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府式府学”课程文化

来源:未来教育家杂志  作者:府学胡同小学校长 马丁一  字体: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是一所既具有传统文化情怀,又充满现代教育气息的学府圣殿。走进府学,看到的建筑是古老的,所用设备是现代的;学生受到的道德熏陶是传统的,受教育理念是现代的;从外在方面看,是府学古老的建筑,内在感受是府学课程整合、资源共享、沟通无限的工作与学习方式。

  一、课程建设发展历程的回顾

  作为一所历史名校,府学胡同小学长久以来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课程建设经验。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府学人不懈追求着“古老与现代的交融,东方与西方的撞击,在沐浴传统中体验现代,在体验发展中携手共享成长”的教育,在学校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一路走来,我们的感受是:学校课程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从2003年开始,学校开发了体育系列校本课程;2006年,整体规划了校本课程体系;2008年,实现了三级课程的初步融合;2011年,着手开发国学校本课程、教材;2012年,调整了校本课程结构体系;直至今年,重新规划三级课程体系。

  2013 重新规划三级课程体系

  2012 调整校本课程结构体系

  2011 开发国学校本课程、教材

  2008 实现三级课程初步融合

  2006 整体规划学校校本课程

  2003 开发体育系列校本课程

  2001

  (时间)(历程)

  回顾府学课程建设的发展历程,我们经历了由单一到多元,由自下而上到顶层设计,由关注门类到关注文化,由优势发展到注重特色的发展过程。通过构建充满活力的课程体系,营造着六百年老校独特的课程文化。

  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历经多次“头脑风暴”,确定于求实求新中为百年“府学”注入新的生命活力。一个“品牌”的塑造要求实,“实”是学校蕴涵的精神与文化;一个“品牌”的张扬要求新,“新”是学校外显的风格与气质。二者的有机结合使拥有六百年历史的学校充满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课程建设发展方向的求索

  具有六百年历史的府学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而任何创新都是在历史基础上,再向前多走一步;任何创新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向前多走一步。探究学校文化渊源,找准先辈传承精髓,整理出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依据和根基,这是校长工作的重要一步。

  走进府学校园,会以为自己穿越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产生这种错觉,并不奇怪,因为校园中的建筑风格至今仍保留着传统文化特色,清雅幽静,古色古香。“从历史中走来的人,身上首先是继承。”传统文化教育是府学小学的特色,也是这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最应该做、也最有资格做的事情。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它的历史。

  2009年,学校确定了“文化立人”的办学理念。2010年3月,我们从可操作性以及更贴近学校和儿童的角度,将办学理念进一步具体为“文化立校、文化立行、文化立人”,即学校在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融合西方文化的规定性与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坚持以人为本,推崇精细化风格的文化管理模式,引领教师在文化融合的氛围中养德修行,为学生提供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博学”课程,让学生在“爱国、向善、崇礼、尚学”的府学育人环境中,自由而充分、主动而生动、全面而独特地成长!

  如何结合学校自身特色传统和文化资源,在“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的基础上,选择、搭建一个什么样的平台,将富有特色的课程建设实践进行梳理、改造、开发,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更适切、充分、有效的课程和教育?为此,我们提出了“整体推进三级课程,构建‘学府式府学’课程文化”的核心课程建设理念。

  课程作为对未来人才培养的“施工蓝图”,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我们以“博学苑”课程建设为基点,坚持国家课程优质化,实施地方课程校本化,推进校本课程多元化,实现三级课程整体化,通过“学府式府学”课程文化的建设,增强干部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课程建设力。

  三、课程建设整体架构的蜕变

  在课程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就学校而言,进行课程建设,首先应基于学校的教育哲学。学校独特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是形成课程特色的第一步。学校课程体系的建构,应该有学校独特办学理念的影子。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文化立校、文化立行、文化立人”。“文化立人”是立兼具本土情怀和国际视野之“人”;“文化立行”是立“知乐”、“崇礼”自我健康发展之“行”;“文化立校”是于“府学”“厚积”中立“薄发”的现代“学府”之“校”。

  1.顶层设计——六百年文化积淀是“学府式府学”课程建设的内涵

  大兴县学时期,学校设礼、乐、射、书、数五门学科,顺天府高等小学堂时期,学校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格致等九门课程。如今,府学小学的历史已经走过了六个世纪,秉承孔孟之精华,将忠恕做人、诚敬任事之道,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之法授于一代又一代学子,将关注成长的教育使命一以贯之。作为府学人,我们始终保持着对教育价值的冷静思考和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

