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学校质量保障标准体系的研制》

 

三个层次的意义

一、对于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意义

1、树立行业品牌,提高国际化学校整体认知度、认可度和竞争力:社会对于普通学校的认知已经比较固化,但是国家的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到国际化办学的行列,然而,社会对于国际化学校的认知还处在摸索阶段,因此,形成中国国际化学校质量保障体系,有利于“国际化学校”这一概念的品牌提升,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2、扩大国际影响,争取更多引领性话语权:建立中国特色的质量保障体系,为中国教育在全球教育领域内的话语权和国际平等对话和交流创造条件。

3、指导行业规范发展,助力办学实践:廓清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明确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所包含的重要指标,为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明确方向。

4、为教育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准入机制、过程管理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对于从事基础教育国际化学校的意义

1、挖掘优势:挖掘学校国际化办学特色和亮点,为学校办学助力。

2、发现弱项:诊断学校国际化办学中的弱项,提出改进方案,让学校更好地发展。

3、提高声誉:在质量保障标准体系的背书下,提高学校在教育领域内的美誉度和可信度。

4、着眼未来:有利于学校制定未来长期发展规划和愿景。

三、对于国际化学校服务对象(学生和家长)的意义

1、正确认知国际化学校的内涵,做出理性选择。

2、了解国际化学校办学的核心要素,选择适合孩子特性的学校。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学术研究

在SCI来源、核心期刊、CSSCI的期刊数据库中,用关键词“基础教育国际化”模糊搜索2010年1月到2016年12月发表的相关论文共17篇,这些文献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定义与概念、背景与意义、阶段与趋势、评价与标准,实践与探索、问题与对策、模式与项目、误区与弊端。它们有四个显著特点,首先是数量少,只有17篇;第二是研究的内容涵盖全面但视角单一,都是从研究者的角度;三是研究方法无一例外都是文献研究、心得体会,没有实证性研究;四是这些论文的作者多为来自师范高校或者是教育管理部门的研究者,少有来自从事基础教育国际化的一线人员。

二、政策研究

从政策层面上讲,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即教育的三个“面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其中,“面向世界”即是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最初解读。随后,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04年的《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此都有阐述。最新的相关政府文件是2016年4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分为重点部署、治理水平和组织领导三个核心点,再次强调了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和具体举措。

三、特点

纵观国际基础教育领域,赵萱(2012a)指出英美日在基础教育国际化上呈现这样几个特点:第一是通过国家立法和政策保障,创造有利于推进国际化教育的政策和空间;第二是强化外语教育和教学;第三是强调教师、学生、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第四是注重将国际化要素渗透在课程中。

四、内涵

这方面的文献非常有限。李岩(2013)汇集了欧盟、美国、英国、亚洲国家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评估指标以后得出如下七大层面的分类:教育观念、组织制度、课程教学、学生交流、教师交流、科学研究、合作交流。赵萱(2012b)以两位台湾学者通过实证性研究提出的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指标为基础,提出了基础教育国际化反映在国际化意识、本土意识、目标与战略规划、机构设置、师生结构、教学结构、国际影响力、收益与支出这八大层面上。这些文献给本研究的数据分类提供了思路。

 

预期目标与主要内容

一、本课题要回答的两个主要问题

1、基础教育国际化学校的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哪些要素?

2、基础教育国际化学校的质量保障体系如何实施和运用?

二、本课题的预期目标

完成《基础教育国际化学校质量保障体系手册》和《基础教育国际化学校质量保障体系运营手册》(简称CERB1.0)。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国际化学校和质量保障标准体系概念的界定、从政策、文献、评估机构和实证性四个层面的调研报告、在调研基础上形成的国际化学校质量保障保准体系以及运营方案、小规模试用以及报告。

 

重点难点及主要特色

各国在基础教育的质量保障上有不同的做法,包括准入型(通过考察评估后方能办学)、认证型(在办学过程中达到某标准后获得认证)、评估型(通过定期开展的评估确定办学质量),本课题旨在建立的质量保障标准体系不同于以上任何类型,它的重点在于诊断和指导,即通过一套质量标准检验一所学校在办学各个层面的状况,它的目标是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专业性建议,发挥优势,改进弱项。

这一质量保障标准体系的诊断性和指导性的特性也成为其难点之所在,虽然我国和国外都有成熟的基础教育办学的各类标准,但我国尚没有一套被广泛认可并应用的对国际化学校的质量保障标准体系,而国外特别是英美等发达国家并没有国际化学校这样的概念,他们的标准体系只能起到借鉴作用。

如何做出一套反映中国国际化学校办学特色、又包容了我国和各国现存的对基础教育的各类标准、突出诊断性和指导性的质量保障标准体系,需要基于扎实的调研和覆盖全面的抽样(比如不同学段、不同地区、不同关联人、不同国际化特色)和试验,才能够研制出一套既具备学术水准,又有实践意义的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