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洛阳理工学院校长张锐

本期嘉宾

ZHANGRUI
张锐
张锐,男,汉族,中共党员,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洛阳理工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原千人基础研究领军人才,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教育部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

打造应用型高校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新典范

中国教育在线
+ 关注

全面推行“四个一”,实现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共融

中国教育在线

张校长您好,我们今天在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的现场,您也参与了相关的论坛,我们想就教育和科研等问题,听听您的看法和理解。去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意见》的出台为高校更高质量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指明了方向。在您看来,高校应该如何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科研?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张锐

谢谢。今天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学习了很多,也接触了很多前沿思想,尤其是关于如何自主组织科研工作。就我个人的理解,可以从两个层面入手,第一个层面是从政府的政策导向上,第二个层面是从具体的落地实施上。

从政府的政策导向上,如何提升我们在各个领域,尤其是一些关键行业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比如国家可以根据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的实际需要、未来发展,以及国内、国际科技发展的现状,自主设置一些指南性的领域。围绕目前“卡脖子”的一些重大领域,有意识地去引导全国的科技工作者,聚焦到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上,同时也加大在这方面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这是国家层面的管理。

第二,从高校管理的层面上,高校应该围绕着国家的战略需求,结合高校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以及高校所处地方的基本产业状况、各类资源状况、教育水平、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产业体系,有目的性地把学校的资源整合起来,服务于地方发展的需要。这样从地方落地的角度,能够瞄准国家战略,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自主、自发地进行科技创新。

具体到实践层面上,怎么启动?我认为作为高校管理者,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是平台建设,一定要构筑科技创新的平台;第二,要培育团队,一定要建团队;第三,一定要产科教融合;第四,一定要成果应用导向。

具体来讲,一要构筑平台,尤其是教学科研平台和创新平台。平台支撑,能够起到一系列的作用。首先,能够汇聚很多资源,把行业的资源,企业的资源,国家战略需要的资源融入地方高校。第二,平台能够汇聚团队,只有平台层次高了,才能吸引更多的高层次领军人才,比如说创新类、创业类的人才,到平台上发挥作用。第三,平台可以汇聚信息。目前国家的重大战略领域非常多,产业体系也非常丰富和完善。但是作为高校来说,没有那么全的学科专业布局,所以通过把所有的信息汇集到平台上,学校才能有针对性地对这些信息加以分析,结合自己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以及团队,引领当地的科技创新。通过平台的建设,有力支撑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有了平台上的资源、人才、信息的保障,学校就可以可持续性地、有组织地进行科研工作。

第二,要培育团队。科研要想出大成果,尤其是要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团队非常重要。团队的建设可以起到传承作用,传承已有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同时,在平台的支撑下,又可以不断去更新、去改进、去跟踪最新的产业需求和国家发展需求。

当然,团队建设也有一定的要求,我个人觉得要注重“五个聚焦”。第一,要聚焦领域,建团队不是把所有的专业全部囊括进来,那是不科学的。一定要聚焦领域,聚焦团队主导、服务的产业领域、学科领域。第二,要聚焦方向,一个小的团队将来再进行团队之间的融合,方向必须得聚焦。一般来说,团队的研究方向比较接近,研究成果的相近性、系统性以及科研成果的整体推进上,才能互相启发、互相促进。第三,要聚焦目标,团队建设目标首先一定要瞄准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需要,这也是科研团队应该承担的责任。尤其目前,我们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有很多新的需求,我们的团队一定要胸怀祖国,胸怀高质量发展等各类目标任务,这是大的领域。具体到小的领域,一定要围绕自己的学科专业领域以及科研方向,不断积累创新成果,立足于自主创新,而不是跟踪追随。