  府学能够在教育之路上坚持前行600多年,源于府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脱离学校文化,学校发展将失去精神支撑。府学选择文化建设之路,以课程文化建设促特色形成,是府学文化创新发展的需要,更是师生成长的需要。学校文化建设不仅是一种办学思想,更是一种实践模式。府学课程文化建设从四个维度展开探索与实践:视野国际化、思想人本化、方式数字化和风格精细化。

  “视野国际化”:传统文化情怀下的国际视野——造就有灵魂的中国人。如今,人们更容易被世界强势文化所左右,因而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深厚的民族情结尤为重要。中国的教育要培养有灵魂的中国人。

  “思想人本化”:健康自我视角下的以人为本——造就可发展的中国人。每个人都要健康发展,如何才能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未来的社会中究竟该如何发展。中国的教育要培养健康生活、健康发展的中国人。

  “方式数字化”:全球信息网络下的交流平台——造就善应对的中国人。在学校,我们教给学生一套理念、一套思想、一套价值追求,这远远不够。没有从容应对国内、国际社会变化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显然难以实现。中国的教育要培养能够从容应对国内、国际社会变化的中国人。

  “风格精细化”:教育基本追求下的服务手段——造就能幸福的中国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引出了要思考的核心问题:学校是我们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平台,我们应该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康成长做些什么?中国的教育要培养有幸福感的中国人,我们应该培养哪些将来幸福生活所必不可少的能力?

  学校办学思想的提出与学校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并非一劳永逸,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实际工作的需要不断完善。学校历史脉络是变的根基;教育改革背景是变的理由;学校发展现状是变的条件;提出办学思想是变的理想;生成新的文化是变的途径;实现内涵发展是变的价值。我们不仅要沿袭六百年学校的建筑风格、环境风格、人文风格,更要建国际化、现代化、精品化的特色学校。当新的生成——课程文化在学校文化中存在的时候,学校才能在创新中得到整体提升。

  2.蓝图描画——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是“学府式府学”课程建设的方向

  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多地在文化领域中展开。在未来的世纪中,中华文明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基本前提之一,就是能否在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强势的本位文化。府学在教育之路上前行600多年,源于府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中国传统基础教育的典范,我们还必须具备面向世界的胸怀,面向未来的眼光,在六百年传统中植入现代教育理念;在国际视野下与世界教育潮流同步发展。

  当代教育要关注孩子的未来和当下,为此我们要关照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当下的幸福、快乐。立足每一个学生生命的成长和自我的完善,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是教育追求的目标。

  我们在全体教职员工中开展“学府式府学”内涵的讨论:书院式“礼乐”教化“修德”、“习艺”养心,学院式“文理”皆备“人文”、“科学”培智,于博及古今、兼课中西之“学府”,育“德性中和”、“学养纯粹”之学子,文化荟萃之所,英才辈出之地,谓之“府学”。下面是“学府式府学”博学苑课程体系的框架:

  “学府式府学” 博学苑课程的目标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游之有艺,,从而实现学之大成。具体而言,横向以校本课程“六艺”书院,地方课程“社会课堂”,国家课程“学科科系”三级课程三维推进;纵向以国家课程学科门类为依托,从“国学·基础学院”、“文化交流学院”、“礼仪学院”、“艺术学院”、“科技学院”、“体育学院”三级课程整体推进。府学学子将于“国学·基础”与“文化”学院“博学于文”从而“爱国、尚学”;于“礼仪学院”、“约之以礼”从而“向善、崇礼”;于“艺术”、“科技”、“体育”学院“游之有艺”从而“游志、知乐”,是谓“学之大成”。

  四、课程建设灵动开放的实践

  府学人通过审视过去和现有的课程体系,面对国家、社会对教育的新需求,课程建设的方向与未来发展的蓝图已经逐渐明确。

  1.三级课程各自维度的推进(已经完成)

  (1)调整校本课程结构体系

  续写府学600多年的历史文化,构建“活”的教育博物馆,全方位打造使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文化是府学人的责任。在“学府式府学”校本课程体系的再规划中,我们关注府学六百年的历史,留给我们丰富的精神养料。厚重的历史凝结出府学沉稳大气的格局,“文庙”、“文祠”、“明伦堂”、“大成殿”,要继承六百年“府学”、“礼乐教化”之传统,使府学学子在“礼仪”、“艺术”及国学院“修德”、“习艺”养心,以至德性中和;丰厚的积淀塑造出府学现代学府之风范,要建设“文理兼备”之课程,使府学学子在“科技”、“体育”、“交流”学院古今兼修,以至学养纯粹,魁星点斗。

