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唯一市属“211”高校

北京市属高校发展建设成果的示范窗口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北京工业大学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198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通过国家"211工程"预审,正式跨入国家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的行列。2017年9月,学校正式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不息为体
日新为道
请您简单地介绍一下北工大的基本情况以及学校办学特色。

北京工业大学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198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通过国家"211工程"预审,正式跨入国家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的行列。2017年9月,学校正式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目前学校已覆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39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另拥有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工程硕士、工商管理、建筑学、城市规划、应用统计、社会工作、教育、艺术、工共管理、金融、法律11个类别的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包含17个培养领域;64个本科专业(其中2个为北京市属高校一流专业),8个教育部特色专业,12个北京市特色专业,7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12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和行业评估。在2017年QS亚洲大学排行榜位居亚洲第107位,国内高校第26名,8个学科进入QS全球排名前400。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国际排名前1%行列。2017年"现代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科群"(核心学科包括土木、环境、交通工程)入选教育部一流建设学科。

截止到2018年5月,专任教师1800余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全职双聘院士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入选者15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万人计划")入选者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1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获得者27人。在校学生24500余人,其中研究生75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14000余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2000余人,留学生1000余人。

建校58年来,学校秉承"不息为体,日新为道"的校训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达成为中心,着力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国际视野、首都情怀,善于沟通、勇于创新,数学、英语和计算机能力等通用能力素质较强的,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面向国家和北京市的重大需求,积极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建校以来,已为北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培养了14万余名毕业生(含硕士、博士研究生26000余人),他们在各条战线上正发挥着骨干作用。北京工业大学已经成为北京市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科技创新与研究开发的重要力量,成为展现北京市属高校发展建设成果的示范窗口。

学校2018年具体的招生计划是怎样的?北工大在招生政策、招生专业上有没有一些调整?哪些专业比较受考生欢迎?

北京工业大学是北京市属高校唯一一所"211工程"建设的高校,以招生北京生源为主,同时也面向全国招生。学校根据国家和北京市的政策要求,不断优化学校生源结构,统筹考虑各省考生人数和生源质量、就业情况等因素,确定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学校今年总的招生计划数是3250人,全部为一批次以上录取。其中分省计划是2973人,包括普通类2689人和艺术类284人。普通类在北京的分省计划是1993人、京外分省计划是696人。艺术类在北京的分省计划是150人,京外分省计划是134人。普通类北京的分省计划含理工类1757人(校本部1592,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165)、文史类236人。京外的普通类分省计划含理工类535人、文史类51人,贫困专项计划110人。在北京地区我们还有50个农村专项计划,旨在招收北京城市发展功能新区和生态涵养区的农村考生。在北京理工类分省计划中含双培计划223人,外培计划64人。

学校今年的招生政策继续秉持稳中求进、稳中有好的总基调,保持延续性和稳定性。在京继续使用两个代码招生,一个是北京工业大学招生代码1049,另一个是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招生代码7110。这两个招生代码都是在本科一批次录取。

作为北京地方高校,立足自身区位优势,面向首都产业升级转型及需求多样化、跨界融合性趋势,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能力、分层次、共协同、全过程、全覆盖,构建了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在招生模式上采用专业大类招生和专业招生相结合的方法。今年我校共有10个按大类招生的专业,涵盖26个专业,其中,材料类(实验班)是今年新增的大类招生专业,还有35个按专业进行招生(含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的4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学校今年新增两个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分别是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和机器人工程专业。其中新增的纳米材料与技术业今年是首次作为大类专业进行招生,按材料类(实验班)进行招生,机器人工程将作为一个单独的专业志愿来进行招生。

学校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北京市特色专业,7个入选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专业,12个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和行业评估专业。北工大特色专业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一流学科群相关的现代城市建设类本科专业 建筑规划类:建筑学、城乡规划、工业设计、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环境能源类: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应用化学

2、信息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机器人工程

3、先进材料与智能制造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4、生物医药类: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5、经济管理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经济统计学、国际贸易、会计学、工商管理、文化产业管理