第四个是责任要聚焦。只有目标远大了,站位高了,才能引领团队的不断发展和更新。责任聚焦,首先,我们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做出团队的贡献,这是对终极目标的一种责任。第二,一定要为了学校的发展,因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是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我们必须把责任分解到团队上,来实现学校内涵提升和事业高质量发展。第三个责任是,团队自己要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们通过各类的科技创新活动,一方面服务国家的重大战略、产业体系构建;另一方面,作为学校,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我们一定要通过团队,通过科技创新活动,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及教学和科研过程,吸收更多的年轻人,尤其是学生群体参与到具体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围绕国家“卡脖子”的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与实践,接受一场实实在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说,完成国家发展的责任,完成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责任,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都应该是团队重点关注的。

第五个是精神聚焦,关于团队的工作作风问题。只要我们在目标的引领下,在责任的驱使下,不断发扬不服输的精神,我们就能时刻保持着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我们国家为什么面临那么多“卡脖子”的问题,因为过去在有组织科研方面做的还不成体系,还没有探索出更多的经验。现在通过有组织的科研,包括团队的建设,每一个团队成员都要想着履职尽责,完成目标,服务国家、服务学校。这样在科研过程中,遇到挑战性任务时,才不至于懈怠,才不至于退缩,才不至于面对那么多“卡脖子”的问题而畏惧。所以,我们一定要树立一种顽强拼搏、团结奋斗的精神。这就是团队的“五个聚焦”。

第三层面是实施层面,就是产科教的深度融合。比如高校跟企业,怎么才能深度融合?拿洛阳理工学院来说,我们推行了产科教深度融合的“四个一”方案,这也是洛阳理工学院长期坚持的举措。“四个一”方案要求每一个教学院部结合自己的科技创新团队,结合自有平台,结合专业学科优势特点,有针对性地接触一些企业。具体来说,我们要求一个学院至少跟一个国内知名行业企业,一个知名的校友企业,一个知名的地方企业,一个国内高水平大学进行深度合作。

这里的深度合作不是简单地建个实习实训基地。首先是人才队伍要共融到一起,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吸收到学校,学校设有企业教授岗。同时,高校的教授在企业设立企业技术岗位,这样队伍就融到一块了。

第二,平台要共建,刚才说到想有组织科研必须有平台,这个跟企业合作共建的平台,是一个有应用背景、应用需求,有依托产业的,实实在在的平台。在平台共建过程中,洛阳理工学院也跟合作企业联合出资,投入到企业中,共建我们的科技创新平台。这一点从长期的实践来说,效果非常明显。

第三是项目联合攻关。围绕企业现有的生产链,需要不同的技术方面的人才支撑。有的企业现在的产品结构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但面临未来的市场竞争,未来的产业需求,还需要不断的革新。比如说节能降耗,响应国家的“双碳战略”——到2030年我们国家要实现“碳达峰”,2060年达到“碳中和”。所以,围绕这些未来的需求,我们就要提前布局。把科研团队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环节,这样就对口解决了生产线的问题。这就是我们通过跟企业合作的攻关项目,来服务于产科教深度融合的具体举措。

第四,跟企业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的学生以“3+1”或“2+2”的模式,直接在企业的全产业链生产线上接受系统培训,而不是固定到某一个点上。这样他了解生产状况,了解整个的生产线,了解大国工匠精神。他会知道产业未来的提升要从哪些角度、哪几个领域、哪几个学科方向上来进行介入,他的知识面就拓展了,不仅仅是技术服务能力,他的管理能力、统筹规划的谋略,都会有所提升。这样一来,我们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是通过产教融合需要完成的职责。

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注重科教?因为产科教融合才能更好地服务产业提升。比如,对某一个全产业链来说,平台建设是一个大的领域,而团队建设则以小的方向为主,每一个方向跟其他学科的专业领域不一定融合得非常好,这个时候就需要从学校层面,组织不同方向的团队相互之间融合,这样全校的团队资源都融合到一块,跟企业进行合作,这就是产科教融合。相关学科、专业全部融合、全面融入,这才是产科教融合,也是将来是否能够真正出成果,自主进行有组织科研的重要体现。

