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开学季 和来武汉的新生一起“学府游”

  楚天都市报    2017-08-31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处暑已过,秋意悄然而至。江城武汉,开始展露出一年之中最独特的风貌与性格,迎接从各地汇聚而来的大学新生。

  武汉拥有百万在校大学生,特别是洪山区,可谓名校学府林立。对于高校新生和家长而言,武汉众多高校也是一道道独特的风景。趁着新生报名的喜悦,游览湖光山色,领略名家古风,何乐而不为?楚天都市报记者为你精心准备了一份武汉部分高校吃喝玩乐游攻略,开学季,一起来趟“学府游”。

  攻略一:怀旧古风游 

  代表高校:武汉大学 

  从三月报春的珞珈云樱,到一叶知秋的故园法桐,身处武汉大学,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百年名校的气息。“武大之美,在自然;武大之盛,在人文。”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专业大二男生袁家藩说,畅游武大,就像荡漾在一条历史长河。

  来到八一路武大正门口,首先映入眼帘是“国立武汉大学”六字,四根八棱圆柱撑起这块牌坊,牌坊背面印有“文法理工农医”。武大牌坊历史上几经拆建,各有特色,字体篆刻颇为考究,是游客留影的圣地。

  珞珈山,因山得势,因花得名。每年初春,樱花大道游人如织,美轮美奂。通往老斋舍的108级石阶、能俯瞰东湖的樱花城堡,古色古香,仿佛在无声述说历史沧桑。

  樱顶的武大老图书馆,是武大校徽主体,与附近人文馆、行政楼等建筑群辉映。行政楼回廊通幽,透光玻璃屋顶让阳光洒入中厅,是融合西式风格的典型建筑。

  在众多古建筑群中,形如飞石的万林艺术馆,现代时尚,让人眼前一亮,这里除了可以一览前沿艺术展,还能在三楼喝喝咖啡,稍作休憩。

  到了午饭时间,就近到食堂就餐。说到吃,袁家藩如数家珍,枫园红豆饼、桂园烤红薯、工学部清真食堂的大盘鸡,湖滨食堂的樱顶煎饺和桂花米酒汤圆,梅园小馄饨、铁板煎豆腐等,都是师生们的最爱,强烈推荐。

  附近游推荐:马房山:武汉理工大学、桂子山:华中师范大学

  攻略二:田园风光游 

  代表高校: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坐拥狮子山,面朝南湖,校园处处洋溢着虫鸟之声、花草芬芳。

  每年4月,华农实验田上百亩油菜盛开,花香四溢,品种繁多,风光旖旎。至于甘甜蜜桃、沁香草莓,新品柿子、柑橘等等,成熟之际也会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尝鲜。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二女生李雨洁发现,每年有很多其他高校学生慕名而来,因为这里除了美景,还有美食。学校西大门外有一条小小的步行街,与江汉路步行街格局有点类似,此外华农特产蜂蜜、茶叶等,都是热销货。

  因为学科特色,华农的博物馆也蔚为壮观。校博物馆里以标本为主,植物、昆虫、动物标本让人眼花缭乱,其中不乏一些稀少甚至灭绝的动植物标本。

  吃在华农,也别有风味。桃园食堂有两层,一楼的咖喱饭、黄焖鸡、自助餐,二楼的拉面、番茄面,都值得一试。闲暇时光,若顺着狮子山绿道走到南湖边,会发现设于湖畔的一条小道,一边是山,一边是水,偶尔还有学生在湖边弹吉他,自有一番情调。

  附近游推荐:南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中南民族大学

  攻略三:科学探索游 

  代表高校:中国地质大学 

  “放学之后,和三五同伴漫步西区操场,看夕阳西下,随手一拍都是风景。”来自鄂北小城的章露,去年考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管学院,作为大二学姐的她,已经迫不及待想为新生们当向导了。

  说到地质科学,有人会想到掘坑凿石的矿工,有人会想到琳琅满目的珠宝,还有人会想到纷繁复杂的地理构造……在章露看来,只要到中国地质大学逛一圈,你定会有全新的认识。

  从光谷广场,沿鲁磨路北行,上世纪的筒子楼之间,赫然出现一栋极具现代感的建筑,这就是我国大学里的第一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除教学之用外,它还是中小学生的科普基地。来自全球的3万余件化石、矿石等标本,进了博物馆像被赋予了生命,通过声、光、电技术,吸引着对大自然有好奇感的小学生去了解。其镇馆之宝恐龙骨架化石,更是游人们拍照发朋友圈的“霸主”。

  而地大学子最热衷的,却是校园东区的化石林,在楚天都市报举行的“票选地大人气地标”活动中,成为人气最高地标。“听老师讲,森林埋入地下数亿年,才形成这样的奇观,每次来这儿都感受到震撼。”章露说,这里是同学们晨读的天然宝地,同时也吸引着大家探究化石奥妙。

  作为地质特色,中国地质大学附近的宝玉石一条街很受女孩子青睐,被誉为“武汉宝谷”。看鉴定师们鉴定各种宝石,还能学到不少珠宝知识。

  附近游推荐:喻家山:华中科技大学、武汉植物园

湖北分站二维码
[中国教育在线湖北分站]
扫一扫 关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Ƽ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