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级导游复习资料之导游知识专题二

http://zige.eol.cn  来源:  作者:  2008-08-29    

  专题二、宗教文化

  一、中国宗教文化概况简述

  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当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社会现象:人类社会所特有。

  历史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消亡。

  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对导游人员来讲,在学习宗教文化有关内容时,一定要正确认识宗教的性质、功用,产生、存在、消亡的原因、条件,尤其重要的是,要借助于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和理性,正确对待宗教,克服、消除宗教心理,超越宗教偏见和宗教价值体系的束缚,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宗教政策,熟悉和了解、尊重国外游客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在导游工作中争取当一名优秀的“文化使者”。

  二、中国的佛教

  佛教在中国传播简况

  佛教基本教义

  佛教宗派(宗派佛教的出现标志着佛教已经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

  佛教经典与制度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汉地佛教

  经克什米尔,越葱岭,沿天山山脉南北两路到达阳关和玉门关而传入我国的,故又称“北传佛教”。

  2、藏传佛教

  从古印度和中国内地传入中国的西藏地区,与西藏地区的本教融合,而形成的具有西藏地方色彩的佛教,俗称喇嘛教。

  3、上座部佛教

  由印度恒河一带传入斯里兰卡,再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地,进而传入我国云南地区,史称“南传佛教”。

  1、四圣谛

  (1)苦谛:众生经常被看到或者没有看到的一切事物或现象所患累,所逼恼,是谓“苦”。

  (2)集谛:解释形成所有痛苦和烦恼的原因。

  (3)灭谛:灭尽了贪、嗔、痴等烦恼的理想境界。

  (4)道谛:即解脱痛苦的方法。

  2、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亦称十二缘起支,它们互相为因果,一个因造成一个果生起,此果又为后果之因,生生不断。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3、三法印

  “诸行无常” :即事物不是永恒不变,永远存在的.

  “诸法无我”:即事物本身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存在.

  “涅槃寂静”:即达到最安乐的境界.

  宁玛派:又称“红教”.宁玛意为“古旧”,该派以传承弘扬旧密宗为主,称为旧派,故名宁玛瓦。

  萨迦派:又称“花教”.因地处西藏萨迦而得名。

  噶举派:又称“白教”.噶举意为“教传”,师徒相承,口语传授。

  格鲁派:又称“黄教”.格鲁意为“善规者”,以严守佛教戒律而著称。

  摆坝派:主张在山野修行,静心忏悔、戒荤、不求他人施舍。

  摆孙派:主张僧侣不必戒荤,不必在山中修行,可以接受他人施舍。

  1、大藏经(三藏经):是汇集佛教一切经典成为一部全书的总称,由经、律、论三部分组成。

  2、佛门制度:

分享到 更多

收藏此页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教师资格课程随意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导游
-->

热点专题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