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打造退役军人培训“洛科模式”,赋能区域经济新发展
2025-11-10 15:49:00
中国教育在线河南站

  2025年10月,随着最后一名学员顺利完成职业技能等级认证,由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承办的“洛阳市2025年秋季退役军人适应性及技能培训”圆满落幕。参与系统培训的145名退役军人以“归零心态”迎接转变,以“冲锋姿态”锤炼技能,实现了从军事人才到地方建设骨干的成功转型。作为扎根河洛大地的高等职业院校,近年来,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深度融合的独特优势,精准对接退役军人转型痛点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打造出一条具有洛科特色的退役军人赋能之路。

  一、立足区域发展,构建“在地化”培训服务体系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依托长期服务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区位优势,构建起“政府统筹、校企协同、精准对接”的退役军人培训机制。学校紧密结合洛阳市“十五五”产业布局,围绕新能源、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区域重点发展领域,系统设计培训专业方向,确保技能培养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

  在培训服务方面,学校创新实施“三全”保障模式:全员配备《退役军人转型指导手册》,全程安排专职班主任跟踪服务,全面开放校内实训基地与生活设施。学员师以林在分享培训感受时表示,学校营造的“家文化”氛围和精准的职业引导,有效缓解了退役初期的迷茫感,帮助大家快速找到了新的奋斗方向。

  二、聚焦转型痛点,创新“阶梯式”培养路径

  针对退役军人普遍面临的“角色转换难、技能对接慢、就业渠道窄”等现实问题,学校创新构建“心理适应—技能重塑—就业对接”三阶培养体系。

  在适应性培训阶段,学校聚焦退役军人转型痛点,设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职业锚定位分析”“创新创业政策实务”等核心课程,融入反诈防护、金融理财等民生刚需知识,通过军事化团队建设、红色主题研讨等活动,强化集体认同,激活奋斗基因;同时开设心理调适、职业规划、法律法规等课程,帮助学员顺利完成心态转变。

  在技能培训阶段,紧扣区域产业发展脉搏与区域人才缺口,开设互联网营销师、新能源汽车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无人机驾驶员四大战略新兴专业,实行“项目化教学+岗位化实训”培养模式。

  在就业对接阶段,学校积极联合就业服务中心,整合多方资源,与百余家优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挖掘适配退役军人特质的高质量就业岗位,累计提供就业岗位上万个,有效拓宽了退役军人的择业渠道。为切实提高就业匹配效率,学校定期举办退役军人就业双选会,广泛吸引各类企业来校招聘,其中不乏大型国企、央企以及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岗位覆盖管理、技术、运营等多个方向,充分满足退役军人多样化的就业需求。

  副校长侯芳强调,学校将持续完善“培训就业一体化”服务机制,建立学员成长档案,提供终身职业技能提升服务,真正实现“一次参训、终身受益”。

  三、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入职即上岗”就业通道

  学校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与区域重点企业共建“退役军人就业实习基地”,在培训期间同步开展企业参观、岗位体验和定向培养。在近期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上,杭萧钢构、宁德时代等12家优质企业提供400余个针对性岗位,现场就业意向达成率达83%,创下“结业即就业”的洛科速度。

  企业代表普遍反映,经过洛科系统培训的退役军人不仅具备扎实的技能基础,更保留了军人特有的纪律意识和团队精神,能够快速适应企业生产需求,成为生产线上的骨干力量。

  四、强化持续赋能,建立“终身成长”支持体系

  立足退役军人长远发展,学校构建了“培训+认证+就业+晋升”全链条服务体系。除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外,还提供创业指导、学历提升等延伸服务,助力退役军人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阶段,学校将进一步完善“退役军人数字档案库”,动态跟踪就业发展情况,精准推送提升课程和就业机会,打造永不落幕的退役军人成长平台。

  淬火成钢,砺剑为民。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将始终坚守“以父母之心育人”的办学初心,持续深化退役军人培训模式改革,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服务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伟大实践中展现职业院校的责任与担当!

(中国教育在线 来源:洛阳科技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