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系统管理员都应该知道的系统常识

http://itpx.eol.cn  来源:  作者:51CTO 余洪春  2010-11-23    

  许多刚进行系统维护的新人或正在学习系统的同学可能很迷惘,现在这么多服务器版本,该如何学习和深入呢?是不是只学习Windows系列的系统即可,而不管Linux/Unix呢?或者,只学习Linux/Unix即可而不管Win系列呢?看完本文,可能你对此职业有个大概了解,说不定从中也能学到些东西。

  附注:以下系统如无特殊说明,均指64位。

  首先纠正下系统管理员(System Admin)容易走进的三个误区:

  一、究竟Windows作服务器好还是Linux/Unix服务器好?

  我以前同事爱争论这个问题,老实话,完全没必要。对于你的公司而言,Windows2K好,就用Windows2K;Linux好就用Linux,谁安全和高效就用谁;当然了,不建议用盗版。如果是作AD或桌面机系统,想到不想,用Windows2003和Windows XP吧,当然你想耍酷,也可以用ubuntu,但你要保证你能满足你的办公需求。我系统组的同事用的是Win7,算是潮人了;抚琴煮酒虽然一直是玩Linux/Unix,但一直用的是英文正版Windows xp,用的远程是pietty或xshell,我的老HP 6210跑不动Win7,就不赶这个潮流了。

  二、系统管理员应该了解网络知识,许多System Admin容易忽视这个问题。

  虽然在大型公司,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是明显二个不同的工种,但许多公司工作,例如网站维护和开发环境布署都需要双方协同全作,缺一不可。我觉得作为System Admin,应该掌握和了解市场上的防火墙的性能和特点,一些简单的交换机和路由机的配置及iptables或ipfw及VPN相关知识。网络你可以不精通,但一定要熟悉和了解,如果你的网站出了问题,你要第一时间判断出是网络还是系统的问题,然后针对性的排障。

  三、系统管理员应了解开发编程。

  先不说Windows下的批处理和Linux下的shell编程,这应该是系统管理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吧,我说的是PHP或java,还有C语言,系统管理员是管理应用层的东西,了解这些编程的知识对自己还是相当有好处,可以为系统架构师作为铺垫和基础。开发是应用最底层的东西,我认识的系统总监无一不是玩code出身。如果有精力的小伙,可适当在这些方面加强学习,我比较了解的语言是PHP,这个入门也比较简单的。

  首先说下Win系列,我玩这个是2001年大学毕业,当时分配到某大型国企信息技术部,负责全国各地的销售数据及库存数据,当时值守的Windows2000服务器,说老实话,这东东放内网用还可以,但放公网上如果忘记打补丁就是悲剧了,冲击波和震荡波会搞得你崩溃;所以后来每次上新服务器的新系统时,我们会按照一个补丁表一个个老老实实打补丁,这种情况一直到以后用了Windows2003才有所改善。说老实话,Windows2003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系统,包括现在作为域控及作Exchange2007服务器,我都推荐它(不是太喜欢Windows2008哈,这个比较臃肿),此外,在Windows2003上安装SQL Server2008,感觉效果也是非常稳定的。

  抚琴煮酒比较喜欢在Windows2003上布署VMware GSX Server给开发用,效果那是相当的好,呵呵。以前还喜欢在Windows2003上研究ISA和文件服务器,不过自从有了Linux的iptables和samba,基本就转到linux下了,呵呵。当然了,Windows2003我也推荐用正版,大型企业是不会在乎这个费用的,如果有版权之争就麻烦了。相比32位的Windows系统,64位的Windows 2003数据中心版最多可支持64路处理器,而32位版本只支持32路处理器。内存支持方面的提高也颇为显著,32位的Windows 2003最多也只能支持64GB的内存,但是64位的大部分版本将可支持至1TB。也许现在大部分个人用户都还没有用上超过1G的内存,但是在高阶运算领域,扩展能力是32位系统无法被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包括系统模拟、基因运算等很多大运算量任务中,一个运算进程可能就要占用成G的内存,而每一次运算任务都会产生十几个G的数据。所以我的生产环境上的Windows2003基本都是64位的,Windows2003不难掌握,建议大家都熟练的掌握它吧。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分享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