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目前国内惟一的以黄河文明与沿岸地区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综合性研究与咨询机构,拥有一支包括两院院士、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内、以博士为主体的高水平、网络化、国际化的研究队伍,设有黄河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研究所、黄河文明研究所、中原文化与民俗研究所、古汉字研究所、时空综合社会科学实验室、地理与健康实验室,建有大型数据平台黄河学综合数据库。中心以黄河文明的伟大复兴与沿岸地区可持续发展作为研究目标,把黄河文明的承传与发展、沿黄地区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黄河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借助百年名校河南大学的优势办学资源,有机整合地理、经济、历史、考古、文学等研究力量,依托地理学、应用经济学、中国史、考古学、中国文学等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努力构建多学科交叉的“黄河学”科研平台,致力于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其他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教育培养。

  近年来,中心出版著作70余部,如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家“十一五”重点选题图书《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丛书,《辉煌历程——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重点书系》之一的《黄河开发与治理60年》,为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服务的决策支持专著《中原经济区科学发展》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50多项,获批经费20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0余项;从2009年开始举办每年一度的“黄河学”高层论坛;出版学术刊物《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辑刊。相关研究对黄河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梳理,对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人文文化与民俗文化做了深入挖掘;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和评估方法进行了创新和完善;深化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互动关系的理解;提出了区域发展研究的创新视角和领域;为中部与中原崛起、沿黄城市群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中原经济区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等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咨询服务。

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