6、人文外语类:社会学类、广告学、法学、英语

7、艺术设计类:设计学类、美术学类、动画

8、基础理学类:数学类、统计学、应用物理学

学校今年新增的两个专业,一个是纳米材料与技术,另一个是机器人工程,都是工科专业,请您对这两个新增专业的人才培养做个介绍。

首先谈一下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研究发现,物质到了纳米尺度,通常是100nm以下,由于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效应,会表现出与通常条件下不同的性质,比如熔点、导热性、导电性等等,利用这些特点研制的纳米科技的成果在已经在信息、生物、医药、能源、环境、航空航天及国家安全等很多领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应用。为了更好地服务北京,服务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中信息技术、能源、环境对纳米材料与技术人才的需求,今年学校增设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

学校在纳米材料研究与应用方面已具有很好的基础。纳米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在2010年就获得了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在纳米材料制备、表征以及纳米材料在能源、药物合成及纳米光学技术方面已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因此,该专业的建设将依托材料国家重点学科、纳米科学与技术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办学,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优越。目前学科拥有院士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教授50余人等。已经构建了很好的实践训练平台,主要包括:1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与北京市工程中心等国家级、省部级的教学和科研平台,可以很好地支持该专业的建设。该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纳米电子、纳米探测传感、纳米光电、纳米催化、纳米能源及纳米器件技术等。就业领域主要面向北京的电子信息、新能源、环境治理类研发和科技服务机构。在培养特色方面,将依托材料学科的优势,按照国际工程教育体系和标准培养,具体说"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采用一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基础知识与面向就业的模块知识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实施优势师资和科研全方位服务教学的"本科生导师制"、小班制研讨式教学模式,设置多层次的培育与奖励机制,实施"杰出学子"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星火基金"、交叉学科科技创新竞赛等项目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下面再介绍一下机器人工程专业。

随着社会老龄化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北京市在医疗康复、助老助残、娱乐服务等领域,迫切需要以机器人来代替人力服务。我校机器人工程专业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是智能服务机器人,专业培养强调多学科交叉,以工程应用为落脚点,培养人才专业融通及转换能力。

机器人具有典型的学科交叉复合特征,服务机器人尤为突出,除涵盖传统的自动化、机械制造、计算机等学科/专业外,同时需兼备其服务领域的专业知识,如助残机器人需要具备医学健康及仿生专业知识,因而具有典型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的特征。相比于传统的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技术越来越向智能机器技术与系统方向发展,其应用领域向助老助残、家用服务、特种服务等方面扩展,在学科发展上,除依赖自动控制与机电一体化以外,与生机电理论与技术、纳米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进行交叉创新。我校与服务机器人相交叉的学科门类齐全,且都具有很强的办学及科研实力。交叉学科中,属于北京市重点学科的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纳米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以上学科为培养学科交叉的专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实现交叉学科的课程体系设置奠定了基础。

该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电路、数电、模电、计算机,以及自动控制原理、电机拖动、检测技术等等。以及相关的专业课程,如:机器人设计、机器人运动学、机器人动力学、机器人环境感知、机器人导航、机器人运动控制、人机交互、机器学习等课程。

从就业方面来讲,机器人工程集材料、制造、机械、运动、传感、通信、计算、控制、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等为一体,已经成为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的科技前沿。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刚性需求、"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30规划)等国家战略的强力推动,以及支撑下一个万亿元级的智能服务与智慧生活产业的需求,构成了中国机器人工程发展的历史新机遇,为机器人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充裕的就业空间。

学校提出本科人才培养3个三分之一的规格,即工程型、复合型以及国际化人才,学校是如何对不同类型的人才进行因材施教培养?

