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兰州市城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退役军人培训签约仪式在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2020-06-08

  为切实做好我省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引导和帮助退役军人通过常态化培训,充实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培育专业精神,并熟练掌握职业技术技能,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6月5日,兰州市城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退役军人培训签约仪式在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康纯梅,甘肃省教育厅副巡视员余晓东,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就业创业处副处长李丽珍,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孟凡声, 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颉静,兰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城关区副区长、公安城关分局局长张鹏程,兰州市城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大旺及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城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有关人员出席仪式。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郑绍忠,党委委员、副院长张琳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仪式。

  仪式现场

  余晓东副巡视员作了讲话。他强调,加强退役军人培训,尤其是高质量的职业技能技术培训在推进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是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更是扩大职业教育社会影响的重要平台。当前,我省正处在积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精准脱贫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希望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能够以本次培训签约为契机,以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退役军人,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发展质量、服务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技能人才支持,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甘肃省教育厅副巡视员余晓东讲话

  孟凡声局长作了讲话。他指出,为全面落实退役军人安置政策,我省积极推进退役军人的高质量职业技能技术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加强与优质职业院校的合作,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此次兰州市城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与我省唯一的“双高”院校建设单位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签约,是一个有益的尝试,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与高校深度合作的先行一步,必将为我省退役军人安置工作产生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退役军人在部队的培养下,有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对事业发展的无限担当以及铁一般的组织纪律性,相信在高校的学习中,也必将能够学会过硬的职业技术技能,为全面推进我省经济发展的大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孟凡声讲话

  党委书记、院长郑绍忠致辞。他表示,携手城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退役军人职业技能技术培训,这既是学院社会服务面向领域的新拓展,也是服务军民融合战略的新起点。学院将充分利用现有各类社会服务平台,整合校内外相关资源,科学制定培训方案,扎实高效做好退役军人培训工作,积极探索我省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新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模块,优化实训模式,在新时代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和服务军民融合战略方面展现学院的更大格局、更多担当、更大贡献。

  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郑绍忠致辞

  仪式上,兰州市城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大旺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郑绍忠共同签订了培训协议。

  签订培训协议

  退役军人是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做好退役军人学历提升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是推进退役军人各项工作的历史使命,更是激励退役军人投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职业教育已成为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实施的一支中坚力量,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开展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我省退役军人能力素质,努力把退役军人服役期间锤炼的坚韧品质转化为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的资源优势,帮助他们实现从国防建设人才向经济社会建设人才的转型。

  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康纯梅参观学院实训室

  近年来,学院还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始终坚持机构、人员、场地、资金和工作机制“五落实”,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扎实推进拥军工作。截止目前,学院安置退役军人34名,在校退役复学学生163名,扩招录取退役军人130人。学院被教育部认定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连续多年分别被甘肃省军区、兰州警备区、城关区武装部评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教育厅推荐为全省双拥工作先进单位。未来,学院将继续把退伍军人职业技能培训与双拥工作深度融合,致力于把学院打造成省、市、区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基地,持续 引导和帮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