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03年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的通知

关于印发2003年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的通知

【内容分类】职业培训与职业资格

【分类细目】职(执)业资格管理

【时 效 性】有效

【颁布单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

【颁布日期】2003.06.03

【实施日期】2003.06.03

【失效日期】

【失效说明】

【发 文 号】劳社部发〔2003〕13号

【主 题 词】劳动 技能 培训 通知



关于印发2003年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教育厅(教委):

现将《2003年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和防
治非典型肺炎的总体要求,组织实施。

二○○三年六月三日

2003年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

为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49号)要求,劳动保障部、教育部决定实施“2003年高职
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以下简称工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
定》(国发[2002]16号)精神,按照国务院做好今年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要求,针对高职院校
(含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和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按照“瞄准市场需求、提升职业能力、转换择业观念、加强就业服务”的要求,集中职业技
能培训优质资源,强化职业资格培训,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实现自主就业创造条件。

二、目标任务

今年6月至9月,结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和学生就业意向,集中组织高职院校中没
有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为培训合格者提供职业技能鉴定
服务,对鉴定合格者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为培训合格者组织专门的求职招聘活动,提供职业
介绍服务。

三、实施范围

重点是高职院校布局比较集中且就业任务重的大中城市,当前未落实用人单位的毕业生
人数较多的高职院校。服务对象重点是尚未落实工作单位、本人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特别是
农村生源的应届高职院校毕业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会同劳动保障部门研究确定具体城市和院校名单,同时
报教育部和劳动保障部备案。

四、主要内容

(一)结合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根据高职院校专业和国家职业标准
的对应关系(可参照《职业学校专业与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对应目录(试行)》),组织学生
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相近职业(工种)的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强化实际操作技能训练。
这项培训应尽可能与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结合起来。对培训考核合格的学生,颁发《高职院
校学生职业培训合格证书》。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由劳动保障部制定式样,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印制并核发。

(二)组织开展职业资格培训。根据学生就业意向、职业兴趣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组织
其参加当地教育培训机构实施的各级各类职业资格培训,培训考核合格者,颁发《高职院校
学生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劳动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联合有关技术支持单位组
织电子商务师、心理咨询师、制图员职业资格培训和现代制造技术(数控工艺员)、电路仿
真软件应用设计师等远程培训项目,培训合格者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颁发《CETTIC
职业培训合格证书》。高职院校可申报建立上述远程培训项目辅导站,鼓励学生参加远程职
业资格培训。

上述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可作为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和劳动力市场求职就业的凭证。
取得证书的学生,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或参照劳动保障部颁布的《职业
学校专业与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对应目录》确定对应的职业范围,采取自愿原则,根据国家职
业标准申报条件的要求,申请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各地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优先安排取得职
业培训合格证书的高职院校学生参加鉴定。

(三)组织开展创业培训。高职院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自己开发或当地劳动保障
部门实施的创业培训项目。7-8月份,劳动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实施远程
创业培训,并提供创业项目库和创业培训教材,学校可以组织收看。培训合格者由中国就业
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颁发创业培训合格证书。

(四)高职院校应发挥专业和师资优势,结合学生就业意向和劳动力市场需求,采取措
施,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性培训。

(五)普遍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高职院校和承担职业培训任务的教育培训机构,
要将职业指导作为职业培训的重要内容,宣传国家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介绍求职方法和技
巧;要积极收集就业信息,集中提供就业服务,提高培训就业率;要主动加强与公共职业介
绍机构的联系,组织学生参加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求职招聘活动。

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定期向教育培训机构提供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和工资指导价位信息,
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

五、措施办法

(一)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选定部分实习训练条件较好的高职院校和高级技工
学校,作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资格培训基地,承担相应的培训任务。劳动保障部门要动员组
织技师学院、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与高职院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专门的高职
院校实习训练课程,提供实训场地、实训设备、培训教材,并配备生产实习指导教师,进行
现场操作指导。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挖掘高职院校现有场地、教师、设备等资源优势,统一
调配和配置资源,科学组织培训工作。

