减”政策,对家长来说“鸡娃”不如“鸡自己”

陈志文

如果简单从“双减”角度来讲,“双减”不是降低教育质量的标准和要求,不是去迎合考生和家长。“双减”政策开头就强调,让学生的学习回归校园,提出“提高校内教育教学质量”,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和家长的更高教育质量的追求和多样化教育需求。注意,并不简单是做减法。

周建华

它减的是过重的负担。

陈志文

对,减的是多余的课内作业负担、多余的课外辅导。如果简单地进行“减”,是对“双减”的误解,误读。到今年7月21日正好是“双减”一周年,这场“双减”改革对整个中国教育来说意义极为深远。您如何看“双减”政策给基础教育带来的影响?从您所见,成效如何?

周建华

从这些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的文件来看,可以发现,从原来宏观的到中观的,再到微观的,到现在“双减”这么重实际的一个政策。不减不行,为什么?因为学生过重的课外培训负担,培训机构实际变成了教育的第三类学校。

“双减”在学校,我们理解是三个方面,第一要让教育真正地回归校园,回归学校。第二,要让学校真正地回归育人,让学生真正地回归成长,而不是只追求分数,这就要减弱或消弭社会的功利性。第三就是解决学生应试化的学习。所以在落实“双减”时,我们提出来一方面是“减”,减的是不必要的负担,另一方面是“提”,提的是教学质量。

在“双减”前,我们学校实际上在课内、校内就提供了足够的服务,当时我们提出,校外问题,校内多想办法解决;课外问题,课内多想办法解决,就是要让学生在校内学会、学好、学足。您看我们人航学校周边没有培训机构,因为我们校内供给的比较多。

陈志文

这是我们所希望的“双减”的目标,但是很难解决的,是家长的需求问题,这个是错位的。在对更高教育目标追求中,一些家长更重视的是文化课成绩本身,对名校的追求,具体就变成对分数的追求,所以老百姓创造了一个词叫“鸡娃”,海淀家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对于很多家长的教育焦虑您怎么看?我们如何化解这些焦虑和追求?

周建华

在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情结,中国父母都是模范父母。家长们希望孩子在学业和事业上都成功,这是人之常情。从积极的意义上讲,也是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

但是,家长的这种焦虑必须正视和解决,不能总想通过外在因素在竞争中赢得优势,走一条捷径。孩子在学习与成长上,从来就没有捷径可走。

这里,我讲两个观点。

一是“鸡娃”不如“鸡自己”。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您自己不优秀,如何要求孩子优秀?您自己不读书,如何要求孩子读书?您自己不奋斗,孩子怎会奋斗?

二是把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小学阶段,家庭教育重在陪伴;初中阶段,家庭教育重在尊重;高中阶段,家庭教育重在放手;成年阶段,家庭教育重在欣赏。

陈志文

我们讨论家教本质也是在配合“双减”,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解决家庭的教育焦虑。我经常讲,如果你是一个自信的家长,就不必为孩子焦虑,因为不用扬鞭自奋蹄,最优秀的孩子绝不是培训出来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周建华

所以要让孩子积极进取,家长就干两件事情,第一个给他心灵上装一个发动机,他知道积极进取,那首先家长也要积极进取,第二,送给孩子一生最好的财富,就是培养他好的习惯。

数学是学科之母,养成用数学思维思考的习惯

陈志文

您是数学老师出身,您怎么看数学的价值和作用?您怎么看这几十年来我们在数学上的课改?20年前的孩子一周要上6节数学课,现在的孩子一周只上4节数学课,近几年,有不少一线教师反映发现学生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水平呈下降趋势。为国育才,我们的课堂教学该如何变革?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周建华

数学其实就关注两个东西,一个是数量关系,一个是空间形式,就是数和形。数学对人的最重要的作用,不是数学知识,而是通过学数学对人的理性思维的深刻影响,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差异看规律。碰到一个新的问题,第一我要明确解决什么问题,第二我要调用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然后再对比,当下的条件跟这个对应碰撞,假如有三条路,哪一条路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

陈志文

所以说数学是科学的语言,数学被称为学科之母。

周建华

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原著写到最后要讲哲学道理,举的全是数学的例子,它有深刻的哲学思维在里面。它最大的作用就是思维。

我在教学当中的体会,就是数学教学有三种思维,一种是数学家的思维。好多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只看见数学知识,看不到知识背后的数学家的思维,这个问题怎么提出来的,怎么去解决,解决以后对思维发展有什么作用。

第二个就是数学老师的思维。他要通过钻研教材领悟到数学家的思维,老师首先要跳起来,领悟数学家的思维,领悟好了老师得趴下来,跟学生处在同一个层次或者比学生思维层次还要低一点。我提出来叫“模拟发现”,就是把当年数学家发现这个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模拟走一遍,因为科学的思维规律是相通的。

我把“模拟发现”也总结了三个词,第一个叫简约,科学家发现这个东西用了三百年,我们可能在20分钟内要完成这个发现。第二个要有适度的歧路,如果把它弄成一条路,学生从头到尾就只会走一条路,那将来学生一条路都不会走,你要有一些岔路。最后叫捷径,适当地缩短这个发现的距离,属于对原发现的再发现,然后放手,让学生再去思考。

至于说课时的问题,课时永远没有觉得够的时候,就好像高考,明天不考你一辈子都没准备好,考完了这个事情就结束了。所以课时实际上就看你怎么用,如果老师讲学生听,你永远不够用,但是如果说让学生能够掌握举一反三的方法,掌握最核心的思想、最核心的概念,自己学会去生长了,那就够了。

陈志文

如您所说,数学极其重要,基础学科极其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专门推出了强基计划。

这十年我国基础教育取得巨大成就,高原上将再造新高峰

陈志文

高等教育讲高原上建高峰,我们基础教育实际也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您从人大附到航天城学校,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一个高原上建一所特色的学校,再起一个峰。这典型地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阶段。从您的角度来看,回顾这十年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您最大的感悟是什么?有哪些心得体会或经验可以分享?

