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3年中级导游考试复习:武术文化

http://zige.eol.cn  来源:  作者:中国教育在线  2013-07-04    

  武术与武术文化的基本概念

  武术: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

  武术文化:包括武术技击在内的与武术有关的一切文化现象,是对武术技击观、伦理观和价值观的反映。

  一、中国武术的产生与发展

  源于百万年前,狩猎捕鱼等生产实践。萌芽于旧石器时代末期。新石器时代发生脱离生产劳动的质的飞跃。战国末期武术基础全面社会,(武术有了表演性,竞争性,娱乐性)出现“侠,士”和武术理论,武术体系初步形成。秦-唐:套路剑刀戟,对抗,运气,唐武举制。宋元武术为军训内容,由教头传习,民间普及,出现“擂台比武”。明清是大发展期,流派林立,著作更多。1840年,武术从军战脱离,成为强身运动,进入体育内容。解放前,武术仍显发展趋势,解放后,武术步入鼎盛时期,武术世界进入国际比赛。

  1、远古时期

  先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进行狩猎等生产活动,这是中国武术的源头。

  特点:本能的、自发的、随意的身体动作。

  旧时期时代晚期

  生产工具已经有了很大改进

  特点:有目的、有意识的身体运动。

  新石器时代末期

  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萌发、各部落出现了频繁的战争。

  特点:脱离了生产技术,转变为了军事格斗技能,完成了从量边到质变的过程。

  2、公元前21世纪-1840年

  进入有阶级社会

  特点:武术具有了表演性、竞赛性与娱乐性。

  公元前221-公元960年

  道家提出的炼养精、气、神的思想和唐代开始实行的“武举制”。

  特点:武术出现了套路形式,其对抗性有了进一步发展,并逐渐与养生相结合。

  宋元时期

  中国的封建制度继续强化,商品经济有了明显的发展。

  特点:进一步在民间普及,拳械技艺进一步丰富,套路武术有了发展,有了但练和对练等,同时也出现了打擂比武的“露台争交”。

  明清时期

  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中国国力加强

  特点:武术得到大发展,流派林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繁荣局面。

  3、近代(1840年后)

  冷兵器的消亡,近代西方体育传入中国,各项运动的开展。

  特点:武术开始走向专门化、社会化、体育化。

  4、新中国成立后

  政府十分重视人民的健康和继承发展祖国的传统文化。

  特点:武术得到空前的发展,并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

  总之,中国武术的历史演进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

  中国武术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魅力,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根植于数千年历史的华夏文化的沃土之中。

2013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报考指南
考试简介 报名时间 报名流程 报考条件
报考费用 提交材料 考试时间 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考试教材 导游证书
证书办理 等级考试 证书期效 导游词
基础知识 导游实务 模拟试题 历年真题
现场考试 考试动态 经验交流 导游外语

分享到 更多

收藏此页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教师资格课程随意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导游
-->

热点专题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