(二)北京、天津等10个国家创业示范城市和30个创业培训试点城市应积极创造条件,
利用创业培训基地,对准备创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后续扶持“一
条龙”服务。各地区劳动保障部门要组织创业培训教师,为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创业培训及创
业计划辅导工作。

(三)按照《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劳社部发[2002]
21号)要求,经劳动保障和教育行政部门认定,高职院校所设专业的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
准要求相符合的,其毕业生在申请参加中级以下(含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理论课考试成
绩合格者可视同鉴定理论考核合格,按照职业技能鉴定有关规定只进行操作技能考核。

对部分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高职院校的主体专业,经劳动保障和教育行政部门认
定,其毕业生参加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并取得高职院校学历证书者,可视同为职业技能
鉴定合格,发给相应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劳动保障部门组织校外考评员和质量督导员对学
校组织的技能操作考核情况进行指导和督导,可按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对部分学生的实际操
作水平进行抽查。

以上工作,由各地劳动保障部门会同教育部门制定试点办法,报劳动保障部和教育部备
案后组织实施。

(四)少数高职院校中以高级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其教学计划中明确操作技能水平要
求达到高级技能水平的相应专业的毕业生,已经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可以参加高级职
业技能鉴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部门会同教育部门提出方案,报劳动保障部、
教育部批准后组织实施。

(五)8月24日,劳动保障部专门为全国高职院校组织电子商务师、物业管理员、营销
师、秘书、公关员全国职业资格统一鉴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制定考前辅导和统一
鉴定的工作方案。统一鉴定的收费标准应低于面向社会其他人员的收费标准。

(六)学生参加毕业前强化培训所需费用根据当地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确定,主要
由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共同承担。职业技能鉴定费用由劳动保障部门适当减免,鉴定机构所
需成本费用可向当地财政申请补贴,由地方政府统筹安排。

(七)9—10月份,由高职院校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专门收集一批适合高职院校毕业生
就业的需求信息,组织专场求职招聘活动,为取得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
提供免费参加招聘洽谈活动的机会。

(八)毕业后半年内仍未就业的毕业生,可持高职院校出具的证明,到当地劳动保障部
门进行失业登记,纳入失业人员统筹管理。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对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继续
提供免费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为参加工程后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者提供进一步培
训机会和技能鉴定服务。

六、组织推动

(一)劳动保障部、教育部负责工程的统筹安排和指导协调,共同研究制定相关政策。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由劳动保障、教育部门联合组成的工程领导小组,负
责本地区工程的统筹安排和组织实施工作,并做好高职院校和高级技工学校、职业教育培训
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沟通联系工作。6月15日前,制定实施方案,确定重点地区和院校
以及承担培训任务的教育培训机构,启动组织实施工作并报劳动保障部、教育部备案。实施
方案应包括重点地区和院校名称、地址、拟参加培训的毕业生人数、培训种类和目标内容以
及相关组织管理实施工作步骤及流程等内容。

各地劳动保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宣传指导和监督检查,共同做好组织实
施和协调工作。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成立由培训、鉴定、就业等部门共同组成的专门的工作
小组,确定专门的工作人员,集中力量做好工程的管理指导、质量保证和技术支持、就业服
务等工作。

劳动保障部门要组织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人员参加职业指导员培训和考核,对合格者颁发
职业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确定专门人员,做好
工程的宣传动员、生源组织和管理、培训项目确定和培训经费补贴、指导高职院校组织毕业
生参加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并做好学生培训、鉴定期间的各项保障服务工作。

(三)高职院校和承担培训任务的教育培训机构要明确具体部门专门负责工程的组织实
施工作,根据当地工程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6月20日前完成实施方案制定工作,并开始组织
实施。

(四)实施步骤:

1.前期准备阶段(6月15日前),进行摸底调查,制定方案。
2.集中实施阶段(6月中下旬-9月,特殊情况可延续到11月底),组织培训、鉴定和就业
服务工作。
3.总结阶段(10月-11月),各地、各学校进行总结。11月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劳动保障部门会同教育部门对本地区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报劳动保障部、教育部。

劳动保障部、教育部进行调研总结,研究制定相关工作规划。







就业法规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