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岩土师基础辅导:土壤污染与净化
http://zige.eol.cn 来源: 作者:考试大 2011-03-17 大 中 小
1、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具体地说,污染物质是指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各种对人体与生物有害的物质,包括化学农药、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病原菌等。
土壤污染不能像大气、水体那样以某种物质超出某种标准来表示,因为土壤是很难用化学组成的变动来衡量的,即使净土的组成也是不固定的,某些物质含量的变动不意味着土壤功能的障碍。土壤功能的破坏最明显的标志是作物产量与质量的下降,然而某种污染物侵入土壤,影响到作物生长并不是立即反映出来的。要确定某化合物是否对土壤起污染作用,必须研究其毒性效应;研究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与富集特点。这就是当污染物进入土壤后,通过土体对污染物质的物理吸附、过滤阻留、胶体的物理化学吸附、化学沉淀、生物吸收等过程,使污染物不断在土壤中积累,当其含量达到—定数量时,便引起土壤发生污染。
2、土壤净化土壤净化,是指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而使土壤污染浓度降低而消失的过程。
土壤具有净化功能,这是由于土壤在环境中起着三方面的作用:1)由于土壤中含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与土壤动物,对外界进入土壤的各种物质都能分解转化。
2)由于土壤中存在有复杂的有机与无机胶体体系,通过吸附、解吸、代换等过程,对外界进入土壤中的各种物质起着“蓄积作用”,使污染发生形态变化。
3)土壤是绿色植物生长的基地,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发生迁移转化的作用。
因此,某些性质不同的污染物在土体中可通过挥发、扩散、分解等作用,逐步降低污染物浓度,减少毒性或被分解成无害的物质;经沉淀、胶体吸附等作用可使污染物发生形态变化,或通过生物与化学降解,污染物变为毒性较小或无毒性, 甚至有营养的物质。有些污染物在土体中还会被分解气化,迁移至大气中。这些现象,从广义上都可理解为土壤的净化过程。只要污染物浓度未超过土壤的自净容量,就不会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土壤中污染物的累积与净化是同时进行的,是两种相反的作用的对立统—过程,两者处于—定的相对平衡状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