为适应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需求,学校深入贯彻多样化人才观和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把学校建设成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卓越工程师的摇篮。随着本科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推进,北京工业大学提出了"三个三分之一"的理念。"三个三分之一"是学校希望本科生在大学四年内,在校生里面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够受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严格训练,即三分之一的工程型的培养模式。另外一个三分之一就是在自己本专业以外,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够修习过辅修专业或者第二个学位,这也是对交叉复合型人才的一个教育理念。第三个三分之一是国际化培养的理念,学校希望三分之一的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拥有海外高等教育的经历,不管是通过短期和长期的交换,还是交叉培养,都能得到这样的历练。学校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在建设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道路上能把本科生培养出特色。

三分之一的工程型的培养模式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为主线,突出人才培养实践特色。

(1)基于实质等效质量标准,实现工科学位国际互认。学校参照"华盛顿协议"国际工程教育标准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以学生学习效果和用人单位两个满意度为评价标准,持续推进工程型人才在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多环节的综合改革,逐步完善了基于国际实质等效质量标准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机械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电子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共12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或行业评估,更多的专业将在近期通过认证和评估。学生们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可以按照职业工程师的要求取得工程师执业资格,为学生走向世界提供了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

(2)构建开放共享的校内实验体系,夯实实践基础

学校秉承"实践教学一条线"的教学理念,将"机械工程训练"作为全校本科生必修,培养学生对工业和工程的初步认识;通过多门综合设计课程,加强学生系统化工程思维训练;创设"基本+提高"的分层次实验体系和基于学生兴趣与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开放实验室"教学模式,给予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独立动手、独立创新而不断获取成功的实践经历和体验;构建科教协同教育平台,以"导师制"引导学生参与教授科研团队,实施真实项目和跨学科课程设计,免费向本科生开放先进贵重仪器设备,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及交流表达等综合能力。

(3)加强学生校内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构建自主创新平台

学校建设了校管2000平方米的工程实训平台、500平方米的本科生科技成果展室、机械工程训练中心以及电子工艺实习基地等十大本科教学基地和院管45个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学校还拥有工程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等13个国家和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3个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基地。这些自主创新实践平台每年发布大量的实训项目供本科生自主选择,激发了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交叉融合的思维能力。

(4)坚持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卓越工程师

学校7个专业首批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入这些专业的学生实施"双导师"制,享受与企业联合制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以及全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学校每年聘请国际企业及地方龙头企业100多名企业高管和有经验的工程师到校授课,并为本科生建成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以及53个校级、158个院级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每年聘请国家级企业及地方龙头企业高管和工程师100多名到学校授课,构建了"认识实习"、"工作实习"和"毕业设计"的连贯平台,创设了由企业直接测评学生实习效果的校外实习监管和考核体系。同时,学校与著名企业共建教育实践中心,实行"请进来,走出去"学生实训制度,把优质的企业资深的工程师'请进来',训练学生的工程思维,在大四'走出去'实习的时候,学生把这些工程思维运用到企业具体的项目中,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均由校企双方联合制定,三年级时学生分组在导师带领下进入实际项目实践。另外,学校还定期选派部分骨干教师赴美国马里兰大学学习国外高校工程教育的先进经验。

(5)课内课外统整融通,鼓励科研探索。学校构建了专业全覆盖的国际、国家、北京市和学校四级科技竞赛网络,设立科技竞赛126项,年参与学生达8000余人次,70%的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科技竞赛体验过探索与创新的快乐。学校同时建立了以"星火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杰出学子计划"为代表的三级大学生科学研究计划体系,每年资助700余项,参与学生5000人次,构建在自由组合、教师指导下的"立项时看想法,研发时给空间,验收时不苛求"的自由学术空间。学校为每名本科生配备导师,通过"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有效激发了学生"想学"的动机、培养了学生"会学"的能力。

三分之一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国际化人才培养愿景,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学校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人才,并将这样的理念固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学校拥有5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及114余门双语教学课程,使用原版教材,融入国际教育元素,与世界知名大学课程同步并进。学校构建的多维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了种类多样的外语修习选择。学校开展的形式多样的合作办学、境外暑期学校、互派学生、联合培养、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外培计划等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与国际接轨的有效平台。曾得到习近平主席亲自见证的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的成立,更是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进程中的里程碑。学校不断提高教师中具有国外留学和工作经历的人员比例,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促进中外联合办学和学生交流,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将国际化现代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

三分之一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鼓励本科生进行辅修和双学位学习。所谓辅修就是在学生主修的专业外,另选择一个专业,如果再修习18到22个学分,你在完成这个学分以后,就会获得另一个专业的辅修证书。那么双学位就是在学生所修专业的另一个专业类里面的专业修读40到45个学分,那么当这个学分修习完毕以后,可以获得另外一个专业的学位。2015-2017年学校共有655名学生获得了第二学位,160名学生获得了辅修证书。

学校今年的"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招生有什么特点?

