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体系 打造文明邯郸暖心名片
2025-10-30 10:37:00
中共邯山区委党校
作者: 刘浩蕊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邯郸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温暖的底色。近年来,我市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超过140万人,志愿服务团队4000多支,形成了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服务网络。“志愿者银行”、“欢乐城乡”等品牌项目深入人心,成为展现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这些成果不仅彰显了邯郸市民日益增强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也为我市的社会治理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完善制度保障,夯实志愿服务发展基础

  制度建设是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要进一步完善《邯郸市志愿服务条例》配套政策,建立健全志愿者注册管理、服务记录、保险保障等制度体系。建议建立由市社工部牵头,民政、教育、团委、妇联等多部门参与的志愿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统筹协调、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同时,要创新激励机制,完善以服务时间和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星级认定制度,深入推广“志愿者银行”模式,让善行义举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馈。

  在实际操作层面,要着力解决志愿服务组织登记门槛过高、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通过简化登记程序、提供孵化服务等措施,支持民间志愿服务组织发展。要建立统一的志愿服务标准体系,规范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评价等环节,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此外,还要完善监督评估机制,定期对志愿服务组织和项目进行评估,确保志愿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二、健全工作体系,提升志愿服务运行效能

  要构建高效运行体系,持续完善“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工作模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全市统一的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志愿服务供需精准对接、资源优化配置。这个平台应该具备志愿者注册、服务项目发布、服务时长记录、服务质量评价等多项功能,让志愿服务管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

  要打造专业培训体系,根据社区服务、应急救援、文化传播等不同服务领域的特点,开展分类分级培训,提升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特别要加强志愿服务骨干队伍建设,通过系统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培养一批懂专业、善管理、会服务的志愿服务领军人才。

  还要建立多元保障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立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将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志愿服务项目纳入购买目录。同时,要落实志愿者保险制度,切实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三、突出邯郸特色,打造志愿服务特色品牌

  邯郸有着三千年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为志愿服务品牌建设提供了丰富资源。要深入挖掘本地文化特色,将志愿服务与赵文化、成语典故、磁州窑文化等独特资源相结合,打造一批具有邯郸印记的文化传承类志愿服务项目。比如,可以组织志愿者开展成语典故讲解、历史文化传承、非遗保护等特色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与城市文化相得益彰。

  要继续深化“志愿者银行”、“欢乐城乡”等现有品牌项目建设,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志愿者银行"要在现有积分兑换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合作商户范围,增加服务兑换项目,让志愿者的付出得到更多实质性回馈。“欢乐城乡”项目要创新活动形式,将文化演出与技能培训、政策宣讲等内容相结合,提升活动的综合效益。要将志愿服务融入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同时,要注重培育新的特色项目,在生态保护、应急救援、助老扶幼等领域打造一批叫得响、有影响的志愿服务品牌。

  志愿服务是城市文明的温度计,更是社会和谐的助推器。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让我们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好的服务,推动我市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让“文明邯郸暖心名片”更加闪亮,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