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3年导游基础知识:苗族概况及民俗禁忌

http://zige.eol.cn  来源:  作者:中国教育在线  2013-07-02    

  主要居住在贵州、云南、湖南、重庆、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市区。在黔东南和湘鄂渝黔的交界地带有较大的聚居区,其中以黔西南、黔南、黔东南等自治州最集中。

  语言属汉藏语系。有三大方言:湘西方言、黔东方言、川黔滇方言。苗族原无统一文字,建国后创制了拼音文字,并通用汉文。

  以农业为主。独有的银饰工艺品、蜡染、织锦、刺绣、挑花和剪纸等享誉国内外。其中蜡染工艺已有千年的历史。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其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信仰万物有灵,祀奉祖先,崇拜自然。

  苗族青年男女恋爱婚姻比较自由,通过“游方”、“跳月”等社交活动,自由对歌,恋爱成婚。

  一般都在依山傍水处建寨,聚族而居。住房一般为吊脚楼。平房多分为三间,中为堂屋,供接待客人和吃饭之用,两边分别作卧室和厨房。

  以大米为主食,玉米、红薯、小麦为辅。喜食酸辣味,嗜酒,普遍喜吃糯食。每逢节日等重大活动,都要舂(充)糯米粑粑、蒸糯米饭。

  苗族的节日主要有龙船节、赶秋坡、苗年、赶歌节、吃新节、芦笙节、爬坡节、四月八等节日。芦笙节流行于贵州东南部凯里县和黄平县等苗族聚居区,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至二十日和九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分别在凯里县舟溪和黄平县谷陇举行。节日里苗族人民聚集在广场跳芦笙舞,因此得名。节日期间还有斗牛、赛马、文艺表演、球类比赛。

  鼓藏节和姊妹节-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手工艺类的蜡染技艺等。

  小结:

  分布:黔东南、湘鄂川黔

  节庆:龙船节、赶歌节、芦笙节(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或九月二十七至二十九)

  饮食:请客人喝牛角酒,喜酸辣,爱饮酒,爱糯食

  民居:吊脚楼(苗族、土家族)

  服饰:服饰多大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

  习俗: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

  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兼职、首饰制作工艺瑰丽多彩;

  能歌善舞,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代表性乐器;

  蜡染技艺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禁忌:忌在屋内煮吃蛇肉、忌刀口朝上、忌在家里后夜间吹口哨。

2013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报考指南
考试简介 报名时间 报名流程 报考条件
报考费用 提交材料 考试时间 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考试教材 导游证书
证书办理 等级考试 证书期效 导游词
基础知识 导游实务 模拟试题 历年真题
现场考试 考试动态 经验交流 导游外语

分享到 更多

收藏此页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教师资格课程随意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导游
-->

热点专题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