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在广州举行
2020-12-01 20:53:00
eol广东站
   中国教育在线讯 11月28日,由高等学校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基础医学组主办,由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联合承办的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在广州举行。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10多所高校近200多位领导、嘉宾和评审专家出席活动。1651项作品参赛,507项作品进入决赛,是历届大赛中参会单位和参赛项目最多的一届。

  28日上午9时,开幕式隆重举行。南方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蒋鸿、广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致欢迎词,广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邓荣海副处长,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南方医科大学钟世镇教授,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平博士,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合会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刘克新教授,教育部基础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大连医科大学副校长管又飞教授,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基础医学组组长南方医科大学董为人教授先后讲话。会议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王韵教授主持。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拔尖创新医学人才

  南方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蒋鸿致欢迎词时表示,强大的基础医学研究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基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必须依靠基础医学的引领推动,保障人民健康更离不开基础医学的研究创新。重大疾病机制研究、靶点开发、新药创制以及动物模型是推动现代医学发展的“四大基础引擎”。在抗击新冠中,基础医学研究更是在明确病原和传播途径、药物筛选、疫苗研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致辞时表示,基础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基石,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基础,为人类攻克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解决重大疾病难题提供了核心支撑,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医学教育特别是基础医学教育要有更大的担当和作为。广东医将向全国同类院校学习,进一步围绕生命健康、临床诊疗、生物安全、疫苗攻关等关键领域,强化高端基础医学人才培养,推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融通创新,着力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高素质创新医学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健康作出贡献。

  钟世镇院士寄语参赛选手,507件决赛作品进行“线上答辩+线下评审”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日新,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南方医科大学钟世镇教授希望各位选手展示出更多的实验创新,早日成为国家创新卓越人才。

  开幕式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南方医科大学郑磊教授作题为《我的科研成长之路》的主旨报告。大会成立高等学校基础医学创新创业协同育人工作组,拟任组长南方医科大学教授、挂任广东医科大学发展规划处(学科办)副处长李凌汇报工作组筹备情况。刘克新秘书长给组长颁发聘书,李凌组长给副组长、秘书长颁发聘书。

  随后,比赛分11个分会场陆续进行,本次比赛内容涉及生物学与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分为实验设计组和创新研究组两大类,根据相关学科设置5个分组,分别为机能组、分子医学组、综合与交叉学科组,病原组、形态组。本次大赛的507个项目都经过参赛学校遴选产生,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后,实验设计组评选出一等奖29项,二等奖58项,三等奖88项,优秀奖58项。创新研究组评选出一等奖21项,二等奖44项,三等奖65项,优秀奖44项。广东医科大学首次参赛,取得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的好成绩。

  此次大会这是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和实验设计能力展示交流的一次盛会,对加快推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全面提高医学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十二年来,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已连续举办六届,成为全国基础医学教育领域影响力最大的大学生创新设计展示活动和基础医学学科竞赛平台,旨在推进高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药类在校大学生在这一平台上展示着自己设计的科研成果。参赛高校和作品从首届26所高校170件参赛作品,到今年的114所高校1651件参赛作品。开闭幕式还采用了现场直播的方式,近11000人次观看了此次盛典,象征着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和实验设计大赛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受疫情影响,比赛首次采用 “线上答辩+线下评审”的方式进行,为确保比赛公平、公正,组委会制定了详细的评审方案,真正做到“比赛不掉线、评审不掉分。”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王丽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