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语 > 青少儿英语 > 中国4亿人学英语 无障碍交流不足5%

中国4亿人学英语 无障碍交流不足5%

  学英语怪圈 高投入与低产出

  各种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打出的吸引人的广告和机构介绍,“哈佛”、“耶鲁”的名字时常出现在产品介绍中,迫不及待地展示着“权威性”。家长们也是趋之若鹜,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众多家长都无法对英语培训免疫,纷纷给孩子报学习班,“大家都在学,连孩子都感觉着急了,你说学还是不学?”一位家长说。

  据统计,在中国有4亿多人在学英语,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但效果却让人大跌眼镜。某知名教育集团发布全球首份《英语熟练度指标报告》,该报告显示中国人每年花费300亿元用于英语培训,但实际效果依然不佳,中国在44个母语为非英语国家及地区中,英语熟练度仅排在29位,在亚洲区域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泰国。

  “英语教学与应用脱节的十分严重。”张媛媛说,中国在学校教育和职称评定等方面“过度重视英语”的做法,正令30多年前兴起的“英语热”陷入一种怪圈。“许多人被英语折磨着,甚至要自娱自乐地让自己去学习英语。”

  英语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第二语言,并不是母语,必然要考虑到客观环境,只存在人为搭建的短暂的语言环境。中国学生并不像国外的孩子一样存在24小时的英语环境。刘威说:“这就要结合我们孩子生理特点来分析一下了。0至6岁是孩子被动学习的一个阶段,主要靠听说模仿来进行学习属于输入阶段。6岁之后属于主动学习阶段,主要是通过书本上获得知识。所以我们就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学习欲望,教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让他们更好的主动学习。”

  不能一刀切 应把选择权交给学生

  在熊丙奇看来,英语教育的问题是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在单一评价模式之下所有学校一刀切要求所有学生学英语,而学英语的目的仅是为了升学,这偏离了英语学习的本质。

  教育部前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就在其微博上倡议,取消小学英语课,增加国学教育,取缔社会少儿英语班。“如果作为兴趣来学习英语倒也无可厚非,但现在学外语主要是为了择校,而不是兴趣的需要。”他提议,教育行政部门应明令禁止升学与英语挂钩,教育行政部门要明令学前教育不准有英语学习的内容和要求,小学低段也不得开设英语课。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孙有中表示,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能因为降低高考英语权重而导致全社会轻视英语的战略误判。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影响力的提升,其实都跟整个国民的英语能力有关系。不是13亿中国人民都要把英语学好,而是中国接受良好高等教育的年轻一代一定要学好英语,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中国在下一个发展阶段能否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能否承担世界责任,能否在英语为世界语的全球环境里争取话语权,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来发展自己。

  在刘威看来,学习英语不快乐,是教育问题,不是语言问题,英语需要不断地练习才能掌握,这就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加上目前有些教学方法不科学,加重了学习者的负担。

  “全民英语”加上“应试教育”模式,英语的交流工具作用被人遗忘,反而变为“应试英语”、“学位英语”和“职称英语”。

  熊丙奇认为,这样的英语教学,根本没有提高国人的外语交流能力,所谓的国际化人才,也只是概念化的国际化人才。高考改革将英语改革作为“突破口”,有现实意义。但这一改革要取得成功,需要整个社会对人才培养、评价有全新的认识。不能对所有学生提出“一刀切”的要求,而是要把学习英语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大学自主提出学科、成绩的要求,中学实行学分制教育,那些今后准备出国、准备报考对英语有较高要求的学校、专业,或从事需要英语的工作的学生,可选择学习更高难度的英语。这对高考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能停留在只调整分值,还需打破现行的高考集中录取制度,推行高校自主招生、中学自主教学,进行个性化、多元教育。

  编辑推荐:恢复高考后英语学习考试大事记

免费咨询电话:400-688-6148优质培训机构推荐
相关内容推荐

Hi,欢迎来到
快速获取报价明细 | 免费试听课
姓名:
手机号码:
所在省市: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