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

  单位名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单位代码:10031 培养单位:汉语学院

  邮政编码:100024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南里1号 电话:(010)65778351

专业学位类别 名称/代码 招生 人数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外国语 业务课考试 科目一 业务课考试 科目二 备注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045300 30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202俄语 203日语 263法语 266西班牙语 (任选) 354汉语基础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全日制,学制2年,专业复试形式为面试(专业综合素质)。

  参考书目:

  354 汉语基础:

  现代汉语部分,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古代汉语部分,无指定参考书。

  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中外文化、教育学、心理学部分,无指定参考书;

  跨文化交际部分,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汉语教学部分(任选一),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吕必松,《汉语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04530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专业概况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2015年开始招生,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汉语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业教学人才。

  优势和特色

  整合全校相关学科专业力量,除注重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汉语系统知识、汉语教学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所需的知识与实用技能外,突出小语种培养优势,形成“汉语与汉语教学能力+跨文交际能力+对象国语言”的培养特色

  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胜任国内外汉语教学与推广及相关工作。

  培养方式:注重课程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传播相结合,采用校内导师指导与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突出国际汉语教师专业素养及职业能力的养成。

  师资力量

  汉语学院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有着三十多年的对外汉语教育历史;汉语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3人,副教授10余人,教师都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绝大部分教师具有多次多国的海外教学经验,教学、科研水平很高,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研项目多项,获得过各级各类教学科研奖;教学师资还整合学校文学院、跨文化研究院及各外语教学院系优秀师资,组成强大的多专业、跨学科的教学与指导团队,有导师20余人,同时还聘请了国内外知名学者与业内专家组成强大的校外导师队伍采取开设专题讲座、集中授课、专题研讨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与指导。

  开设的主要课程

  课程设置以全国教指委制定专业硕士标准和发展方向为依据,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拓展模块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主要课程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第二语言习得、汉语课堂教学案例、中华文化与传播、跨文化交际、汉语要素与教学、汉语技能教学、专业领域汉语教学、国别文化专题、中外文化比较、教学调查分析、现代语言教育技术应用、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国际关系与中外礼仪等。

  实践活动与对外交流

  全日制学习年限为两年,其中课程学习一年,实习及学位论文一年,实践实习采取校内外、海内外相结合,学生可以通过国家汉办派遣或校际交流等多种方式作为汉语教师志愿者赴海外孔子学院实习或通过国际化人才培养各类项目赴海外开展联合培养与交流,同时也可以在校内或校外实践基地进行教学或相关工作,我校在语言培训机构、专业出版社等不同单位与机构建立了实践基地,在学期间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开展实践与对外交流。

  就业情况与前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及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汉语、研究中国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因而,现在国际上对外汉语教师优秀人才供不应求,国家汉办每年派往世界各国教授汉语的教师与志愿者达到几千人,其主要成分就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

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