  (2)课程学院制单维推进

  2011年,我们着力建设国学院课程,编写教材《弟子规》、《笠翁对韵》、《论语》,供小学低、中、高三学段使用。这三册教材分别从习惯养成、情感熏染、文化积淀三方面选择国学经典。在教材编写上,挑选最具代表性的内容,编成20篇课文,组成四至五个单元。每个单元设立主题,并提供导语加以提示,单元之后设有活动园地,以供学生复习和拓展。对于单篇课文,除了课文正文之外,还提供了精要的注释和流畅易懂的翻译,设立了故事撷英、拓展阅读、府学园地、思考练习四个模块,使之成为一个立体、完整的学习结构。这套教材不仅是对国学经典的择优呈现,也是府学文化的集中展示,带有鲜明的府学特色。于2012年9月,由学苑出版社出版发行,并获得北京市课程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2. 三级课程整体性的推进(正在进行)

  相比较国学院国学课程学院制的单维建设,“雏鹰科技学院”课程建设采用三级课程整体性推进的方式。府学“雏鹰科技学院”已于2013年10月28日揭牌成立,课程建设也同时启动。我们对“雏鹰科技学院”课程进行了整体规划,期待“雏鹰科技学院”之科技创新教育如“灵雨既零”,以“灵动课程”“澄澈灵府”,“冀通灵感”,扬天赋之灵性,养内心之灵气,于学府式府学之“地灵人杰”之境,待“华人心思多灵敏,自造新器不乏人”之局面。

  “雏鹰科技学院”课程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于国家课程“科学”、“研究性学习”中学习科学知识、研究方法,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在地方课程富有情趣的活动中,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在校本课程的拓展中,引领学生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发现具备潜在创新能力和有志于科学研究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3.单维推进关注整体(即将完成)

  地方课程“社会大课堂”的基本呈现形态为活动式教学和资源课程化。我们把前期的实践经验概括为三个字:一个是“博”,针对资源主体内容设计全面,涉及学科领域广泛;一个是“实”,课堂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学校小课堂解决不了和解决不好的课程问题到社会大课堂去解决,教学讲求实实在在的成效;一个是“深”,在社会大课堂中,学校小课堂传授的知识能够得到应用、深化、拓展、整合和建构,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思考、创新和实践的能力。

  “学府式府学”博学苑课程体系的建构,呈现给教师和学生新的探索空间,即除了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联动,地方课程“社会大课堂”还要成为府学“国学院”、“文化交流学院”、“礼仪学院”、“艺术学院”、“科技学院”、“体育学院”这校内“六艺”书院的校外“社会大课堂”。我们将对“社会大课堂”教育资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类”、“世界优秀文化类”、“礼仪教育类”、“艺术类”、“科技类”、“体育类”资源进行储备与开发,作为对各个学院课程的有效补充与支撑。

  教育永远是朝阳事业,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教育永远是具有挑战性的事业,总是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府学六百年的历史,留给我们丰富的精神养料,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也会留下一些负担,需要我们做出选择,在选择中确定今天的教育要扬弃什么。

  从未来回望过去,我们要优化升级优势特色。特色与优势是学校的支柱和窗口,长期以来,“府学”稳定地发挥着学校的品牌效应。优化升级优势特色为“学府式府学”,可以持续创造新的品牌效应。

  从未来回望眼前,我们要拓展学校教育的增长空间。结合自身的特色传统和文化资源,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将富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教育实践进行梳理、改造、深度开发,从课程设计的高度,整体规划学校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更适切、充分、有效的教育,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提出“文化立校、文化立行、文化立人”的办学理念,并力求通过“整体推进三级课程,构建‘学府式府学’课程文化”,回答“如何让曾经是好的教育继续成功”这个困扰过无数古老文化的问题。我们的理论假设是:中国是最古老的教育国度,在数百年礼乐教化之精华中,植入“现代课程文化构建”之理念,就有望塑造出“爱国、向善、崇礼、尚学”的府学新一代学子之形象。府学人将在坚守与创新中,去创造府学更加辉煌的下一个百年。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