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独秀 武汉大学

2018全面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

"三学制"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
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首先请您介绍一下今年学校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情况?与往年比招生政策有哪些新变化?实行新高考的地区招生政策是怎样的?

我校今年的普通本科招生计划是7200,面向全国招生,其中理工类5416人、文史类1428人、艺术类136人,综合改革220(上海市、浙江省不分文理)。

武汉大学去年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学校一流学科情况,以及除此之外,学校还有哪些强势学科或特色学科。

武汉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优势专业涉及范围广且数量众多。有以下几个数据供参考。

(1)武汉大学目前有29个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居全国高校前列。包括: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新闻学、法语、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图书馆学、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核工程与核技术、土木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信息安全、口腔医学。

(2)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我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名单,10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入选的10个学科分别是: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测绘科学与技术、水利与土木矿业工程、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数据科学。

(3)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我校51个参评学科中,19个学科排名A类,26个学科排名B类,6个学科排名C类。A类学科数居全国高校第七。19个A类学科中,A+学科4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球物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A学科4个:法学、生物学、软件工程、公共管理;A-学科11个: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利工程、工商管理。

(4)武汉大学进入ESI前1%的16个学科分别是: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科学、生物与生物化学、植物学与动物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物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地球科学、社会科学总论、数学、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免疫学。

请您介绍一些学校有哪些特色专业?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亮点?

2018年武汉大学的"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将全面实施以学院为招生单位进行招生。该项政策配合我校新出台的"转出无门槛"校内转专业机制,让学生在专业选择上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即学生有一次录取学院全部专业选择权和大一大二两次转出学院的机会。多次的专业选择机会,让学生的学习氛围更加宽松,也让学生有更多认识自我重塑自我的可能性,对学生成人、成才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重点和核心是"大类培养"。因此,学校与2017年就全面启动了本科教育教学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并将于2018级新生开始执行。首先学校秉承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从课程体系入手,重构并升级"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让新生通过"通识课程"的学习,从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养成、思维方式扩展、学习能力提升四个方面得到系统培养和引导;其次,学院开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导引课",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学科兴趣,找到与自身能力和兴趣相匹配的专业方向,避免盲目跟风,实现学校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促进学生发展;最后,做好大类培养年限确定和学生分流时点选择方案,进一步探索大类培养中适合各专业的分类依据和边界,从而让考生经过"大类培养"后收获最大化。

为帮助新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武汉大学今年还将把学校最新编写的《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自然科学经典导引》两门通识教育必修课的教材寄送到新生手中,供每名新生在报到前阅读学习。

为加大拔尖创新人才以及复合交叉人才培养,从2018级新生起武汉大学将实行"三学期"制,即将原来的春秋两个学期共40周的学习时间,调整为两个各18周的长学期和一个4周的短学期(这个短学期被称为第三学期),其中第三学期的时间跨度大致为每年的6月下旬至7月下旬。

实行"三学期"制首先给学生带来的变化是开拓其国际视野,增加学生国际交流机会,实行三学期制后,可以在此期间开设国际化课程,让学生在武大校园中就能汲取到国际学术营养;其次是让学生拥有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特别是课程资源。学生可以自主安排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计划,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而且学校可以更好地集中安排创新创业教育时间,让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实践。

我校"三学期"制举措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体现了"厚基础、跨学科、鼓励创新与冒尖"的教学理念。

据介绍,2018年以后入学的所有本科生在大学本科期间必须至少修读一次三学期课程或至少参加一次三学期教学活动。

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转专业吗?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对于2018级新生,武汉大学实施以学院为招生单位进行招生,配合我校新出台的"转出无门槛"校内转专业机制,学生在专业选择上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即学生有一次录取学院全部专业选择权和大一大二两次转出学院的机会。转专业每学年办理一次,办理时间为每学年第二学期前三周。

以下情况不可以调整专业:(1)三年级及以上的学生;(2)正在休学或保留学籍或应予退学的学生;(3)国防生、艺术类专业学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表演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设计学类)、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学生、相关专业降分录取或征集志愿录取的学生;(4)四、五年制专业学生不得转入5+3一体化专业,四、五年制,5+3一体化专业学生不得转入八年制专业;(5)外语类保送生不得转至非外语类专业;(6)国家或学校在招生时明确规定不可转专业的学生;(7)其他不符合转专业条件的学生。(8)通过自主招生录取进校的学生,不得转出录取专业所属学院。

学校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探索和实践?对于 "弘毅学堂"今年面向多少省份招生,计划招生多少人,如何报考呢?

弘毅学堂作为武汉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大类招生大类培养试验区、书院式学术社区建设前哨站,从成立以来就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形成了通识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的博雅型课程体系、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探究式学习模式。

作为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定民族精神、开阔国际视野、强烈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人格健全、知识宽厚、能力全面、能够引领未来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国家脊梁和领袖人才的先锋队。弘毅学堂鼓励勇于攀登世界科学高峰、寻求技术创新、引领人类文化进步的优秀学生进入学堂学习。

2018年弘毅学堂将大幅扩大招生规模,面向高考招生人数从2017年的85人增加到300人,除已有的理科试验班外,新增了工科试验班(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制造、国际工程等方向);另外,将原来由文学院负责的人文科学试验班和由经济与管理学院负责的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试验班调整到弘毅学堂,其中,人文科学试验班包含汉语言文学、哲学、历史学三个方向,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试验班包含经济学、金融学两个方向。在这种跨学院大类招生的模式下,学生可多次选择,最后依据个人兴趣与能力确定学习专业。

除面向高考招生外,开学初,弘毅学堂还将在各个学科新生中选拔一批特别优秀学生进入各个试验班学习;另外,还将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大一新生中遴选约20名优秀学生进入到人文科学试验班学习。

经过这一系列新增和调整,弘毅学堂就形成了既培养科学家,也培养思想家和杰出的工程师、经济金融工作者的人才培养结构,也意味着学校更加深入地开始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探索。

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学校近年来学校就业情况。以及在促进学生就业创业方面有哪些帮扶政策?

2017年全校共有2828名普通本科生参加就业。从就业性质来看,企业已成为本科毕业生就业主体,占参加就业毕业生总数的67.36%,其中是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分别占7.04%和5.73%。具体情况如下: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和遵循什么原则?对于想要报考咱们学校的考生有什么建议?

考生填报时要根据自己的志趣、特长和国家的需要来选择志愿,不同专业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我校在分专业录取时实行分数优先的办法,所以考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自己的兴趣、自身优势以及职业规划等选择专业方向;其次,将所有的志愿填满,以免浪费机会;最后,建议考生勾选"服从专业调剂",以免被退档。

如果录取到不太感兴趣的专业里面,也可以通过武汉大学新出台的"转出无门槛"校内转专业机制,拥有两次再选择专业的机会。

对于是否服从专业调剂,考生可视情况慎重考虑。若勾选"服从专业调剂",将增加自己被录取的机会,否则存在被退档的风险。我校实行转专业、双学位制度,学生进校后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可以通过转专业或修双学位的方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简介
王福,武汉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招生就业处处长
手 机 扫 码 查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