周建华

基础教育这十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个进步首先表现在我们的平均教育水平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当然这十年里绝对有前面的基础,所以我们的优势是知识扎实、技能过硬。我们学生的基本功都很扎实,这是全球公认的。但同时我们又看到不足,学生的付出巨大,兴趣淡化,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足等问题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从家长角度来看,我们这十年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现在要解决“上好学”的问题,这个“好学”,就是好学校。

陈志文

不再是简单地看成绩,而是有什么样的特色。

周建华

对,最根本的,实际上是好学校。我觉得,把好学校的支撑因素直接呈现给家长,就是好老师,因为课程、教学都要靠教师去支撑。这十年,我们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也在提升,特别是近几年,看到一个可喜的现象,选择教师职业的人越来越多了。

陈志文

尤其很多著名大学的毕业生。

周建华

对,最高精尖的人才投身基础教育,原来被认为是一种浪费,我觉得教育科学可能不比那些自然科学攻关来得容易。

陈志文

把中小学教育低端化的错误观念纠正过来。

周建华

对,我再举一个例子。我们学校一位生物老师是博士,去年疫情期间,也是“双减”期间,他在教学上有一个内容拓展,叫“舌尖上的发酵”,就是让学生去做葡萄酒、做米酒,还有人类微生物组计划,观察人类的溶瘤细胞,就是能够把癌症溶解的细胞。

这个老师还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单元的大作业,把市场上的洗手液,买回来对它的效果进行测评。我们实验室有培养皿,学生先采个样本培养,然后用洗手液洗手,洗手完了再来采样培养,结果学生把两个培养好了以后拿出来看,第一眼说,“老师没用啊,这个细菌还是那么多啊”,老师说“你观察得不够”,孩子们再仔细一看,细菌剩下的形态形状差不多,其他小黑点、小黄点、小红点不见了,都变成一种颜色了,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对那些细菌都有抑菌效果,就对这一种没用。学生就很感兴趣,追着老师问,这是什么细菌?老师再带着他们查文献查资料然后做研究。后来送到旁边医院一化验,是大肠杆菌,结论就是洗手液对大肠杆菌没有杀菌效果。老师反过来告诉孩子们讲卫生很重要,这样学习孩子们很感兴趣。教学内容和方式改变了,学生学起来很轻松,自己动手做、大家一起讨论比较,不用死记硬背,反而记得清清楚楚。

而且刚才提到的文献都是英文的,是自然科学杂志2019年的文献,这个老师是清华的博士,她有读前沿文献的习惯,可以把细菌和真菌有关的知识介绍给学生,学生也很感兴趣。也不是说是个博士就能这么教,这位老师之前在小学教科学,在小学做内容拓展、方式拓展,已经有了那样的经验,等到中学教生物的时候,把这个经验用来再处理这一部分内容,上课质量跟单纯讲几个概念完全不一样。

陈志文

这种老师对孩子从小的启示性作用非常大。

周建华

对,美国教育家杜威讲过,“如果你用过去的方式教学生过去的知识,就是扼杀学生的未来。”所以我们现在要用现代的方式,教学生过去的知识,也得教现在的知识,解决当下的问题,才有可能面向未来,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理念、追求和实践。事实证明效果还是很好的。

陈志文

最后一个问题,这些孩子都完整地经历了三年疫情。您觉得疫情对这一代人的影响是什么?带来了什么?

周建华

现在让我回答这个问题还相当具有挑战性,我只能从学习的角度来回答。因为疫情,让孩子们有一种别样的成长,因为原来都是在学校共同生活,这些孩子,2020年春天的疫情他们赶上了,2022年春天的疫情也赶上了,这两次加起来,接近于一个学期,初中三年总共六个学期,所以他们大概有六分之一时间是在疫情当中度过,在疫情当中成长的,我觉得有这样一个疫情下的线上学习,当他们回到学校的时候,会更加珍惜学校的时光,会发现在学习的时候跟大家一块儿学,一起讨论,一起合作,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从学习方式来讲,线上学习提升了他们的技能。而且,学生、老师,还有家长都认识到,老师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对教师的职业功能、专业价值也提出了挑战。

陈志文

我觉得也提醒这一代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平顺的日子不是应该的,在这种不平顺中,最后能战胜这些不确定的因素才会变得更强大。像今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实际就是讲疫情三年来,你的感受和收获。

周建华

对。

陈志文

您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周建华

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简称“人航”,我们继承和创新了人大附中的教育理念,用一种新的理念在办这所学校。这个“新”可能是内容和方式的创新,但有一条不变的,我们还是首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来回应“我要培养什么人,我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我们也有信心进一步把这所学校办好。

在把学校办好的过程当中,从之前、从现在开始,我们在爬坡的过程当中,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在带动其他学校一块发展。我们能把自己造成一个高峰,同时还要带动更多的学校再造出新的高峰,因为现在我们教育追求的是优质均衡,我们也愿意为这个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陈志文

在人大附中这个高原上,再造出新的高峰、新的模式。

周建华

对。

陈志文

希望你们能早日实现!

周建华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