"双培计划"是由北京市属高校与在京中央高校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一项举措。市属高校每年将输送2000名左右优秀学生,按照"3+1"、"1+2+1"式等培养机制,到20余所中央高校的100余个优势专业中,进行为期2至3年的中长期访学,享受央属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第四年返回北工大。学生学籍还在北工大,毕业的时候获得北京工业大学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学校今年双培计划与去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略有调整,有赠有减。新增与中国地质大学的对口培养,专业为工艺美术(珠宝首饰设计);暂停与中国农业大学环境工程(水污染治理)的对口培养。具体来说,今年双培计划招生数为223人,输送到北大、清华、北航、北理工、北邮、北科大、对外经贸、中国地质大学这9所央属高校的15个专业方向及北大、清华、北航、北理工共5个高精尖创新中心学习,分布在我校18个专业内。其中高精尖项目共招收60人,涉及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五个专业(类)。

"外培计划"是由北京市属高校与海(境)外知名高校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一项举措,市属高校每年将输送部分学生到海(境)外开展为期2年左右的访学活动。学校今年的外培计划为64名,与去年的计划数相同,输送到4所国外高校的10个本科专业(类)中进行学习。这4个大学分别为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爱尔兰考克大学。这些学校全球排名领先、人才培养质量高。具体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数已向社会公布。

在本科教育的国际化方面,学校都有哪些具有特色的合作培养计划?

学校非常重视本科教育的国际化。除了有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有面向北京生源的"外培计划"招生以外,学校目前与全球近30个国际和地区的近140所高校、科研机构正式建立了稳定友好的合作关系,签订了近200份合作协议,与校际交流院校建立了不同层次、不同模式的70余个学生交流项目。学生在学期间可以通过1+2+1、3+1、2+2等各类长、短期学习项目,或者是本硕连读、假期出访等方式,到这些高水平的院校接受相应的培养,为在校生的国际化培养和充分利用海外一流大学的教育资源提供全方位支持。2017年,我校共计派出694名在校生赴境外学习交流。另外,学校在校内也非常重视开展双语教学,目前有5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20多门校级双语教学课程。学校有留学生1000多人,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近距离地接触不同文化的学友。

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由北京工业大学和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合办的、具有示范意义的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培养国际化人才,落实北工大"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今年这个学院仍然在金融学、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四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和樊恭烋荣誉学院作为学校的两所特色学院,是如何进行本科人才创新培养的?

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是由教育部批准的由北京工业大学和国际一流大学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合作设立的国家示范性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生进到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后,将自动取得北京工业大学和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的学籍。学生完成学业任务,达到毕业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的,将获得一个毕业证书和两个学位证书。毕业证书由北京工业大学颁发,学位证书分别由北京工业大学和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颁发。学生在四年期间,可以完全选择在北京工业大学接受教育,称为"不出国的留学"。当然,学生第四年也可以申请,通过选拔后,到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接受一年的教育。

从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看,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培养的毕业生既要通晓国际规则、拥有较好的国际理解、多元文化理解的能力以及一流的外语水平,是能在国际舞台积极发挥作用的专门人才;同时,他们又能扎根中国大地,融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从培养过程看,中外双方联合组成学术委员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共同分担教学任务,使用中外双方推荐的优质教材。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看,都柏林国际学院既要符合《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标准和准则》和《爱尔兰大学质量框架》等有关指标体系要求,同时,也要满足我国教育部本科教学的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学生所获得的双学位既要符合都柏林国立大学的本科学位的学术标准和规范,同时也要满足北京工业大学本科学位的学术标准和规范。从培养环境上看,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工作和教学语言为中文和英语双语,行政管理和教学人员由两校共同聘请的中外人员共同承担,学院浸泡式的英语使用环境和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培养了学生过硬的英语使用和交流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很好锻炼,能逐步适应国际化的教学要求,并取得较好的培养质量。学院的专业课程全部引自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用全英语授课。学院的师资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安排的专业教师,另一部分是北京工业大学具有海外博士学位、有丰富英语教学经验的教师。