最后,我觉得有组织科研就是成果应用导向。我们筑平台、培育团队、产科教深度融合,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成果得以应用。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是有深刻内涵的,不能仅仅是为了发一篇文章,就来申请一个项目,做一些没有应用场景的成果。

我们洛阳理工学院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建材类的行业高校,我们统计了一些建材类国家发明专利的成果转化情况,实际上由高校产出的发明专利转化率不足5%。我们每年有大量知识产权的突破,为什么转化率不行?因为我们有组织的科研做得不到位,也就是成果应用导向这一要求还没有落到实处。所以,我们国家要想把有组织的科研做好,就要以成果应用为导向,我们评价所有的科研成果、科研价值,一定要看有没有在实际当中有所应用,有没有对产业体系作出贡献,有没有对制约行业发展的“卡脖子”的前沿理论和问题有所突破,一定要结合实际的应用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中国教育在线

您刚才提到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对于如何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您有什么建议?

张锐

刚才我提到,这是因为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跟企业结合不到位,不能实实在在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自发性的科研,凭个人兴趣做一些科学研究,系统性、整体性、可持续性都存在很大的局限。如果前期没有科研团队,没有平台,尤其是没有产科教深度融合的背景支持,我们可能也能产出一些有影响力的成果,但这些成果在转化中,围绕全产业链,围绕新的产业体系和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尤其是智能制造、高端制造、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某一个学科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这就需要产科教的深度融合,有高校团队的融入,有不同学科团队共同建设,还有企业共同参与。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从国家层面上,围绕国家重大项目,通过“揭榜挂帅”的形式提出指南,在论证过程中要多轮论证、系统深入,把论证工作贯穿到整个工作流程当中。

比如有些地方政府、地方科技管理部门,每个月都要了解本地区的产业发展状况,统计包括科技创新能力、竞争力指数等,组织专家分析地区科技创新的进展情况。通过数据对比就可以发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主导产业体系,最近两个月有没有进展?存在什么问题?下一步有哪些改进思路?这样每个月都进行专家论证,经过多轮,最终形成了年度指南,接下来的工作相对来说就非常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具体到我们学校,从管理层面上,现在我们每个月也会对学校的发展情况做相关的分析报告,包括教学的基本情况,科技创新能力,科研经费情况,科研项目情况,科研团队情况,科研成果情况等,每个月分析对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

中国教育在线

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同地方的高质量发展是分不开的,洛阳理工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高水平院校,在促进地方高质量发展上能做些什么?在这方面,洛阳理工目前有哪些做法和经验可以分享?

张锐

洛阳理工学院的办学定位是行业性、地方性、应用型高校。长期以来,一直坚持跟当地政府全面、深入、系统地合作,洛阳市政府对洛阳理工学院的建设也给予了大力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经过长期的建设,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举一个例子,我们利用洛阳理工学院科技创新能力,服务于对口帮扶项目,服务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经过五六年深度融入洛阳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规划,我们已经给427个乡村进行了整体、全面的设计,帮他们规划产业方向,提供文化创意思路。我们开发了8000多种文创产品,在政府的很多基础设施上展示这些文创产品。可以说,我们在振兴乡村产业、提升乡村文化氛围上,做了非常好的探索。

同时,我们围绕着洛阳市的产业体系做规划。洛阳市是河南省的副中心城市,产业基础非常好,在国家“一五”期间就布局了七大产业,我们都知道的第一拖拉机厂——中国一拖,就诞生在洛阳。这些“老的企业”,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为国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它们转型升级,这就需要我们地方高校深度融入到这些企业的建设和改革当中,帮助它们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不断培育新的未来产业。这就需要从人才、信息、平台、团队,以及成果培育上,全方位地融入这些产业体系。目前,我们响应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号召,落实洛阳市委市政府对洛阳理工学院参与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要求,全方位融入到地方产业体系当中。