迄今为止,学院一共毕业两届学生,共219名学生。双学位优势、过硬的英语技能、扎实的专业素养,使得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2017年195名毕业生中获得一等荣誉学位学生的比例高于爱尔兰都柏林国立大学同期毕业生一等荣誉学位学生比例;75%的毕业生赴英美澳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继续深造,其中82名学生进入世界知名大学,包括美国杜克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纽约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世界名校,部分学生还获得了奖学金。4%的学生留在国内继续深造,就读的学校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等。希望就职的都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10%的学生选择直接就业,毕业学生就业去向主要为著名中外企业如: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中海油集团以及政府公务员等。还有少量学生准备冲刺国外更好的大学深造。

第二个学院是北京工业大学樊恭烋荣誉学院。这是学校在2014年创办的一个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验区,是北京工业大学为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改革,培养工程领域领军人才而设立的荣誉学院,是学校"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这个学院不通过招生的形式进行,所有的考生在录取到北京工业大学以后,我们在入学前会通过组织夏令营活动进行一次选拔。

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一制三化"的特点,即"导师制,个性化、卓越化、国际化"。首先是通过"导师制"发挥特长、因材施教。樊恭烋学院具有全面丰富的导师资源。学院从各院系选聘资深教授作为导师,对学生选课、选专业、学习内容及方法、科研活动、科技竞赛等进行全方位学业发展规划与指导,低年级按照项目实施导师团队制,高年级进入专业后实施一对一的导师制。

在个性化培养方面,樊恭烋学院为学生创建激发强烈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创新环境,提供坚实的工程基础和个性化培养,通过设置广泛的课程和灵活的课堂选择,开展以研究性教学为基础的多样化先进教学模式,为学生个人和职业的发展与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学院采用"2+2"的培养模式。前两年采用集中教学组织和管理,主要完成公共基础模块、通识教育模块、工程综合素养和创新教育内容,以及专业大类学科基础培养;后两年,学生确定学习专业,进入专业培养,可选择我校任意工科专业,专业培养阶段实施以导师制为基础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和学习进程。樊恭烋学院设置学校综合荣誉课程模块,包含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的综合设计类Cornerstone和Capstone课程、工程写作课程、MOOCs课程、境外暑期学校课程等全新前沿课程。前两学年的课程结构分为通识教育模块和基础教育模块;后两学年进入专业学习,由各专业为樊恭烋学院学生制定单独的课程计划,包括学科基础课程群的课程选择、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模块的安排,注重设计和讨论环节,增强学生对知识综合性的掌握。

国际化方面,樊恭烋学院培养具有服务国家意识、国际理解意识、国际视野的人才。学院荣誉课程80%以上用英文开设,同时为学生设有境外暑期学校课程。学院积极为学生提供参加国际志愿服务和校际交流项目的机会,通过前沿的课程体系与知识及赴国际知名企业见习实践等其他方式扩宽学生的视野。

学校将从2018级入学的理工科专业新生中,凡品学兼优、高考成绩优秀、英语水平好,具备科技专长的优秀学生,通过选拔考核后入樊恭烋学院学习。2018级樊恭烋学院接收人数为30人。

有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自我定位也不清楚,盲目选择;还有一些考生由父母选择。您觉得,考生在报考志愿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和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学生在填报院校和专业志愿时,一是深入了解和参照近年来各个院校的录取分数,特别是自己要报考的目标高校的提档线是多少,然后结合自己的高考分数、专业兴趣和未来发展来合理地选择高校。不要盲目填报,以免失去投档机会。二是建议考生们在填报六所院校的时候,要注意把各院校之间拉开梯度,不要把历年录取分数线都比较接近的院校放在一起,以免浪费志愿。六所高校里,建议前两所适当报考能冲及的一些院校;中间的两所院校报考跟自己的水平相当、有把握的院校;最后两所报考把握性比较大的高校。三是填报志愿最好选择服从调剂,防止被退档。四是填报专业志愿时,考生要仔细阅读各相关高校的招生章程、录取规则,了解专业限报条件、对外语和单科成绩、加分政策等要求,避免因这类条件要求而影响录取。

最后,对于想要报考咱们学校的考生有什么建议吗?

首先,建议大家了解学校的录取原则。

北京工业大学(代码1049)和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代码7110)均在本科一批录取。2个代码给大家提供了更多进入"211工程"重点大学学习的机会。

学校录取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具体办法是将学校调档分数线上所有考生按分数由高到低排队,按考生分数依次选择考生所填报的6个专业,当遇到尚未录满的专业,该考生便可被该专业录取。如果所报的6个专业都不能录取,才依次考虑下一个考生的志愿。采用这种录取方式,专业之间无级差,考生只需按本人志愿顺序填报专业,进入志愿专业的可能性较大。

实验班和特色班是作为一个单独专业进行录取,凡志愿进入实验班或特色班学习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将"实验班"或"特色班"作为优先填报的专业志愿。

学校艺术类录取时将从已取得我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合格证书、并符合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招生条件的考生中择优录取,文理兼收。考生的文化考试成绩必须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我校艺术类所在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对于文理分投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时分别按照文理计划录取;对于文理兼投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时文理不再分别录取。以上都按文化考试成绩加上我校专业考试成绩进行总分排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如总分相同按专业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在专业志愿录取时,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对政策加分实行调档加分、进专业也加分的录取原则。

按照教育部规定,学校提档比例控制在计划录取数的105%以内,具体比例会根据报考的生源情况确定,以确保完成招生计划的同时也会最大限度确保进档的、符合录取条件、且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不被退档。

关于政策加分方面,对普通类考生,学校对政策加分实行调档加分、进专业不加分的录取原则;对艺术类考生,学校对政策加分实行调档加分、进专业也加分的录取原则。凡当地招生考试机构认定的政策加分,学校在录取时予以贯彻。

我校招生录取时,没有男女生的比例限制。

二是建议想报考北工大的北京考生近几年学校录取的学生的排。首先是了解北工大这两年录取的文理考生在全市的排名情况,对比自己在全市的排名,预判报考北工大是否有把握。其次是考生应结合自己的高考分数,将填报的6个专业志愿拉开一定的录取分数档次,以免造成志愿浪费。北工大的录取原则是分数优先,没有专业级差。考生前两个专业志愿可以考虑填报理想的专业或这两年录取平均分较高于自己高考分数的专业;中间两个专业志愿考虑填报这两年录取平均分和自己高考分数相近的专业;最后两个专业志愿作为保底,考虑填报这两年录取平均分略低于自己高考分数的专业。如果考生没有特别不喜欢的专业,且高考分数又不够高,最好填写服从调剂,防止出现被投档后因未达到所报专业录取分数而又不服从调剂被退档的情况。三是考生填报专业志愿时,事先一定要仔细关注专业的相关信息,包括限报条件、对外语和单科成绩的要求等,避免因自身条件不符合专业要求而影响录取;还需要关注专业的内涵如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就业去向等,从中判断自己对某个专业是否有兴趣,是否具备学习该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另外,学校的实验班和土木工程(茅以升班)都是作为独立的专业志愿供考生填报,考生如果想报实验班和特色班,一定注意把实验班和特色班作为优先填报的专业志愿。

对北京考生而言,高出一本线100多分的高分学生,可备选工大;高于一本线上80分以上的考生,建议首选北工大,因为北工大的优势之一是专业选择余地最大,各类实验班教学质量高,考生较有把握被理想专业录取;高于一本线上80分以下的考生,建议首选北工大,因为北工大的优势之一是在京计划多,是"冲一冲"和"保一保"两类考生的最佳选择。

简介
王丹,北京工业大学招办主任
手 机 扫 码 查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