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就业观,服务国家战略,实现自我价值

中国教育在线

源源不断地为地方、为社会输送人才,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洛阳理工学院目前人才培养的情况怎么样?当前,大学生就业的话题高热,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年年升级,甚至可以说中国的就业问题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您如何看待当前的就业环境?就业到底难在哪?我们可以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

张锐

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洛阳理工学院的毕业生情况。洛阳理工学院1956年建校,原来隶属于国家建材部,是其直属高校,主要特色是服务建材行业,目前已经为建材行业,如水泥、玻璃、陶瓷、耐火材料等领域,培养了超过20万名高级专门人才。这也体现了我们洛阳理工学院在建材行业当中长期的坚守。我们的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的建材领域,尤其是水泥行业,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有很多毕业生从最开始的技术岗位,发展到管理岗位,也体现了我们学校长期服务社会的成效。

像您刚才说的,近些年,大学生的就业确实是大家极其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国家也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政策来激励大学生积极就业。我感觉,现在大学生就业出现两种反常的现象,就是“又多”、“又少”。

“又多”,指的是大学生如果选择就业的话,社会可以给他们提供的就业岗位是非常多的。国家这些年大力发展经济,尤其是二十大报告当中,又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三位一体共同推进。从目前所需要的岗位来看,需求是多的。但为什么又出现“又少”的情况?就是虽然岗位多,但一些岗位大学生不愿意去,所以就业的实际落实岗位率变少。原因是什么?现在每一个人的就业诉求不一样,比如,优先选择大城市、发达地区、国企等等,这些都很正常,是学生正常的心理诉求。一些相对比较远的地方,就比如说我们洛阳,是副中心城市,非省会城市,也存在一些高端人才留不住的问题,更不要说边远地区了。这些边远地区相对来说交通不便利,产业体系不完善、不发达,毕业生去这些地方,从生活保障上,从个人的发展空间上等等,可能都会有顾虑,于是就造成了这种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并不可怕,这就需要我们的高校针对这种现象加强教育。首先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里指出,青年强则国强,作为青年来说,首先要立大志。作为当代大学生,要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国家需要我们到哪儿,我们要首先考虑。第二,在教育教学环节中,要让学生加强实景式的体验。举一个例子,为什么洛阳理工学院建材类的毕业生,现在在行业内各个岗位的贡献很大?如果学生不到企业现场,比如不到水泥厂、水泥公司去体验,思想上就仍然停留在水泥行业就是脏、粉尘很大、污染严重、生活艰苦这种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印象中。但是现在的水泥生产企业,几乎都是智能化、绿色化生产。我们很多学生,通过产科教的深度融合,到企业亲身体验之后,感受到这个行业已经属于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范畴了,跟他传统的认识不一样,所以他愿意去这些企业。至于说地区方面的差异,随着我们国家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在将来,地域之间的差异就不会成为学生就业的一个重点考虑的障碍了,这也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所以我想,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就业观,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这就是我们在教育当中需要重点关注和加强的。

中国教育在线

作为校长,您平时跟学生交流的多不多?

张锐

非常多。

中国教育在线

当下新一代的大学生跟您这一代人,是完全不一样的,您觉得他们有什么特点?

张锐

因为我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跟我的研究生、提前进实验室的大学生们,经常一起做科研。我感觉当代的大学生,跟我们那个年代的大学生相比,有明显的优势。第一,现在的大学生动手能力非常强;第二,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因为他获取知识的渠道多,尤其现在信息技术发达,相对来说,获取资源、自我成长、自我提升上,都比我们那个年代要好得多,比我们有优势。

但信息获取方式、渠道的多样性和庞大的信息量,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病,造成了一些短板。大学生还在成长阶段,对社会和信息的分辨能力不够,心智还不成熟,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容易受到各方面信息的干扰。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新要求,挖掘和利用自身优势,不断改进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服务国家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中国教育在线

您是哪一年上的大学?

张锐

我是1985年,清华大学。

中国教育在线

您还记得当年刚到大学时的感受吗?

张锐

我印象很深刻,因为我是从河南考到清华大学的。当时,从河南到北京只有一趟火车,是夜里11:59开,那趟火车买一个座位都很难。去了之后到清华大学报到,清华安排了校车去接我们,从车上一下来,就看到我的学长们骑一个平板三轮,喊着“欢迎你,我的学弟们”,那种温暖的感觉一下就上来了。所以,第一印象就是,我的大学的热情,对学生的关怀。第二个印象,当时我考取的是清华大学化学化工系,当时我们的行李搬去12号楼,上面有一个横幅写了一句话,到现在为止也激励着我务实地开展科研创新工作,上面写的是:欢迎你!未来的化学工程师!

清华大学是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高校,尤其在前沿理论创新上,取得了很多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对我们大学生的定位是“欢迎你!未来的化学工程师”,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将来,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服务于国家实际需要,做工程师。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一些人随着知识的增长,领域、兴趣的延伸,成为了科学家,但是无论是科学家,还是各类人才,都要牢记大学生的使命,就是服务于国家建设,服务于国家的需求,工程师一定要提升动手能力和成果应用。这一记忆一直激励着我的团队往应用成果上走,不断提高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中国教育在线

您刚才提到就业问题,大学毕业之后也有很多人选择继续深造,或者是有别的考虑而选择慢就业或缓就业。现在,考研人数的持续增长也是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其实也是不同道路的选择吧。如果您作为一个即将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在这个时代,您会选择先就业还是考研?

张锐

这个问题,跟大学生们分享一下我本人的经历吧。我是1990年毕业,当时清华是5年制,我首先选择的是工作。当时是这个选择,放到现在,我同样也建议先工作。为什么?我的经历是这样的,当时,我本科毕业之后可以留校工作,因为我的导师团队需要人,那个时候人少。但我没有留学校,而是到了河南的一个研究单位。我觉得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成长轨迹就是接受高校一系列的理论教育和学校内部组织的实践活动,对实际的产业、企业、技术状况、未来发展的需求可能都不了解。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还是会按照固有的培养模式去走,也就是说,除了提升了知识水平和基本技能之外,你不会太关注将来研究生毕业之后,走入社会要干什么这个问题。

所以本科生阶段我直接就业,了解我的专业方向上存在的问题和社会需求。经过1到2年,或者更长时间的摸索之后,再进入高阶段的学习,就更有计划性、目的性和针对性。这样在研究生期间,学习的自主性就会更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一套培养体系。如果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一直在一个环境下,他的自主学习可能也有,但是实际的针对性可能就会差一些。我觉得,这样有针对性、有目标性的自主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动力。将来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在就业、择业的问题上,就业相关度就会更高,也能具备很快融入社会、融入企业的能力和素质。

我个人的成长经历是,本科毕业之后工作两年,被保送了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读完之后,我又到企业去,在企业工作了两年多,又到了高校,在高校工作一年多又去读了博士。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对自己个人的成长来说,目的性很强,自我提升还是比较快的。

中国教育在线

这个经历和经验,对大学生是很好的借鉴和参考。最后,想请您谈一谈参加此次高博会的感受。

张锐

这一次参加第58·59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首先很震撼,这一次的规模空前,参加人数,包括在线交流的人数都非常多。第二,层次很高,多个论坛我们都听了,感觉很振奋。第三,成果非常丰富,涉及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多个领域,尤其是参加的几个论坛,以及参观的一些展馆,让我们学习到很多。

下一步,我们将把在高博会上所学到的、感受到的一些新理念、新举措、新模式,落实到我们洛阳理工学院未来的建设中,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各个环节当中,结合到未来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洛阳产业体系发展中来,探索出更好的、服务质量更高的教育模式,共同打造应用型高校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新典范。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